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弈文言文翻译(猴弈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2023-12-01 07:19

1个回答

猴弈文言文翻译
猴弈是北宋理学大家周敦颐所作寓言故事,以猴子棋艺高强却败在对果子的渴望上的故事,来说明虽然能力过硬,但在运用时要专心致志,切不可心不在焉、分心他用的.道理,比喻做事不能一心两用。下面就是我整理的猴弈文言文的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
原文
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下与人弈,遍国中莫之胜。国人奇之,献于朝。上诏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或言杨靖善弈,时杨靖以事系于狱,诏释出之。靖请以盘贮桃,置于猴前,猴心牵于桃,无心弈,遂败。
翻译
1.弈:下棋。
2.窥:偷看。
3.闻:听说。
4.往:前往。
5.巧:技巧。
6.遁:隐匿。
7.奇:对感到奇怪。
8.或:有人。
9.以:因。
10.系:拘囚。
11.出:使出来。
12.上:皇帝。
13.诏:皇帝下的文书。
14.贮:安置,放置。
15.观:观看。
16.西番:即西羌,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译文
在西蕃有两位神仙,在山中的树荫下下围棋,一只老猴子每天都在树上偷偷看他们运用棋子的方法,于是就获得了他们的运用棋子技巧。国里人听到这件事都前往观看,等他们到时神仙已经隐去了,老猴就下树和人下棋,全国上下没有人能赢它。国人感到这件事奇怪,把猴子献给朝廷。皇上召集善于下棋的人和它较量,全部不是老猴的对手。有人说有个叫杨靖的人擅长下棋,当时杨靖因为犯法被囚禁在监狱中,皇上下令释放他。杨靖请求用盘子来装满桃子,放在老猴的面前,老猴的心思被桃子牵绊,没有心思下棋,于是便被杨靖打败。
作者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先生,汉族,宋营道楼田堡人,北宋著名哲学家,北宋五子之一,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猴弈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上学期间,大家都背过文言文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为文言文的理解而发愁?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猴弈文言文原文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国人奇之,献于朝。上诏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或言杨靖善弈——时杨靖以事系于狱,诏释出之。靖请以盘贮桃,置于猴前,猴心牵于桃,无心弈,遂败。
【译文】
在西面的一个番国里有两位神仙,在山中的树荫下下棋,一只老猴子每天都在树上偷看他们运用棋子的技法,于是就学到了他们的技巧。人们听到这件事都前往观看,神仙已经飘隐离开了,老猴和人下棋,全国上下没有人能赢。人们感觉得这件事很奇怪,便把向朝廷上告。皇上召集善于下棋的人和它较量,全部不是的对手。有人说有个叫杨靖的人擅长下棋——当时杨靖因为犯法被关在监狱中,下令释放他。杨靖请求用盘子来装满桃子,放在老猴的面前,老猴的心思被桃子牵绊,没有心思下棋,于是便被打败。
【注释】
1.弈:下棋。
2.窥:偷看。
3.闻:听说。
4.往:前往。
5.巧:技巧。
6.遁:隐匿。
7.奇:对感到奇怪。
8.或:有人。
9.以:因。
10.系:拘囚。
11.出:使出来。
12.上:皇帝。
13.诏:皇帝下的文书。
14.贮:安置,放置。
15.观:观看。
16.西番:即西羌,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赏析】
进一步想也许猴子在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之后,也许可以把下棋的`心思和对桃子的心思分开来,下棋时候忘掉桃子,也许可以两者兼得了
可是猴子能够避免在下棋时对桃子的欲望的干扰吗?也许可以吧,猴子只要明白:桃子,是钻研棋艺的副产品,因为你有下棋的天赋和兴趣,才会给你赢得其它方面的需要
如果猴子对下棋有着极大的热情,能够抛开桃子的一切诱惑,那它也就得道成仙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猴子天生是爱吃桃子的
由此看来真兴趣是很重要的
但是什么又是真兴趣呢?也许兴趣的根源也是来自于形形色色的桃子,欲望的诱惑吧
猴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原文: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国人奇之,献于朝。上诏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或言杨靖善弈——时杨靖以事系于狱,诏释出之。靖请以盘贮桃,置于猴前,猴心牵于桃,无心弈,遂败。
译文:
在西面的一个番国里有两位神仙,在山中的树荫下下棋,一只老猴子每天都在树上偷看他们运用棋子的技法,于是就学到了他们的技巧。人们听到这件事都前往观看,神仙已经飘隐离开了,老猴和人下棋,全国上下没有人能赢的。人们感觉得这件事很奇怪,便把向朝廷上告。皇上召集善于下棋的人和它较量,全部不是的对手。有人说有个叫杨靖的人擅长下棋——当时杨靖因为犯法被关在监狱中,下令释放他。杨靖请求用盘子来装满桃子,放在老猴的面前,老猴的心思被桃子牵绊,没有心思下棋,于是便被打败。
启示应该有:要善于运用智谋人要一心一意
古文翻译器扫一扫
【原文】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高祖翔,为蜀新井令,因家焉,遂为阆州阆中人。
尧佐少好学,父授诸子经,其兄未卒业,尧佐窃听已成诵。初肄业锦屏山,后从种放于终南山。及贵,读书不辍。善古隶,为方文字,笔力端劲,老犹不衰。尤工诗,性简约,见动物必戒左右勿杀,器服坏,遂辄补之。曰:“无使不全见弃也”。论曰:尧佐相业虽不多见,世以宽厚长者称之。
【参考译文】陈尧佐字希元,他的先辈是河朔人。他的高祖叫陈翔,是蜀州新井县令,因而安家在那里,于是被称为阆州阆中人。
尧佐年少好学,父亲教儿子们诸子经,他的哥哥还没修毕学业,尧佐已暗中偷听会背诵了。
当初在锦屏山,后来跟随种放到终南山。
等到尧佐显达尊贵之时,读书仍然不停止。
尧佐擅长古隶,能用大笔写方文字,笔力端庄强劲,年代久远仍然不衰。尤其擅长写诗,性情节俭。看到动物必须告诫手下不要SHA;
使用的器物有了毁坏,于是就修补再用。尧佐说:“不要让物件没有达到完全使用的价值就被抛弃了。”
结论:尧佐一生巨大的功绩不多见,世人皆以宽厚的长者来称道他。
“卒业”zúyè
修毕学业。
“窃听”qiètīng
暗中偷听。《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然左右多窃听者,范雎恐,未敢言内,先言外事。」
“显贵”xiǎnguì
显达尊贵
“方文字”
谓一丈见方的大字。宋陈思《书小史》:“释敬脱善正书,能用大笔写方丈字,天然遒劲,不加修饰,当时谓之僧杰。”
“相业”xiāngyè
巨大的功绩

相关问答
猴弈 作文
1个回答2024-02-23 00:29
原文: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国人奇之,献于朝。上诏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或言杨靖善弈——时杨靖以事系于狱,...
全文
《猴弈》的解释
3个回答2023-11-28 16:15
原文: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国人奇之,献于朝。上诏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或言杨靖善弈——时杨靖以事系于狱,...
全文
文言文 猴弈 给我们的启示
1个回答2024-02-29 04:37
原文: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国人奇之,献于朝。上诏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或言杨靖善弈——时杨靖以事系于狱,...
全文
猴弈的一老猴于树上的上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12-02 10:15
上面,高处的意思 【原文】 西蕃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下树与人弈,遍国中莫之胜.国人奇之,献于朝.上诏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或言杨靖...
全文
《弈猴》这篇文言文的意思
1个回答2023-11-30 09:36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原文:   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下与人弈,遍国中莫之胜。国人奇之,献于朝。上诏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或言...
全文
猴弈文言文猴子失败的原因
1个回答2023-12-02 18:28
1. 古文猴弈,猴子失败的原因[ 用成语 ] 猴子失败的原因:心不在焉。 补充: 原句: 靖请以盘贮桃,置于猴前,猴心牵于桃,无心弈,遂败。 翻译: 杨靖...
全文
杨靖与猴弈的全文翻译
1个回答2023-11-29 05:53
猴弈 【原文】 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国人奇之,献于朝。上诏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或言杨靖善弈——时杨靖...
全文
杨靖与猴弈文言文道理
1个回答2023-11-28 19:21
1. 杨靖与猴弈的全文翻译 猴弈 【原文】 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国人奇之,献于朝。上...
全文
杨靖与猴弈文言文启示
1个回答2023-11-28 12:44
1. 文言文 猴弈 给我们的启示 原文: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 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国人奇之,献于朝。 上诏...
全文
弈秋古文的答案
1个回答2024-02-20 20:22
弈秋喜欢下棋,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专心一个不专心,这就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学习一定要专心致志,不然永远会落后于别人的。 【原文】 弈秋,通国②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③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