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牛字的说文解字

2023-11-29 00:56

1个回答

甲骨文牛字的说文解字如下:

甲骨文中的牛字,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其实就是一个正面牛头的形象;金文大致相同;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了牛。在汉语里,牛指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

拓展知识:

1、拼音:niú、笔画4、部首,牛。

2、释义:此字最早见于商代,其古字形像突出一对牛角的牛头。本义即牛科动物牛。牛有吃苦耐劳的本性,故引申为顽强、有耐力,又指人的脾气固执、不肯轻易驯服,这是取牛的脾气执拗之意。牛又指二十八宿中的牛宿。牛也是姓氏之一。

牛用作左偏旁时写作牜。用牛作意符的字多与牛相关,如:犊、牦、牟。有的泛指牲畜,如:牧、牢、犒。

3、文字溯源:象形字。“牛”字的造字原理是用局部代表整体:只要描绘出特征最鲜明的牛角,不画全身也能看懂这是牛。出自商代的“牛簋”,是非常写实的牛头:弯角、横耳、圆眼、宽鼻孔、大肋巴。典型的牛的特点。

商代甲骨文为了书写方便,把牛头从轮廓化变为实化了,而且也瘦化了。但依然看得出牛头的形象来。此后,周代金文、秦篆一脉相承,都相沿这样的形体发展下来。但从汉代隶书起,“牛”便只下一只角,宽的嘴巴也变成长尖的“尾巴”了

“牛”的本义就是指一种体形大的牛科反刍类哺乳动物,有头角蹄尾。一般来说,牛通常是勤恳驯良、唯人是从的,然而偶尔也会有不堪驱使撒野使性的时候,而且,牛一旦发起脾气,便轻易不能遏止。

牛的这种习性作用于人们的思维,便使“牛”字引发出“执拗、倔犟”的意义,俗语所谓“牛脾气”之“牛”,正显示着这种引申义。这种意义,也延伸到作为部首的“牛”中,“倔犟”之“犟”,以“牛”为唯一的表意符号。

4、说文解字注:“事也,理也”注:事也者,谓能事其事也。牛任耕。理也者,谓其文理可分析也。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却,道大窾,牛、事、理三字同在古音第一部,此与羊,祥也;马,怒也;武也,一例。

相关问答
甲骨文中的甲骨指的是什么骨?
1个回答2022-09-05 02:36
一般是龟甲和牛后腿骨
甲骨学的甲骨文学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09:45
甲骨文的发现还有一个故事: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
全文
甲骨学的甲骨文学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23:22
甲骨文的发现还有一个故事:在键伍姿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
全文
甲骨文水字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1:03
水字的来历水,早期甲骨文字形像崎岖凹凸的岩壁上液体向下流泻飞溅的样子。造字本义:从山岩或峭壁上飞溅而下的山泉。晚期甲骨文像山涧。早期金文承续早期甲骨文字形。晚期金文将岩壁的凹凸形状淡化为流动的曲线...
全文
甲骨
1个回答2024-02-15 04:33
龟甲和兽甲的合称。殷商时代的占卜文字,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n.解释)甲骨文盛行殷商时期,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书《铁云藏龟》,甲骨文最早出土在河南安阳县小屯村。
甲骨文中的"甲"和"骨"分别是指什么?
2个回答2022-08-13 19:00
龟甲和龙骨(动物化石)
甲骨文学字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9 04:29
有一位与甲骨文的发现有着不解之缘的著名古董商,他叫范维清,是山东潍县人。光绪二十五年夏天,居住在北京东安锡拉胡同11号的王懿荣身染疟疾,久治不愈。一位医术高深的老中医为王懿荣开出一剂药方。药方上有...
全文
甲骨文的简介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4-03-15 20:49
  甲骨文简介: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
全文
甲骨文的由来 甲骨文的来历
1个回答2023-12-11 02:17
1、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商代统治 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 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 ...
全文
牛骨做法
1个回答2024-02-24 16:11
香浓牛骨汤 原料: 新鲜牛脊骨两斤半,洋葱半个,土豆一个,番茄三个。 做法: 1、牛骨头一般较大较硬,在市场买的时候就请商家给剁成小块,回家清洗干净,飞水五分钟,(在水中加入几片姜片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