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案例一:父母请停下来,听听孩子的声音

2023-11-28 16:39

1个回答
      孩子最需要的,还是父母的陪伴,这是所有事都替代不了的。他不是自己封闭了自己,而是你阻挡了他敞开心扉的路。——前言

    现在的父母太忙,现在的孩子太闹,现在的老师太头疼,啥都不好做,真对这些种种问题,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一个学生在过去的几天里,违纪比较严重,不是大问题,就讲话,不专心。找他沟通的时候,进来办公室一言不发,后来就让他出去了。这个孩子非常讨厌英语,就在昨天的英语课上,一位老师抽到来我班上公开课,在回答问题环节,看了一眼他,他立马用很不友善的语气说“看我干嘛,我不会。”我就请了家长到校,来的是他的母亲。妈妈一来就给我道歉,说没把孩子教育好。孩子上课,我就先跟他母亲交流了一下。根据孩子的性格,我没有让他指责孩子,只是让他妈妈带他到没人的地方,好好聊聊,解解心结。聊完后,就让孩子回来了,母亲也就回家了。

    今早,我以为孩子心态已经平和了,所以又把孩子叫来办公室准备在昨天的基础上再谈谈,基本事情就解决了。后来在我和他沟通的过程中,他依然一言不发,真是耗尽了我的耐心。然后就告诉他,来学校不是过混日子的,是读书学习的,假如为了混日子,还不如回家。他一下子反驳我,说他和家里说了他不读,但家里不同意。我很怕孩子找借口存有不读书的欲望,所以告诉他,说的话是要负责的,假如他最后还是在班上继续读书,就不要说退学、不读的话。说了最后又回来,尴尬的是他自己。孩子瞬间爆发了,就说他一定会走的,让我放心。后来就通知家长了。父母来了以后,孩子闹脾气,又吼又叫,根本控制不了情绪。说不读书了,打死也不在这里。后来父母赶紧把孩子带着去沟通去了。下午又来了,找我道歉,看着他一副不情愿的样子,我也没有啥心情了。刚好在考试,就让他先去考试,准备结束再说的。

孩子的爸妈一直没回去,到了放学又过来了。又带着孩子找我,此时孩子的心情平复了许多。我先问他,考试怎么样?孩子说不知道,那我就知道,他还是认真做题了,所以不知道怎么样,此时我觉得事情还有转机。这个时候,父母让他道歉,他就道了。但是与我来说,我要的不是这个道歉,我要的是孩子能收回来学习的心。此时我和父母都给孩子做工作,说了很多,但是孩子在这期间啥也没说,一直保持沉默。因为之前母母就说了,他在家也会这个样子,我就反思孩子这样的原因。还来我觉得是可能他惧怕他的父母,所以才不说话。后来我让父母出去了,我单独和孩子说。一开始,还是一样的,啥也不说,后来我走到孩子面前,拉起孩子的手,告诉他,别害羞,当我是他的妈妈,姐姐一般,然后问他,他不说话是他自己觉得不想理别人还是觉得自己不善于交际。此时他告诉我自己不是不想和别人说话,而是觉得不擅长与别人交往,此时,我心里又有了信心。我告诉他,让他大胆的开口,别不敢说,勇于迈出第一步。后来,他点头,我立刻纠正了他,他应该开口回答。我再问了一遍,他开口说好,这算是一个较好的开始。

    接下来,我就试着问他,为什么和他的母亲说自己不想读书,并告诉了他,我想听最真实的想法。孩子沉思的一会,然后低头很没勇气的说,一方面是自己的成绩差,回到家里,母亲也觉得他成绩差,老是说他为什么成绩差了还不努力,整天打游戏,玩手机,看电视……太多的理由就因为成绩差,而且很多次孩子开口解释,话还没说完,母亲就开始了唐僧模式,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开口了。他也认为,自己的确很差,成绩很差,没有读书的必要,内心很自卑。另一方面,孩子的家庭也只是普通的家庭,上我们的私立学校,必然比公立的成本要高。父母平时对孩子给出期望,又会说,出那么多钱,父母多累,孩子为什么不努力?孩子却把这些都会放在自己的心里,久而久之,自然会认为自己读书太差,父母为自己了很辛苦,自然就产生了不读的想法。

      再者,孩子的父亲是一名大车司机,常年在外,回家后话很少,自然和孩子沟通也少。据孩子母亲说,孩子很不愿意和父亲多说话,对于父亲的管教,历来是很反感的。而且孩子父亲回家后,多是戴着耳机自己看视频或者听音乐,几乎很少和孩子说话。那么,是不是孩子就真的不喜欢他的父亲,并不是这样的。在我的询问之下,孩子说了,其实他希望父亲可以多点时间陪陪他,带他出去玩玩。虽然很简单的要求,但是由此看来,父亲给孩子的陪伴还是太少了。正是因为陪伴太少,所以孩子才会觉得父亲平时有什么资格去管教他。后来听完以后,孩子的父亲眼里泛起了泪花,他原来一直没有走进孩子的心里,听听他的心声。

    在这样的一次有力地沟通之下,终于解开了孩子的心结,父母也知道怎么去对待孩子。从那天以后,孩子好了很多,没有再像之前一样的无所谓的学习态度摆出来,慢慢的,这就是进步。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现在初中的孩子,很多调皮,惹事,犯错,但是,我们并没有去深究为什么,而时候一味的责备。在这样的长久环境下,孩子变得和父母“零沟通”,并不是他没有想法,而是他觉得,和你没什么可以值得说的。我也不禁去想,造成这样的原因,我们的父母是不是更应该去反思吗?虽然可能会说,以前的我们,父母就是这样教育的。但是,我不得不说,现在是以前吗?现在的社会变化如此之大,以前呢,以前早就离现在太远了。我们的孩子懂事的很早,而我们作为家长,做为老师,假如没有真正的对孩子的问题深究,找到根本的原因,即使你花再多的口舌,面对你的指责,孩子还是一点不会接受,只会越来越反感,离你越来越远,这都是“无效沟通”。与其这样,还不如不说,比说了好多了。

    那么,面对以上的情况,到底该怎么去与孩子沟通呢,什么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呢?

    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种,我把它称为“契机沟通”。父母与孩子沟通不是天天沟通,那孩子百分百会觉得厌烦,我们不妨留心,找个适当的事件,以这个事件作为切入点,深入的去解决孩子的问题。当然,不是每件事都可以成为契机,这样的事必定是典型的,孩子很少犯,同时是孩子情绪波动特别大的。只有这样,孩子在情绪的“波澜壮阔”之下,内心才会有渴望,有想法,事情才可以推进。其他的小事与此相比,都如同温水煮青蛙,不起作用。当然,把握好一个度也是非常重的,过了可能也会起反作用,不可轻易尝试。
相关问答
父母怎样正确对待孩子的发问案例
1个回答2024-03-28 07:39
父母要耐心回答解释,有些过激的问题不能骂孩子你要真确去引导。
有没有关于儿童看到父母同居的案例啊?
1个回答2024-02-16 07:53
关于问题补充:你老师这是布置的什么作业?无聊的很,父母的隐私能随便让孩子看吗?
3个真实案例解析:1岁内宝宝打人,父母该怎么做
1个回答2024-02-23 12:29
别让孩子从攻击中获得任何好处   宝宝并不是故意选择使用武力争夺玩具,而只是一种本能的自卫或是生理特征。一旦他从这种行为中获得利益——得到了他想要的玩具,那么他就可能把攻击别人和取得玩具联系起来。...
全文
没有父母的教育,我们也能好好成长的案例
1个回答2024-01-26 13:42
黄怒波这类人!
家长不让孩子上学的实案例我父母有意见,爸不给钱我上学,说不管他的事,我妈没钱,我该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1-21 00:40
如果你在九年义务里面,那就可以找你的老师寻找帮助 如果不让你上大学,这个没办法,家庭条件不一样 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
直升机父母的案例
1个回答2023-12-01 19:04
主人公:乐乐(10岁) 症状:写作业磨洋工 培训班不爱去 周先生的儿子乐乐(化名)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别看才10岁,可是乐乐很忙,除了上学之外,周末还有英语、钢琴、书法和足球四个培训班要参加。据周先...
全文
父母离异孩子教育案例
1个回答2024-01-20 16:35
提供一个真实的案例: 小邵的爸爸妈妈在他9岁那年离婚了,他被判给父亲。后来他父亲找了新的妻子。他就一直跟着奶奶生活。原本聪明好学的他从此不再思学进步,思考问题特别极端。曾经因为失恋,割腕多次,有一次差...
全文
父母不高,而儿孑长到1米88的案例
1个回答2024-03-14 07:41
我有个堂兄,夫妻都不高,堂兄1.64米,嫂子1.52米,但他儿子1.82米
父母关爱孩子,孩子感恩父母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1-23 00:48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东西,妈妈让我和爸爸在下面等她,她到女人世界上面去买衣服,我和爸爸坐在下面等,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她长得蛮漂亮的,还穿着旧校服,但她没有胳膊,靠双脚写字来乞讨,她面前摆着...
全文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的例子,(名人的案例)
1个回答2024-01-13 18:20
三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作校长时,有一次看到一个孩子用石头砸人,陶校长就叫这个孩子待会儿到他的办公室去。孩子忐忑不安的来到校长室,发现校长不在就在外面等。过了一会儿,陶校长来了,看到他却没有批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