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陶行知为什么要倡导民主性的儿童教育观

2023-11-29 06:47

2个回答
没有相关问题的答案 建议你去中国幼儿教育网看看
一、生平和主要教育活动
陶行知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力主改革旧教育,批判中国传统教育。曾一度着力介绍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学说。但他也反对简单地“仪型他国”,反对盲目崇拜外国地洋化教育。五四以后,在平民教育思潮影响下,,他总结平民教育地经验,指出平民教育是:“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银钱,去教一般人民读好书,做好人。”最初平民教育主要在城市进行,后来,陶行知逐渐认识到中国受苦百姓,更多的是在农村,认为平民教育应该下乡。他的乡村活动对当时社会影响很大。
1927年创办南京晓庄学校,以晓庄学校为中心,设小学师范院、幼稚师范院、晓庄小学,还有乡村医院等。1931年,陶行知回到上海,发起“科学下嫁活动,办“自然科学园”主持编辑《儿童科学丛书》。1932年在上海大场办山海工学团。1936年陶行知发起国难社教育,开展国难教育运动。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在育才学校实施生活教育理论。1945年后,他的教育活动由战时教育转入民主教育运动。
二、生活教育理论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产生与确立
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批判传统教育、吸收改造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探索普及大众教育的实践中产生的。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批判传统教育、吸收改造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探索普及大众教育的实践中产生的。在批判传统教育基础上,陶行知曾接受了杜威的教育主张。因为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预备,主张将学生从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这观点在反传统教育很有意义,在五四运动前后有很大影响。他在实践中认识到传统教育是新教育的绊脚石,就是被称为进步教育的实用主义教育也无法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探寻新路。他逐步酝酿一个新的教育理论体系,这便是在办晓庄学校时期所形成和确立起来的生活教育理论。
(二)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包括以下含义: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生活就是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是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是使生活发出真力量的“真教育”。
2.社会即学校,。是对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改造而来的。他认为应把受教育者放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叫他们自由翱翔。这是陶行知苦心探索大众教育的“穷办法”。
3.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就是以生活为中心——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所有的问题都是从生活中发出来的。从生活中发出来的困难和疑问,才是实际的问题;用这种实际的问题来求解决才是实际的学问。
(三)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质
从哲学上看,生活教育理论是建立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之上懂得。在这一点上,陶行知逐步摆脱了杜威的经验主义哲学。
从生活教育理论的性质看,它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特色。新民主主义教育是民族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正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生活教育理论也是科学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大众的,陶行知一生奋斗就是要解决普及大众教育问题。
三、论学前教育的意义
陶行知在论述“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时认为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生即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是一种终身教育的思想,其中尤其重视学龄前这段的教育,他发挥了我国古代“教儿婴孩”的传统,强调儿童早期教育。
陶行知主张普及教育,不仅要普及小学,也要普及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本,幼儿教育尤为根本之本。小学应当普及,幼儿教育也应当普及。”陶行知从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的前途的双重意义,阐发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
四、论学前教育的服务方向
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最应该服务的对象是广大工人和农民,最应该办幼稚园的地方是工厂和农村。工程附近开办幼稚园是幼稚园的第一新大陆。
陶行知开辟幼儿教育新大陆的思想,是他坚持幼儿教育要为工人农民而服务的方向,他号召应该开展一个幼稚园下厂、下乡的运动。要办好中国的工厂和农村的幼稚园,他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打破对外国的盲目崇拜,要建立中国式的幼稚园,使幼稚教育适合国情。
五、论创造的儿童教育
(一)认识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认为教育工作者要把自己摆进儿童的队伍里,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加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去,这便可以认识小孩子有创造力。
(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认为,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具体的他曾提出六大解放:
1.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想。
2.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么去做、去干,他指出自古以来不许孩子动手的错误。
3.解放儿童的眼睛。要让孩子自己去看,去观察。要引导和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否则世界上的事物将在他面前白白流过。
4.解放儿童的嘴巴。小孩子有问题要允许他问。
5.解放孩子的空间。把孩子从牢笼式的学校解放出来,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大社会,要解放他们的活动空间,扩大认识眼界,以发挥儿童内在的创造力。
6.解放儿童的时间。
(三)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措施:
1.需要充分的营养。2.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3.需要因材施教。4.发扬民主。
六、论益友制的幼稚师范教育
在幼稚师范教育方面,陶行知运用了艺友制培养幼教师资。在《艺友制师范教育答客问》
中,陶行知解释了艺友制:“益友制是什么?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凡是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
艺友制便是学生(称艺友)与有经验的教师(称导师)交朋友,在实践中学习当教师,方法是边干边学。艺友制的幼稚师范教育,最大的特点也是优点,是学生在幼稚园中实地学习,克服了师范教育脱离实际的现象。第二,是在不可能迅速建立大批师范学校的情况下,亦能培养有质量的师资。第三,节省时间,一年半到两年结业,缩短3年的毕业期限。
陶行知认为,艺友制的幼稚师范教育,不是培养师资的唯一方法,应与普通幼稚师范学校“相辅而行”,不是拿来替代师范学校。师范学校不能废除,而应当根本改造。
相关问答
张雪门先生提出生活教育,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
1个回答2024-01-22 19:06
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陶行知及其思想主张。“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又一主张,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题干所述并非张雪门...
全文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倡导书
1个回答2024-02-11 04:13
为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各高校以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廉洁文化活动,积极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利用廉政社团开展大学生廉洁自我教育 近年来,东北大学积极支持廉政社团开展大学...
全文
历史上倡导“以民为本”的思想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4-21 23:49
战国时期,儒家著名的思想家孟轲(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2-25 21:56
陶行知的教育观点
提倡教育遵循自然的教育家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5-28 04:38
1、亚里士多德 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的原则,亚里士多德师承柏拉图,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他最先提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提出...
全文
叶圣陶的教育观
1个回答2023-11-25 15:01
当我走进叶圣陶先生的世界,仿佛穿越时光,与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面对面。他的事迹和思想,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心灵。 叶圣陶先生,一个名字,却蕴含了无尽的智慧和情感。他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
全文
倡导绿色生活,培育低碳一族(诗歌)
1个回答2022-09-01 03:37
绿色世界,绿色生活。
倡导全民阅读下一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17:04
共建书香社会。 原句是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关键在于完善社会基础阅读设施,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 倡导全民阅读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为什么要大力倡导全民阅读?
1个回答2024-01-23 16:43
全民阅读意义重大。阅读是一个人获取知识、丰富智慧、提高思想境界的最佳途径,阅读的意义在于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唯有充实自身之学识,完善自身之道德,方可更好在造福于社会,造福...
全文
陶行知教育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20 16:33
[陶行知教育读后感] 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教育读后感。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