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汉乡类型的历史小说

北汉乡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1 12:03

1958年建北汉公社,1982年改北汉乡。1997年,面积51.2平方千米,人口2.6万,辖北汉、魏家庄、张老虎庄、后边庄、前边庄、南郎庄、小李庄、西马庄、刘家铺、后解经、前解经、大李庄、苏家庄、许家庄、毕家庄、约保、黄土圪 、及庄、赵范庄、后桐梨、中桐梨、前桐梨、西吴村、东吴村、吴家圪、赵家圪、老河头、南郭庄28个行政村。

电影阿罗汉中男主角的发型叫什么啊!最主要的是他的刘海儿是怎么修的啊?如何跟理发师说
1个回答2024-03-02 19:18
带上那男主角的海报 去好一点的发廊 给他们的设计师看 ! 估计不难!
历史上新乡市谁的故乡
1个回答2024-02-01 22:00
共工是炎帝的后代,是与黄帝同时期的一个强大的部族首领。这个部族就居住在今天新乡市的辉县。活动在包括新乡、获嘉、卫辉在内的豫北平原。共工是我国第一个治水的英雄,由于他只知防堵,不懂疏导,虽厉经艰苦卓绝的奋战,仍归于失败。但后人没有忘记他的历史功绩。共工仍被公认为中国最早的“水神”。“怒触不周山”的神话故事即出于共工
no9周勃
西汉丞相,封绛侯,原阳县原武镇二郎庙村(已湮)人。身为武将,周勃助刘邦打天下英勇无比,连攻下40余座城池。和陈平合谋,诛杀诸吕,立汉文帝,又亲挽皇帝玺,交于刘邦第四子刘恒(即汉文帝)

no8 周亚夫
周勃次子,西汉丞相,封条侯,原阳县原武镇二郎庙村(已湮)人。以“细柳屯军,治军严明”而闻名。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在1986年为周压夫故里题词“治军严明,一统大业”。现有周亚夫墓,在原武镇小村南,墓冢高大,翠柏成林,俗称“柏林冢”。周亚夫祠在今磁固堤村。

no7 陈平
陈平(?——公元前178年),西汉丞相,封曲逆侯,原阳县阳阿乡阿村人。陈平“六出奇计”,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又与周勃合谋“诛杀诸吕”延继刘氏诈基,是“汉初三杰”之一。今存陈平祠,为县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有大殿三间、拜殿三间及石碑多通。
no6 张苍
张苍(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52年),西汉丞相,封北平侯,原阳县富宁集乡张大夫寨村人。张苍校正《九章算术》,制定历法,也是我国历史上主张废除肉刑的一为古代科学家。现有张苍墓,位于原阳县城关镇东北2公里谷堆村,属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苍墓东西长40米,南北款30米,高1至2米,墓周槐林茂密,郁郁葱葱。存有墓碑一通。圆首镌有云龙图案,中刻“汉丞相北平侯张公讳苍之墓”,为清康熙年间立。另有“张苍纪念堂”大殿和“西汉丞相张苍故里”大型石碑。
no5 毛遂
毛遂,战国晚期人,故里在今原阳县师寨乡路庄村。公元前257年,因向赵国的平原君自荐说楚成功,遂声名大振。成语中“毛遂自荐”、“脱颖而出”的故事均出于此。
no4 姜太公
姜太公(?——公元前1021年),姓姜,名尚,字子牙,号飞熊,魏之汲邑姜塬(即今卫辉市太公泉)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和谋略家。因其先祖佐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从封而得姓,又称吕尚。根据文献记载,他的名字还有:太公望、周望、吕牙、吕望、师望、姜老等。
姜太公一生中影响最大的事件是成功地协助周武王指挥了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牧野之站,著有《六韬》等。姜太公是中国军事家的始祖。在民间,姜太公的神奇和威严成为驱邪扶正的象征,被尊为“神祖”。反建屋架梁,必用红纸写联:“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或“姜太公在此,白事大吉”,以示平安。
no3 韦思谦
韦思谦(?——公元689年),本名仁约,以字行,唐朝丞相,原阳县陡门乡韦城村人。今存韦思谦祠,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原阳县城北1公里有韦思谦墓。其有两个儿子韦承庆、惟嗣立皆为唐朝丞相。《旧唐书》载:“前后四职替代,又父子三人,皆至宰相,有唐以来,莫与为比。”
no2 百里嵩
百里嵩,字景山。东汉末年,他任徐州刺史时,注意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并施以轻徭薄赋,百姓得以修养生息,成为群众赞颂的清官。
百里嵩任职中,徐州一带曾遇到一次特大旱灾,禾苗枯焦,赤地千里。他体察民情,找水源,挖渠引水,跑遍所属各县。事有凑巧,不久普降喜雨,万民称赞这次喜雨为“刺史雨”,称白里嵩为“百里使君”。封丘县城东北2公里庙岗村南的“使君祠”为元代民间所建。
no 1 比干
我和我的家乡学校原型?
1个回答2024-02-16 05:34

那个镜头里的学校,其实是有原型的。这就是杭州市淳安县富文乡中心小学,现场看特别震撼

元曲《汉宫秋》写的是哪位历史人物背井离乡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7:24
元曲《汉宫秋》写的是王昭君背井离乡的故事。
新化乡的历史文化
1个回答2024-02-08 14:08

新化乡是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族地方。长期以来,各少数民族都保持着自己古朴的文化传统和习俗。苗族风情尤为浓郁别致,时逢农历二月初十、十五、七月十五、十八等传统节日,苗族同胞都要穿盛装戴饰器,赶往俗成地点,吹芦笙、奏箫筒、欢歌载舞,开展各类活动,以示庆贺。未婚青年举行对歌比赛,在欢歌笑语中结成对对良缘。

家乡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2-18 07:43
爱国教育基地“慈元行宫”,乃600多年的名胜古迹,先祖元初迁居来住,忠孝传家,奉母主慈元皇太后为神,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子孙后代的爱国思想。2006年集资百万重建行宫,金碧辉煌,与海滨的慈元塔相映成为该村的一大景点。 村情概况  塔头刘村是福建省泉州奇迹市东石镇一个革命老区行政村,位于东石镇东部海滨村落,距东石镇区9公里,南临围头湾,与塔头孙村毗连,南面对金门岛。东距金井镇10公里,北距石狮市20公里。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海滩养殖区2平方公里,截止2008年,13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3200人、806户人家。居港、澳、台的侨胞数千人。2007年被评为“敬老文明村”。 [编辑本段]地名含义   原塔头村分为二个村委会,因一色刘姓故称塔头刘村委会。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唐代富商林銮为船队航线临海造航标塔--“虎啸塔”,故名塔江,属泉州府南门外十一都。后改为塔头村。1961年以革命烈士刘延都之名命名为延都大队。1981年拆大队为塔头列大队。一色刘姓,塔江刘氏源自福建刘氏凤岗派,由福清因搞元避难而迁居塔江。开基祖宋行军令史刘拓公肇基塔江至2008年已有720年,忠孝传家,建慈元行宫弘扬爱国民族精神。具有革命传统,1938年就建立地下党支部,许多革命干部到该村当教师,宣传革命道理和开展革命斗争,出现革命烈士刘延都、刘国良、刘延来。也踊现许多革命干部。 [编辑本段]气候与物产经济   年平均气温18-21摄氏度,属南亚热带海洋气候。村中以养殖紫菜、海蚵、小杂海为主。年收入数百万,村中企业:伞业、“雨丝梦”(国家名牌)织造业、服装业、五金业,产品走向世界。经济蒸蒸日上,社会和谐,齐心奔小康。 [编辑本段]交通运输   该村地处沿海通道东石--金井的中心点。又有通石狮的北线公路,四通八达。厦门、泉州、石狮、安海、金井皆有班车,十分方便。 [编辑本段]名胜古迹   爱国教育基地“慈元行宫”,乃600多年的名胜古迹,先祖元初迁居来住,忠孝传家,奉母主慈元皇太后为神,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子孙后代的爱国思想。2006年集资百万重建行宫,金碧辉煌,与海滨的慈元塔相映成为该村的一大景点。 [编辑本段]基础设施   石砌海堤雄伟壮观,村中道路四通八达。村委会大楼设置菜市场,规范管理。二楼办公大厅,老人文体活动中心,三楼会议厅,老人演练厅。廷都小学,占地3000平方米,设备齐全,省级达标,13班学生,师生千余人。慈元广场的文艺戏台,水泥场1500平方米。早上有村民锻炼身体,学太极拳剑,是村内的活动中心。
成都是哪个历史名人的故乡?
1个回答2024-03-05 07:50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和清嘉庆十六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杜甫草堂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规模大、保存完好、知名度高且具有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年游客量达百万余人次。

山化乡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3-13 17:21

相传明清时期,蔺氏族人在山化乡邙山之上半耕半读,勤俭持家,培养出众多人才。其中,蔺完植、蔺挺达最为著名,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让偃师一带的百姓津津乐道。蔺完植,字无翳,号六一,父亲蔺芑曾以“孝义”闻名乡里。蔺完植从小刻苦攻读,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考中进士,历任南京都察院经历、户部郎中、湖广衡州知府等官职。
花甲之年,蔺完植因病告老还乡,居住在祖传土窑宅院里,每日布衣粗食。64岁那年去世,临终前留下遗言,要求子孙不许仗势欺人,非公事不得见郡守、县令,遇到官绅侵害百姓利益,要尽力抑强助弱。百姓感其恩德,称颂他为“廉介君子”。
蔺挺达是蔺完植的孙子,字金芝,明朝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考中举人,清朝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得中进士,历任刑科给事中、吏科右给事中、户科左给事中等职,官至吏科掌印都给事中。蔺挺达和他的祖父一样,也是一个清正廉洁、性格耿直的人,为百姓仗义执言,一生艰苦朴素,民间传说中称他为“老实官”。如今,在蔺窑村北的一块农田里,仍存留着一座圆形墓冢,墓冢前面,一通青石雕制的石碑高大异常,上刻“敕授文林郎吏科掌印都给事中蔺公之墓”,落款为“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这便是蔺挺达之墓。

新市乡的历史文化
1个回答2024-04-21 20:49

新市镇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历史上原济阳县“八大景观”之一的“苏武断粮桥”就坐落于距新市镇约4公里处的土马河故道上。新市镇人民素有革命传统,济阳县第一个党支部就建立于该镇的史家寺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新市镇人民前赴后继,为争取和平与自由的斗争一度传为佳话。2002年以来,以“计划生育711优质服务”为代表的计生经验在全市乃至全省推广,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计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