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与盾 教学设计

2023-12-01 00:39

要详细啊
2个回答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即韩非。我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当时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学生。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谗害,被杀于秦。他的著作后人称作《韩非子》,现存55篇。他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提倡“贵族”“民萌”(氓)平等;反对“用人唯亲”,提倡“用人唯贤”;反对儒家的“礼治”,提倡“法治”;同时还提出“术”(君主驾驭臣民的手段)和“势”(君主的权力)来和“法”相辅相成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五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学习方法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有的学生答: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有的学生答……)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生答:《掩耳盗铃》,《守株待兔》……)我们都是怎么学习寓言的?(生答:学习寓言要了解寓言故事,懂得其中讲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5.《古代寓言两则》看看它们又告述我们什么道理。(生读文题)提问:读了文题,你想到了什么?(生答:“古代”说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寓言和以前学习的寓言不同,本课是文言文。“寓言两则”说明课文里有2个小故事。)我们在六年级初已经接触过文言文,谁能说说怎么学习文言文的?(生答:学习文言文要把语句读通顺,借助注释理解句子意思,最后达到熟读成诵。)那么今天我们就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学习寓言的方法结合在一起来学习本课的第1个小故事《矛与盾》。

(二)读通语句,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出示课件范读,领读。使学生读准字音,知道如何断句停顿,读出句子语气。

2.学生自学课文,练习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学习)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出示课件读生字,写生字;(2)学生读课文;(3)试着说一说寓言的大意。(生答:略)

(三)读懂课文,对照注释自悟句意文意

1.根据注释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强调:用现代语言表达古文句子的意思,句子的形式可以灵活些,说法不必强求一致,意思不错即可。

2.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联系讲寓言故事。先自己讲,再指名讲。评议:讲得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四)明确寓意,联系实际受到启发

1.提问:你认为课文中的楚人怎么样?(生答:愚蠢,可笑。)他愚蠢,可笑在那里?你能不能帮他总结一下教训?(学生讨论)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生答: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不实事求是,使自己陷于自相矛盾尴尬境地的人,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讲究分寸……)

3.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举例说一说。(生答:在有一次买鞋的过程中,卖鞋的人一边夸他的鞋结实,一边还说买鞋赠一瓶胶,这不就是自相矛盾嘛;还有的学生答:老师在讲完数学题时,通常问大家,你们都明白了吗?有的学生说,明白了。可是当老师让他说解法时,他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了。还有的学生说……)

(五)熟读背诵,进行语言积累

1.练习读出感情,再分角色演读(分叙述人,卖矛与盾的人,观看的人),体会寓言的情境。

2.练习背诵课文。

3.读写生字。
要追点分哟~
相关问答
矛与盾 你会怎么介绍矛与盾
1个回答2024-02-22 11:56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
《矛与盾》中卖盾与卖矛盾自相矛盾的话
1个回答2024-02-24 20:49
《矛与盾》的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牌非常坚固,什么东西都刺不进去。”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东西都能刺穿。”有人说:“用您的矛刺您的盾怎么样?”这个人被...
全文
矛盾啊矛盾
1个回答2024-02-27 03:24
不理他是最好的办法。所有的事都不理他。
寓言矛与盾中,卖矛和盾的人说的两句自相矛盾的话是
1个回答2024-02-22 09:49
我的矛锋利的很,什么盾都能击破 我的盾结实的很,什么矛都刺不破
成语"自相矛盾"的文言文故事中..那个卖矛和盾的人是个怎么样多人?
1个回答2024-01-29 12:08
和现在社会中大多数人一样的人 人人都为己
矛和盾是( )故事,表现楚人说话矛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个回答2024-01-30 23:46
寓言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和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古代寓言<<矛与盾>>中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自相矛盾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个回答2024-02-18 00:22
原文:"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译文:“我的盾牌非常坚固,什么东西都刺不进去。”;“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东西都能刺穿。”
自相矛盾中的矛盾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05 13:21
自相矛盾中的“矛盾”比喻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对立的属性。“矛盾”原指两种武器,矛指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指用于守卫自己的盾牌。自相矛盾比喻言行前后相互抵触,出自于《韩非子·难一》。 《自相矛盾》的原文 ...
全文
《矛与盾》和《自相矛盾》是同一个寓言故事吗?
1个回答2024-01-20 00:50
问:《矛与盾》和《自相矛盾》是同一个寓言故事吗? 答:是的
成语"自相矛盾"的文言文故事中..那个卖矛和盾的人是个怎么样多人?
1个回答2024-01-27 18:28
和现在社会中大多数人一样的人人人都为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