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的孩子气体现在哪里?有哪些事迹?

2023-11-30 05:43

4个回答

齐国的齐桓公是春秋霸主之首,之前也有一统天下的想法。透视的人对于齐桓公也是称赞有佳,觉得齐桓公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不过大家如果抛开那些雄图霸业不看的话,就会发现齐桓公是一个非常有孩子气的人,按照现在的话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熊孩子。齐桓公的孩子气体现在他的情绪化,而且在任用官员方面也是非常的任性。

因为齐桓公小的时候并没有和母亲待在一起,父亲也不太喜欢他,所以没有人教他如何去管控好自己的情绪,也没有人告诉他必须要好好读书。所以齐桓公在小的时候是非常容易生气的,整个人也没有什么大的成就,相当平庸,就连当时鲍叔牙听说要去辅佐他的时候,也是有些绝望的。不过好在后来在鲍叔牙的帮助之下,齐桓公后来才登上了皇位。不过他的报复心是比较重的,因为管仲之前在路上的时候把他射了一箭,所以他当了皇上整天想着把管仲给杀掉,如果不是鲍叔牙拦着的话,管仲可能早就没了。

齐桓公当上了国君之后还是非常情绪化,那时候有一个蔡姬长得非常好看,正好也是蔡国的国君送过来联姻的人,所以齐桓公就像是在炫耀自己的宝贝一样,每天把蔡姬带在旁边。有一次两个人一起在湖上泛舟的时候,相互泼水玩,齐桓公也觉得很好玩,两个人就一起打闹,但是齐桓公年纪比较大,根本玩不过蔡姬,但是又不肯认输,就说害怕掉到水里面去,但是蔡姬不太懂,还说自己会游泳,然后齐桓公就把蔡姬退回了蔡国。

齐桓公是一个不太懂得隐藏情绪的人,就连旁边侍奉的人也能够轻而易举的猜透他的心思。齐桓公在位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君王,而是始终保持着一份天真,虽然他后来成为了春秋霸主,但是性格一直都是无拘无束的,特别的顽皮,不过这样也显得非常真实可爱。

齐桓公的孩子气,还体现在任用官员方面。易牙、竖刁、开方三个人是天子近臣,以费尽心思讨好齐桓公,获得了齐桓公的信任。管仲和鲍叔牙都曾劝齐桓公远离他们,可是虚荣心被满足的齐桓公,孩子气又上来了,鲍叔牙都让他们三离开了朝堂,齐桓公又把三人找回来了。为这事,鲍叔牙都被气死了,齐桓公却依旧和他的三个玩具玩的开心,觉得他们不是坏人;活脱脱一个不听大人话,被人拿着糖果诱惑了的熊孩子。“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
无诡的父亲齐桓公是很有作为的国君,在位43年间(前685-前643),重用管仲、鲍叔、隰朋、高傒等人内修法政,外行义兵,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使得齐国一跃成为霸主。桓公在位时便确立公子昭为太子,因此吕无诡和他其他的兄弟一样本没有机会成为国君,但是齐桓公在管仲死后信任三个宠臣,分别是易牙、竖刁、卫公子开方。易牙与吕无诡关系亲密,每每与竖刁在桓公面前称赞无诡,于是桓公对其宠爱有加,无诡得意培植自己的势力。桓公四十三年即前643年秋,齐桓公病危,诸公子得知消息后于宫外互相攻伐,齐桓公无人照顾,遂于这年十月死去。到了十月,无诡才在竖刁、易牙的支持下,通过杀戮反对自己的大臣,驱逐与自己争夺君位的公子,如愿以偿得即位。无诡将齐桓公的尸体收殓入棺,此时桓公已死了六十七天,尸体腐烂生蛆虫,都爬到宫门之外了。
无诡虽然即位为国君,但来路不正,他的支持者易牙竖刁又是大臣们所不齿的小人,因此很快就被齐国大夫高子、国子杀死。在位仅仅三个月。
作为春秋霸主之首的齐桓公,如果不论春秋霸业,会发现其实他就是一个“熊孩子”。
1、会因为别人给他“糖果”,就轻轻松松的被骗走了;
2、也会因为玩水没玩赢,就要撸起袖子干架;
3、乖巧听话,管仲让他往东,他就绝对不往西;管仲让他上房,没有命令就绝对不揭瓦;
4、后来的鲍叔牙让他不要宠信臣子,齐桓公立刻就把他们送走了,直接真实又可爱。
相关问答
齐桓王是齐桓公吗
5个回答2022-08-28 19:34
没有齐桓王这个名字,是齐桓公。历史上是有齐桓公这个人物的,他是春秋五霸之一。
齐桓公和齐桓有区别吗?
1个回答2023-08-23 15:20
不一定,要看语境。 在古文中,绝大多数情况,只要提到“齐桓”,基本就是“齐桓公”。 但是, 在现在语境中,“齐桓”,可能只是个普通人名的可能性也不小。
齐桓公叫什么名字 扁鹊见齐桓公是怎样一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2-23 11:52
扁鹊是春秋末年时期的名医。齐桓公是齐国的君王。他第一次召见扁鹊时,扁鹊说齐桓公的皮肤里有病,用汤药可以医治。齐桓公不信自己有病,不予理会。第二次,扁鹊说病入血脉,用针灸可以医治。齐桓公仍然不信。到...
全文
有关齐桓公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9 13:51
病入膏肓 bìng rù gāo huāng 【解释】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
全文
齐桓公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04:12
  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异母兄长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九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
全文
齐桓公之死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7 21:51
齐桓公之死的成语,等到齐桓公死的那一天,哥儿五个相互攻击,闹得不可开交,以至于宫里没有齐桓公的亲人相守,别人谁也不敢把齐桓公装进棺材,过几天齐桓公就死了,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句成语,叫作讳疾忌...
全文
齐桓公小故事
1个回答2023-11-01 12:01
老马识途。。
与齐桓公有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5 01:47
高冠博带    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     国富民安    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谲而不正    谲:欺诈。诡诈...
全文
与齐桓公有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0 03:04
高冠博带    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     国富民安    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谲而不正    谲:欺诈。诡...
全文
关于齐桓公的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4 11:33
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为支持纠继位,管仲曾射杀小白,小白诈死,提前回国继位,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小白做了国君,鲍叔牙举荐管仲,小白念念不忘一箭之仇,鲍叔牙劝道:“难得的是臣...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