金岳霖传|有一种情,寂静无声(4)

2023-11-27 05:32

1个回答
文|公子逸

目录

(上一节)远赴大洋彼岸

第一章  求学的白衣少年(4)

游学,转战英国

一九二零年,金岳霖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政治学的博士学位。但他的求学生涯并没有从此终止,而是决定转战英国,继续求学。在金岳霖准备到英国求学之时,突闻噩耗:母亲去了!

时间如白马过隙,谁也躲不过岁月的刻刀在我们心上划下深深的痕迹。一九二一年夏,他的母亲去世,金岳霖草草整顿行装,跨洋过海,回国奔丧。我们都知道,金岳霖非常爱自己的母亲。对母亲的爱经常是直言不讳。这在当时的社会十分少见,可见其对母亲的情感之深。

然而自己尚未成家立业,而慈母已去,他是何等的悲凉。金岳霖到家之后,只见满目素缟如雪,却不见高堂慈面,顿时感觉天地一片漆黑,几欲肝肠欲裂,于是绕棺悲歌。

“子欲孝而亲不在”。千百年前,皋鱼为了自己的梦想,周游列国去寻师访友,几乎很少留在家里侍奉父母。却不想自己的父母相继去世,皋鱼惊觉从此之后再不能在父母身前侍奉,追悔莫及。故写下这样的句子以警示后人:

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

此情此景,与金岳霖是何其相似。自一九一一年,十六岁的金岳霖考入清华学堂,到一九二一年,母亲去世整整十年。这十年,金岳霖一直在外求学,从没有侍奉母亲左右,以尽孝道。如今,母亲已逝,子欲孝而亲不在,百般痛苦,又能与何人诉说。只能绕棺悲歌,方能抒发自己积郁心中的万千悔恨。

料理完母亲的后事之后,金岳霖去英国继续自己的求学生涯。英国,日不落帝国,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世界一流的教育历史。一九二一年,金岳霖进入了伦敦大学的经济学院。

伦敦大学,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它并不是单纯的一座实体大学,而是由多个行政独立的学院联合组成的联邦制大学。伦敦大学的各学院在学术上也有各自的领域。金岳霖所在的伦敦大学经济学院主要负责社会科学领域。

说起金岳霖的英国求学,还有这样一段缘由:金岳霖赴英国深造的经费,出自于周作民任总经理的金城银行。金城银行出钱资助学生留学国外的目的在储存人才以备将来使用。其实,每年金城银行董事会都会给予周作民四万元左右的“交际费”。而周作民则利用这笔“交际费”,资助像金岳霖这样的年轻人和文化人求学深造。像梅兰芳、徐慕云这样的大师都得到过周作民的这种资助。

对于周作民的资助,金岳霖十分感动。曾给周作民写过这样一封感谢信:

“霖此次之能入而复出求学者,全赖先生(周作民)赞助,在京时未曾面谢,深以为恨,现在既已离国,只得实心求学,求无负先生之期望。”

不仅如此,为了感激周作民的资助。金岳霖还在赴英国深造的路上,对当时欧美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做了详细的研究,并不时写信给周作民报告。金岳霖一共给周作民写了十五封亲笔信。这些信都是关于欧美的经济和社会的各种见闻,还有自己对这些见闻的思索。要知道,金岳霖到英国求学前,他致力研究的方向是政治学。他这个经济的门外汉为了表达对周作民的知遇之恩,居然研究起了欧美等国家的经济。其感恩之心可见一斑。

细读金岳霖的这十五封书信,我们发现他的这些书信不仅消息来源十分广泛,而且见解大多既客观又中立。据有关的专业人士表示,金岳霖的这些书信不仅言语精炼、重点突出,而且还有很多的想法和分析十分精彩,并且发人深省。看过这些书信的人,都以为金岳霖是一个不错的经济学家。因为如此深刻明白的分析,除非对经济有相当研究的人,门外汉很难办到。这不得不说,是金岳霖人生中十分难得的一个片段。由此可见,金岳霖不仅是一个出色的哲学家,还是一个对经济有着真知灼见的“民间高手”。

但金岳霖虽然对经济有着一定的研究,却只是纸上谈兵。他可一点也不擅长理财。金岳霖从伦敦大学毕业回到祖国不久,中国哲学会成立,金岳霖是核心人物之一。由于,这些哲学家大多都没学过、也不懂得经济学,便推举对经济还算“颇有研究”的金岳霖担任会计的工作。金岳霖在这个岗位上一呆就是十几年。这十几年来,金岳霖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把哲学会本来就不多的七百多元经费几乎折腾得所剩无几,最后只好准备自掏腰包来给予赔偿。

后来,很多人都很奇怪,为什么金岳霖如此不善理财,却为何一定要他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呢?而且一担任还是十几年。连一起参加哲学会的冯友兰先生对金岳霖当会计这件事也十分奇怪,他说:“推金岳霖做会计,大家奇怪,很有意思。”值得庆幸的是,金岳霖最后致力的方向是哲学家,而不是经济学家。如果,他致力学习了经济学,这无疑是中国哲学界的一大损失。

我们可能很疑惑,为什么金岳霖去英国留学需要资助呢。其实,虽然金岳霖的父亲虽然是清朝的三品大员。可是,当时国都将不国了,家哪里还能家的样子。他在英国求学的时候,清政府已经灭亡了。你又怎么能指望一个灭亡了的政府带给自己什么富贵的生活呢。更何况,金岳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如今,他的母亲也去世了。这一年,金岳霖彻底失去了来自家庭的资助。因此,金岳霖在英国求学期间,生活变得十分穷困潦倒。

对金岳霖来说,英国是特别的。这里是他哲学梦的开始,是他一生事业的起点。刚到英国的时候,金岳霖并没有马上接触哲学。他依旧在研究自己的政治思想。用他的话说就是:我还没有摆脱政治学思想。

与初到美国不同,初到英国的金岳霖已经独立在西方国家生活了六年。他已经完全习惯了西式化生活。他已经不再需要有一个故德老太太那样如同母亲一样怜惜自己的人。他自己已经能够完全搞定自己的国外生活。到英国不久,他首先打开了自己的外交模式,去拜访自己的老师。

由于刚到英国的金岳霖还没有摆脱政治学思想,所以他拜访的第一位老师就是对政治学很有研究的瓦拉斯。也许是因为英国人不喜欢把客人约到家里。瓦拉斯要金岳霖在他的俱乐部找他。之前,金岳霖在美国求学时,听过瓦拉斯的演讲。瓦拉斯喜欢谈心理与政治。那时候,金岳霖还没有爱上哲学,对政治还比较有兴趣。与瓦拉斯算是志趣相投。瓦拉斯比较爱读书,据说,他每年暑假都要把柏拉图的《共和国》读一遍。

与瓦拉斯一样,金岳霖也是爱读书的。民国时期的大师,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几乎人人爱读书。我一直觉得,读书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读书的人都有一种使人安静的力量。那些在车站、图书馆、大学的林荫路上读书的人总是自成一道风景。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气质风范与他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是分不开的。显然,一个读书多的人,本身所具有的儒雅气质也是读书少的人很难比拟的。金岳霖一向是儒雅而温和的翩翩公子。我想,这与他读了很多的书是分不开的。

除了瓦拉斯外,金岳霖还拜访了巴克老师。巴克老师原来是牛津大学的老师。金岳霖到了英国后,巴克正好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当院长。金岳霖对这位老师是十分推崇的。他曾经这样评价过这位巴克老师:他是如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英美欧洲闻名的专家学者。要他做院长,可惜。虽然,金岳霖在英国期间,并没有与这位巴克老师时常来往,但依旧感情深厚。

我们都知道,金岳霖是一个十分长情的人,在美国时,与故德老太太一家感情深厚,即使离开后也一直关注,直到故德老太太去世,直到她的女儿生儿育女。在英国,金岳霖对这位学识渊博的巴克老师也同样长情。即使后来离开英国多年,依旧时常惦记。

一九五八年,金岳霖再次回到英国。他说过,他有机会就会拜访老师。中国是一个尊师重道的国家,对老师的尊崇达到了一个“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高度。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很少。显然,金岳霖轻易地做到了。再次到英国后,他很快去拜访了巴克老师。这时候的巴克已经八十多岁了。他无儿无女,一个人住在一间小房子里,整日里没人理他,显得十分孤独。他见到自己昔日的学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他肯定没有想到在自己如此孤单无助的时候,自己教过的这个中国学生竟然来看自己。

孤独,其实是最折磨人的一种感觉。尤其是对老人而言。一个人,一间房,没有欢声笑语,只有令人冰冷的安静。就好像已经完全被这个世界所遗弃,没人记得、没人想起、没人记挂。巴克老师一定忍受了太长时间这种孤独的折磨。而金岳霖的到来,于他而言,无疑是照进小黑屋的一道灿烂阳光。因为,他突然发现他还没有被这个世界完全遗弃,还有那么一个人记得自己、挂念自己。不得不说,巴克老师是幸运的,在自己垂垂老矣之时,还有那么一个学生于千里之外归来看望自己。

这世界上,有一些人不免人情淡薄。于自己有利时,千般讨好,与自己无利时,弃之如敝履。但是也有些人如金岳霖这般,君子之交,义重情深。金岳霖这一生,无论对朋友还是对老师,从来没有太多爱的表达,却真正做到了情真意切。因为情真意切,所以从来无关利益大小,只凭一颗真心。其实,一颗真心才是最难能可贵的。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千般算计,也抵不过一颗真心。也许,也正是因为这样一颗真心,当金岳霖垂垂老矣之后,虽然膝下并无一儿半女,却依旧能被温柔对待。何其幸哉。

在英国求学期间,金岳霖除了拜访自己的老师外,还集中时间读了自己喜欢读的书。休谟的书就是他在这期间读的。在英国,大卫·休谟是头号的怀疑论者。他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而金岳霖也正是因为读了他的书,才从此进入了哲学。就像金岳霖自己说的那样:到英国后,我读了休谟的书,从此进入了哲学。

大卫·休谟对金岳霖的影响是深远的。归国后,金岳霖写过很多关于哲学的文章,都是关于休谟的。要知道,休谟对哲学界的影响是十分大的。康德就说过这样的话:休谟使他从教条主义的酣睡中惊醒过来。对金岳霖来说,正是因为休谟,使他完全从政治学里脱离出来,转而对哲学产生了莫大的兴趣。除了读了休谟的书,金岳霖还阅读了罗素的《数学原理》。他从这本书中的分析方法中大获启迪。受休谟和罗素的影响,金岳霖对哲学和逻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金岳霖在英国的求学严格来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期在伦敦大学求学,后期到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游历。这也是他经济生活比较拮据的一个原因。

可是金岳霖又是一个率性天真的人,他的生活虽然拮据,却还是经常的长途跋涉的到处游历。由于,他没有正式的工作,又没有来自家里的经济援助,所以他常常陷入经济困境。为了解决自己的困境,他还向自己的朋友借过钱。这个人就是徐志摩。有一次,他向徐志摩写信借钱,说:如若不给,就要跳河了!顽皮至极。其实,金岳霖虽然极具绅士风度,性格温和儒雅,但却又有孩童般的天真烂漫。这样矛盾的性格,使他虽然严谨却又不失可爱,虽然可爱却又不显得十分空洞。

当时的徐志摩正处在失去林徽因的痛苦中,收到这封信,简直哭笑不得。于是,他在回信中说了这样的话:不仅你在法国要跳河,我在中国都要跳海了!我们彼此都要互相祝贺,因为你没跳河,我也没跳海,我们都还活着。我想,金岳霖当时一定没有想到让自己的好朋友徐志摩甘愿放弃婚姻而放手一搏的女子,不仅是徐志摩的劫,亦是自己的劫。遇到林徽因,他们都在劫难逃。

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二五年,十一年。在这十一年里,金岳霖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到英国的伦敦大学再到去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游历。而他所致力研究的方向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最初的商学到政治学再到哲学。不得不说,他的求学生涯可谓一波三折。但所幸最终他还是落入他感兴趣的哲学领域,并把哲学当做了自己的毕生事业。
相关问答
金岳霖简介?
1个回答2024-02-01 23:15
金岳霖,出生于湖南长沙,祖籍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中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被誉为“中国哲学界第一人”。
金岳霖有子女没
1个回答2024-02-04 16:13
你随便整出来一个名字 但是缺没有明确他的身份 我没法给你提供你想要的内容 麻烦你提供一下这个人的详细信息
金岳霖的作品?
1个回答2022-10-12 11:40
逻辑,论道,知识论
金岳霖是谁?
1个回答2022-05-03 05:10
百科一下 很详细的
寂静和静寂的区别是什么?
3个回答2023-01-20 02:20
区别如下: 1、寂静是指没有声音,安静,见唐谷神子《博异志·马侍中》:“四更,东方月上,燧觉寂静,乃出而去,见人马骨肉狼藉; 2、静寂,同寂静,是指安静到了极点; 3、寂静和静寂都指...
全文
“寂静的更寂静”两个寂静的意思是分别什么
2个回答2022-12-04 13:44
第一个寂静的是指寂静的东西 是名词 第二个应该是是形容词吧 表示那些东西更加寂静
寂静和静寂的区别是什么
3个回答2023-02-23 03:04
  静寂同寂静,指没有声音,安静,很静,但寂静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宗教指摆脱一切烦恼忧患的纯静心境。   一、寂静,是指没有声音;安静,很静。见唐·谷神子《博异志·马侍中》:“四更,东方月上,燧觉寂静...
全文
金岳霖和林徽因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4 09:36
  金岳霖一九一四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   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从青年时代起就饱受欧风美雨的   沐浴,生活相当西化。西装革履,加上一米八的高个头,仪表...
全文
林徽因爱过金岳霖吗?
1个回答2024-03-20 03:00
根据史料记载,金岳霖是有过一次婚姻的,第一次婚姻结束以后,认识了林徽因,因爱慕林,自此逐林而居,比及终老。是斯情难忘也好,还是因林的学识才貌,因其周围再也没有出其右者也好,金同志,真可谓用情深矣,闻者...
全文
金岳霖与林徽因
1个回答2024-03-27 07:19
  金岳霖一九一四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   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从青年时代起就饱受欧风美雨的   沐浴,生活相当西化。西装革履,加上一米八的高个头,仪表...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