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方法论笔记(五)

2023-12-02 10:55

1个回答
认知退化与格物致知

刷卡,射箭,书法——知行合一之知

简单是长期努力工作的结果,而不是起点。

起点十分复杂,万事开头难,需要有多元化的认知模型、生态式的思维方式、大量的跨学科知识等等。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先把起点这个坎迈过去,打好基础,才能在机会来临时抓住它。起点复杂难在于我们的知识积累不足,看见一个新事物产生的复利作用很小(即对系统的升级),进步缓慢,但一旦我们开启了长期的践行死磕,那这个过程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但是这里也涉及到一个误区,我们不能一开始就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不要给一个孩子讲哲学,我们从寓言故事开始,一点点体会,保持合适的技能挑战比(这就是个抽象概念,我们都知道“道理”,但很难做到抽象化,做到的,主动总结、创造概念都是大师)。

任何一种学科的视野,在给予你认知方法的时候,都可能在囚禁你的思维。所以我们需要保持大的阅读跨度,但不做知识主义者。

查理·芒格跨学科的阅读只有一个目的:让自己的工具箱里有足够多的工具,同时,也要避免无限多,因为这是一个工具箱,而不是一个工具仓库。这刚好对应昨天的神经元网与陌生人密友的关系,要会交朋友,知道工具箱应该放什么。

这节课金句太多了:

——对结果的简单,我全力以赴;对过程的简单,我嗤之以鼻。(结果的简单不就是瞬间的知行合一吗,看似简单,实则早已在起点历经千辛万苦)

——想要结果的简单,就必须做到起点的复杂。

——你要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格物之陷阱

单环学习——锤子——单项训练——熟练的无能

格物——认知固化(减少能耗和焦虑,也受制束缚于框架)

格子占满——完整结论——认知灾难(“最聪明的人犯的最愚蠢的错误”)

思维定式(势)——习惯性思维——思维惰性,我们过度依赖于一种成熟框架的瞬时认知

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证据从来不缺乏,关键是你的认知框架能容纳吸引什么样的证据。

证据(输入)——认知框架(格子,云,工具)——观点(输出)

我们要学会用不同的框架和工具看问题,不然就会得出自以为完美的观点。更进一步来看,我们应该用心来看问题,这里的心是一层一层的知和框架叠加起来的终极处理器。

心学提倡知行合一,心外无物,心即理,只有明白了道理并与予执行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合完了,你就又可以开始新的一轮求知了,层层累积,再逐层筛滤,才能最终做到致良知。这样看,理学讲究观察,看透世间万物,心学则强调事上练,实践出真知。问题在于观察是无法真“知”的,阳明格竹就是一个例子。看一个家具怎么也看不出来材质,一摸就知道了,有些形态相像但手感不同。

知识——经验,没有经验相持,知识不过是背下来的信息而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经验——理论,经验流程化,流程工具化

经验可以提取出来,沉淀为知识

但是人们往往原意追求确定性,习惯把经验当真理,把流程当圣经。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同样要有一颗变革之心。(五商基础——变革)

概念——感觉,需同步。只知其一,都不是真知识。游手好闲的学习就如同去搜刮概念,表面全知,实则不解。必须用心去理解概念,感受概念,实践概念,沉淀概念,才能知行合一。

文字(抽象概念)——图片(直观感觉),在这个时代,我们尤其要锻炼我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是深度学习的必要前提。(有时候我会把过多精力放在视频,图解等上)

举个例子:大量购买电子书,看见感兴趣的立马买,试读以后觉得没意思立马换一本,这样下去就没有和概念建立深度联系,没有深度学习,就是游手好闲。控制转移的欲望,保持耐心,潜心发现,知识的游牧民族应该是一个中性词,游牧没有错,游牧的方式很重要。

相比当局者,旁观者拥有一种认知优势:价值中立。当而局者更倾向于“动机性推理”,维护自身的正确性和一贯性,陷入认知谬误。

当一个人的认知有其既定模式时,他的感知系统只接收和既定认知相符的信息,就会逐渐变成一个“无用又危险的蠢人”。

要有充满热情、开放接纳新事物的心,跳出框架看问题,平衡好价值中立(站着说话不腰疼)与价值不中立。

格物,格斗or归格

敌方的实力只有在最紧急、最危险的时候才能完全暴露出来,最好的侦察就是制造一个类似于真实开战的场景,这样才能捕获关键情报。这就是“火力侦察”。

真正有效的认知是在接触、冲突、博弈中突破我们既有的认识模式,一次又一次以尽可能小的代价、非致命的失败去不断纠正、优化我们的认知。
相关问答
认知语言学的几大理论
1个回答2024-01-24 16:41
认知语言学主要理论框架 认知,简单来说是知识的习得和使用,是一个内在的心理过程。而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科学和认知科学相互交叉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研究的是人类认知过程与语言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
全文
一个我认为很简单的道理,无论我怎么讲给爸听,他为什么就是不认定我这个理
1个回答2024-03-08 02:52
因为你和你爸不在一个年代 我感觉你父亲认定的不管对不对 肯定是有道理的 毕竟他比你大这么多
我想请问一下,认真看一本书然后做笔记和认真听一本书然后做笔记效果相差的大吗?
1个回答2024-02-22 13:48
你没有抓住线索 就像一条线 必须有线头 你抓不起线头 是很难把握线上串联的物体
有没有公认的文笔好的作者
1个回答2023-05-29 15:51
辰东,猫腻,今何在
认的笔画 小说
1个回答2024-02-24 08:35
认的笔画: 名称: 点、横折提、撇、捺 笔画数: 4
认为自己文笔好的请进来!
1个回答2022-12-04 06:12
把分提上去吧
什么是认识论?
1个回答2022-05-29 12:36
2. 又称知识论。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实在,强调认识是人对客观实在的反映,申明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关于认真做事的论据
1个回答2024-02-17 01:32
 我是肖,你看看这个事例行吗?鲁国有一个人自己很会打草鞋,妻子很会织白绸。两口子想搬到越国去。   有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必定会变穷。”   那鲁国人问:“为什么呢?”   这个人回答说:“做鞋...
全文
什么是认识论?
1个回答2024-03-07 16:43
认识论的内容包括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原理,现象与本质相互关系原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总是发展原理等等。 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前提出发...
全文
朋友圈 认小孩的 张结论是真的吗
1个回答2024-03-08 17:59
假的, 当然不是真的啦,这个还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