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自己的文言文

2023-11-29 20:13

1个回答

1. 求一篇讽刺他人的文言文

僧某献茶(文言文)

原文: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翻译:灵隐寺有一位僧人,他以会茶道而出名,精通茶具.而且他收藏的茶有几等,看客人的贵贱而分别煮不同的茶给他;那最好的茶,若不是贵人或识茶之人,是不会给他的.一天,有一贵客来到,僧人待他很恭敬,给出好茶,亲自冲茶给他,等待客人的称赞.贵客一直沉默不言.僧人很疑惑,再拿出最好的给客人.茶快喝完了.僧人等不急了,鞠了一个躬,说:"这个茶味道如何?"贵客拿着茶杯拱手,说:"有点热了."

讽刺的是阿谀谄媚的人和贵客那样的没有什么修养文化的人

2. 可以用文言文来讽刺只顾自己利益的人的句子是

答:蝇营狗苟,专务一己之私,狼贪虎毒,弃大义于罔顾。没了

讽刺造句:

1、尽管做自己的事,不必理睬别人的讽刺和嘲笑。

2、面对别人的讽刺挖苦,他毫不计较,坚持为孤寡老人服务。

3、同学有了缺点,要热情帮助,不要讽刺挖苦。

4、漫画多采用夸张的手法,达到讽刺的目的。

5、这幅漫画讽刺了不讲社会公德的人。

6、他在小说中无情地揭露和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病。

7、对于别人的讽刺挖苦,他总是嗤之以鼻。

8、我们常不免有一种先入之见,看见讽刺作品就觉得这不是文学上的正路,因为我们先就以为讽刺并不是美德。

9、你如今的一句对不起,讽刺了当初的我爱你。

10、这篇文章讽刺那些目中无人的人,真是入木叁分。

利益造句:

1、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2、为了班集体利益,他只好委曲求全。

3、在物质利益面前,每个人都表现出高尚的风格。

4、个人利益只要是合法的,就应该得到保护。

5、为了国家的利益,即使肝脑涂地我也在所不惜。

6、为了祖国的利益,我愿赴汤蹈火。

7、国民党对人民的利益置之不顾。

8、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金钱、利益,失了人格品德呀!

9、你这样做纯粹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10、工资改革,涉及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

3. 求一篇讽刺他人的文言文

哀溺文序 [唐]柳宗元

原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翻译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江水猛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泳来。其中一个人尽力游却游不了多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今天为什么落后了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因此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了摇他的头。过了一会儿,他更累了。已经游过去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十分愚蠢、十分蒙昧,自己将要淹死了,还要钱干什么呢?”他又摇了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我于是写下了《哀溺》。

寓意

《哀溺文序》本文讽刺了世上那些利令智昏的人,并进而警告 一些贪财好利的人,如果不猛醒回头,必然葬身名利场中。但同时也告诉我们,丢失了性命,再多的钱财也是无用。

“哀溺”是哀叹溺水者的意思,"哀"的原因是作者哀叹那个至死还不能醒悟的溺水者,他对钱财的贪婪使他丧失了对生命的顾及,从而引起了作者"大利淹死大人物"的感想,从而表达了其对官场贪图名利者的担忧与讽刺!

《哀溺文序》通过记叙一个平素最善于游泳的人因舍不得钱财而被淹死的故事,讽刺了世上爱财如命之人的愚昧无知,警告他们若不猛醒回头,必葬身于名利场中。那些见钱眼开,掉进钱眼里的人,宁可放弃自己生命也不愿丢掉钱财的人。“钱乃身外之物”我们不应该重视钱财。

《哀溺文序》写作特色

写作特色。

(1)《哀溺文序》的特色是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主要刻划了溺死者要钱不要命的心态,使全文叙述相当精炼,人物形象十分生动传神。

正面描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行动描写,“尽力而不能寻常”,暗示钱的累赘;二是语言描写,“吾腰千钱,重,是以后”,说明他明知关键在钱,却仍不愿割舍;三是表情描写,两次“不应,摇其首”,说明他要钱不要命,至死不悟。

侧面烘托也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反衬,“善游最也”,借他人之口指出他平素善于游泳,从而反衬他今日“尽力而不能寻常”的反常行为;二是对比,把最善游泳的他反倒淹死,与本来游水本领不如他的人都能安全到达彼岸进行对比。三是用“己济者”的呼号,从侧面揭示他的蒙昧心隆。

4. 我需要一篇嘲讽亲朋薄情寡义鞭策自己的文言文

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译文:

一些人,平日街坊居处互相仰慕讨好,一些吃喝玩乐来往频繁,夸夸其谈,强作笑脸,互相表示愿居对方之下,手握手作出掏肝挖肺之状给对方看,指着天日流泪,发誓不论生死谁都不背弃朋友,简直像真的一样可信。一旦遇到小小的利害冲突,仅仅象头发丝般细小,便翻脸不认人,朋友落入陷阱,也不伸一下手去救,反而借机推挤他,再往下扔石头,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啊!这应该是连那些禽兽和野蛮人都不忍心干的,而那些人却自以为得计。他们听到子厚的高尚风节,也应该觉得有点惭愧了!

5. 讽刺人坑人的文言文

原文: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

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译文:今天的一些人,平日街坊居处互相仰慕讨好,一些吃喝玩乐来往频繁,夸夸其谈,强作笑脸,互相表示愿居对方之下,手握手作出掏肝挖肺之状给对方看,指着天日流泪,发誓不论生死谁都不背弃朋友,简直像真的一样可信。一旦遇到小小的利害冲突,仅仅象头发丝般细小,便翻脸不认人,朋友落入陷阱,也不伸一下手去救,反而借机推挤他,再往下扔石头,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啊!这应该是连那些禽兽和野蛮人都不忍心干的,而那些人却自以为得计。

6. 求一篇讽刺他人的文言文

僧某献茶(文言文)原文: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

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

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

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翻译:灵隐寺有一位僧人,他以会茶道而出名,精通茶具.而且他收藏的茶有几等,看客人的贵贱而分别煮不同的茶给他;那最好的茶,若不是贵人或识茶之人,是不会给他的.一天,有一贵客来到,僧人待他很恭敬,给出好茶,亲自冲茶给他,等待客人的称赞.贵客一直沉默不言.僧人很疑惑,再拿出最好的给客人.茶快喝完了.僧人等不急了,鞠了一个躬,说:"这个茶味道如何?"贵客拿着茶杯拱手,说:"有点热了."讽刺的是阿谀谄媚的人和贵客那样的没有什么修养文化的人。

7. 讽刺人的文言文成语

自相矛盾 [ zì xiāng máo dù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zì xiāng máo dùn ]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出 处

《魏书·明亮传》:“辞勇及武;自相矛盾。”

例 句

一篇文章的观点要前后一致,不能~。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格格不入 漏洞百出 前后抵触 首尾乖互 相互抵触 鬻矛誉盾

反义词

并行不悖 天衣无缝 滴水不漏 顺理成章 自圆其说 言行一致无懈可击

典 故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 “这——” 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 那个卖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

相关问答
西游记运用讽刺手法是怎么讽刺的?
1个回答2022-10-31 07:45
老君被推到了。。。
讽刺人的励志诗句大全_讽刺小人的经典诗句
1个回答2024-02-19 23:09
  古代有很多讽刺人的诗句,虽然诗中只字不提讽刺的那类人,但是含有很浓的讽刺意味。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讽刺人的 励志诗句 ,希望你会喜欢。   讽刺人的励志诗句...
全文
这则故事讽刺的是谁?讽刺了什么?
1个回答2023-02-12 03:38
讽刺了拿竹竿的人,也讽刺了老人
讽刺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1-03 09:46
嘲笑你的意思
讽刺的意思…
2个回答2023-01-04 22:15
对某件事情的不好做法的给与批评 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不良的或愚蠢的行为进行揭露 贬义词
这是在讽刺我吗?
4个回答2022-08-19 04:41
不是,也许是在跟你开玩笑,以为你不会回答,结果你回答了,他可能觉得诧异,于是就说:你还真答应啊
什么是讽刺?
4个回答2022-09-13 21:50
讽刺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fěng cì,指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用讥刺和嘲讽笔法描写敌对的落后的事物;用讥讽的眼神,嘲笑的语气对着他人说。[1] 中文名 讽刺 外文名 s...
全文
讽刺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06:06
骗子老板 时间:2011-07-18 17:19:00 分享到:0 一个富商死后,把遗产留给两个儿子,老大叫高瑞,老二叫卡雷。弟兄俩继承父业,开店卖货。可是老二压根儿看不起老大,认为他是个笨头...
全文
带有讽刺性的黑白漫画!
1个回答2024-01-20 12:05
《绝望先生》 那个绝对的讽刺和黑色幽默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