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忍小忿而就大谋事例

2023-11-29 22:10

古代忍小忿而就大谋事例
3个回答
韩信忍胯下之辱
张良与萧何、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辅佐汉高祖打败项羽,事成不居功,自请封于留,高祖乃封之留侯。纵观张良一生,可圈可点之处很多,他忍小忿而就大谋的智慧就是其一。
张良之能忍并非与生俱来。青年张良,血气方刚而尚义任侠。秦始皇横扫六国,天下甫定,张良为报灭韩之仇,悉以家财求刺客,得力士以大铁锤狙击秦始皇于博浪沙,事败不成,乃匿名逃亡。这是青年张良的匹夫之勇,不足为勇。“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张良不忍忿忿之心、逞一时之勇,差一点丢掉了性命,正所谓“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但经此一劫,以及为此“亡命天涯”十余年的人生历练,张良切身体会到“百行之本,忍之为上”、“必有忍,乃有济”。自此之后,他的人生之路处处充满理性睿智。“黄石授书”就是一个广为流传的张良能忍的经典故事。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面对物欲之诱,张良不但自己忍住了,还劝阻了刘邦。刘邦大军进居咸阳,看到豪华的宫殿、美貌的宫女和大量的珍宝财物,许多人忘乎所以,昏昏然。刘邦也情不自禁,意欲留居之。关键时刻,张良向刘邦分析利弊,以“助桀为虐”、“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直谏,刘邦才幡然悔悟,还军霸上。面对名利之惑,张良功遂身退。在封赏功臣时,刘邦说:“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面对功名利禄,张良十分谦虚,自称他的功劳都是侥幸而致,“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晚年的张良越发谨守功成身退之道,与名利保持距离,称病杜门不出,行“道引”、“辟谷”之术,“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在汉初三杰中,韩信被杀,萧何被囚,只有张良独善其身。正是因为忍住了名利的诱惑,才使张良避免了“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历史悲剧。
能忍是张良胸襟的体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胸襟的大小,往往决定一个人境界的高低、成就的大小。“谏封雍齿”从侧面印证了张良宽广的胸襟。当刘邦平定天下,诸将翘首以待论功行赏,但“天下不足遍封”。大家对刘邦分封不满,又害怕他诛杀功臣,人心不稳。为此,张良力谏刘邦封赏平时最痛恨且为群臣共知的雍齿,从而稳定了朝局。如果张良没有宽广的胸襟,容不下最痛恨的人,也就不可能谏刘邦去册封最痛恨的人。
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是张良忍之真谛。张良躲藏在下邳,日夜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一隐就是十年,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正是这十年的韬光养晦,积聚了张良终生的能量,不但使其成为王者之师,更成就了刘邦的大汉帝业。苏轼评论道:“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高祖)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纵观张良咸阳谏主安民,鸿门赴宴斗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虚抚韩彭等,无不包含着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智慧。宋人杨时说:“老子之学最忍。他闲时似个虚无单弱的人,到紧要处发出来,令人支吾不住,如张子房是也。子房如峣关之战,与秦将连和了,忽乘其懈击之;鸿沟之约,与项羽讲解了,忽回军杀之,这便是柔弱之发出,可畏!可畏!”
古代忍小忿而就大谋的事例是韩信忍胯下之辱。韩信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经常吃剩饭剩菜,甚至到处乞讨。有人看不惯韩信的作风,就经常欺负他,有个人让韩信从他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就钻过去韩信在南昌亭长家吃闲饭吃了几个月,遭到亭长妻子的嫌弃,韩信只好离开,当他走到城下边时,看到城边有位年迈的妇人在那里洗衣服。有人告诉韩信说,那就是漂母。韩信听后非常难过,于是下定决心,要成就一番事业来报答漂母。
相关问答
忿忿不平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16 23:27
成语:忿忿不平 拼音:fèn fèn bù píng 解释: 心中不服,感到气愤。同“愤愤不平”。 出处: 《禅真逸史》第一回:“此时过往人众,见齐德受亏,俱忿忿不平。” 示例:高战也是~,点...
全文
言语忍忿自泯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3-12-11 00:17
(1)把财物看轻了,相互间的怨恨从哪里产生呢?说话相互忍让了,愤恨自然就消除了。 (2)路上遇见长辈,应当迅速向前鞠躬问好;长辈没有和你说话时,要退在旁边恭敬站立,不要多嘴。
忿忿不平的意思
2个回答2022-12-07 14:53
忿忿不平 [fèn fèn bù píng] 心中不服,感到气愤。同“愤愤不平”。 出 处 《禅真逸史》第一回:“此时过往人众,见齐德受亏,俱忿忿不平。”
“大智大勇,必能忍小耻小忿”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29 04:22
应该是指有大智慧而勇敢的人,必定能够忍受一些小的事情的耻辱和怒气
切忌忿忿不平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05 23:38
“忿忿不平”:心中不服,感到气愤。同“愤愤不平”。 忌,是不要的意思。 切忌忿忿不平:千万记得不要不服、气愤。
杨超越的走红为什么让部分人忿忿不平?
1个回答2024-03-13 13:53
杨朝月这两年一直很受欢迎。从创作101的舞台上,我们看到了这个幸运的女孩原来她只是第三个,但前两个因为种种原因退出了鹅厂,杨朝月自然成了“鹅选女”。她的好运也受到大家的赞赏,被称为“锦鲤”。接下来...
全文
小朋友之间有没有会出现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1-26 15:07
小朋友不会出现的,小朋友之间都不懂,他们一会开心一会高兴一会有可能又吵闹都无所谓的。
名人谋心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3-15 20:35
孔明的空城计,反击周郎的美人计
能用到成事在人,谋事在天的例子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5-04 13:12
万有引力定律是随人的出现而出现吗?自然定律早就存在了
“忿忿不平”和“愤愤不平”的区别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3-12 11:30
愤愤不平,汉语成语,拼音是fèn fèn bù píng,意思是心中不服,感到气愤。出自《汉书·刘据传》。 中文名 愤愤不平 出处 《汉书·刘据传》 拼音 fèn fèn bù píng[1] 注音...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