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家训十则是什么?

2023-11-28 00:36

1个回答

梁启超家训十则:

 1、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

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1927年2月6

2、不要填鸭式的教育

“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

3、与子女做朋友

“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亮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

4、做家长要有趣味,养出的孩子才能有趣味

“能做成一部“审美的”游记也算得中国空前的著述。况且你们是蜜月快游,可以把许多温馨芳洁的爱感,进溢在字里行间,用点心去做,可以极有价值的作品。”

——1928年5月24日,致梁思成、林徽因

5、做人要有几分“孩子气”

我说你“别耍孩子气”,这是叫你对于正事——如做功课,以及料理自己本身各事等——自己要拿主意,不要依赖人。至于做人带几分孩子气,原是好的。你看爹爹有时还“有童心”呢。

——1925年7月10日《致孩子们》

6、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交替循环。

“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实有诸己。思成你已经熬过三年了,这一年正该用火炖的功夫。”

——1927年8月29致孩子们

7、做官不是安身立命之所。

做官实易损人格,易习于懒惰与巧滑,终非安身立命之所。

——1916年10月11日致梁思顺

8、尽责尽力,就是第一等人物。

“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的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1923年11月5日《致梁思顺》

9、我对于你们的功课绝不责备

庄庄今年考试,纵使不及格,也不要紧,千万别要着急,因为他本勉强进大学。你们兄妹各个都能勤学向上,我对于你们的功课绝不责备,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了。

——1928年5月13日《致梁思顺》

10、通达、健强的人生观,是保持乐观的要诀。

我有极通达、极健强、极伟大的人生观,无论何种境遇,常常是乐观的。

——1928年5月13日《致梁思顺》

相关问答
梁启超家训是什么呢?
1个回答2023-11-29 19:48
梁启超家训10则如下。 1、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
全文
梁启超的《童心》
1个回答2023-12-03 18:40
梁启超的“童心”:不自命清高,不以道家自居。梁启超是晚清政治潮流的引领者,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他的成就和学识为世人所称道,所以不用多说。只有他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风度和成就才值得敬佩。 梁老师...
全文
梁启超家书中荷丈指谁?
1个回答2022-10-01 07:51
一个姓荷的老丈。
梁启超的家风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1-23 07:35
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873年2月23日),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祖父梁维清,父亲梁宝瑛,都曾以士绅参预乡政,在当地有一定的势力和影响。梁启超自四岁起居家就读,跟祖父识字。在早年所接受的启蒙...
全文
any hobbies
1个回答2024-06-18 19:27
单数,否定都用单数! 他没有任何爱好!
北风三百里作者?
1个回答2024-06-18 19:26
北风三百里作品,作者文笔殷实,情节丝丝入扣,感情描述跌宕起伏,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极具吸引力! 讲述文物修复师和流浪翻译家的爱情故事,两人一同经历了非典岁月,长辈离世,古城拆迁,因为个性的差异而选...
全文
茅以升名言
1个回答2024-06-18 19:24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过:“桥梁是自古有之,最普遍而又具有最特殊的建筑物”
以直报怨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6-18 19:24
论语14篇第34章中说: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意思是: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用公平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
全文
以师开头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6-18 19:21
三国时候魏国有一位将军名字叫师纂,跟随邓艾灭蜀的,后来还当了几天益州刺史
古田乔洋村名人?
1个回答2024-06-18 19:21
乔洋村没有什么名人,但是古田县名人挺多的。 1.顺天圣母、临水夫人-陈靖姑 2.东海恭王-刘强(光武帝刘秀之子) 3.元末明初文学家-张以宁 4.清代名将-甘国宝 5.草堂先生-林...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