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善于织缟,而欲徙于越”出自于哪一则寓言

2023-12-04 09:37

1个回答

鲁人徙越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不应,携妻之越.居三月,悄怆而返。

译文:鲁国有个人善于编织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纺纱,他们想一起迁徙到越国。于是就有人告诫他:“你一定会受穷的。”鲁国人就问:“为什么?”那人说:“草鞋是用来穿的,但越国人却赤脚走路,纱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却披头散发不戴帽子。你们虽然有专长,但迁徙到没有用途的国度,想不受穷,这可能吗?”

鲁国人就反问他说:“你们的手艺固然不错,可是去到一个用不着这种手艺的国家,手艺一点儿也用不上,怎么不受穷呢?”那个鲁国人不理睬,带着妻子到越国去。在那儿住了三个月,忧郁悲伤地回来了。

故事解说

在人们的生产活动中,社会生产是受社会消费所制约的。某一特定社会具体的消费水准,要求与方式,决定着该地区生产的规模、品种与特点。因此,人们的主观意愿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在这则寓言中,鲁国那对善于编织草鞋和加工生绢的夫妇,要能在越国谋生,确实会感到束手无策,毫无办法。作者也正是借此教育人们,任何高明的技术,离开特定的环境,脱离社会的需要,就会失去存在的理由。这种思想也是韩非子务实观念的具体体现。

不过,从一种更为辩证与全面的角度来看,作者的这种观念也显得过于朴素与简单。人们的社会活动尽管要顺应社会的实际需要,但是,它又不仅仅是一个顺应的问题,有时更重要的倒可能是如何去提高它的问题。这是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相关问答
《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鲁人身善织屦(麻等组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1个回答2024-01-25 16:38
D 本题考查学生的明白得能力。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手工业的进展状况,①②③在材料中均有表现,“手工业者受到歧视”在材料中没有表现,故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
1个回答2023-12-09 09:50
鲁国有个人自己善于编织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纺纱,他们想一起迁徙到越国。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一定会受穷的。”鲁国人就问:“为什么?”他回答说:“草鞋是用来穿的,但越国人却赤脚走路的;帽子是用来戴的,但越...
全文
徙宅忘妻典故的寓意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8 02:09
徙宅忘妻典故的寓意是什么如下: 1、忠诚与事业之间的选择: 淮阴侯为了国家大业,把个人家庭置于次要位置,放弃了与妻子的相守,以国家利益为重。这反映出舍小家为大家、舍私人利益为公共利益的崇高精神。...
全文
鲁人欲徙越中的徙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02 13:11
《鲁人欲徙越》出自《韩非子·说林上》。作者韩非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鲁人欲徙越》为一则寓言,这则寓言以鲁人身怀绝技却要去无用武之地的越地的...
全文
鲁人欲徙于越的翻译
1个回答2024-03-15 03:18
鲁国有个人善于编织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纺纱,他们想一起迁徙到越国。于是就有人告诫他:“你一定会受穷的。”鲁国人就问:“为什么?”那人说:“草鞋是用来穿的,但越国人却赤脚走路;纱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却...
全文
渔夫织网这篇寓言?
1个回答2024-01-21 14:36
有一个渔夫贪图省事,织的网只有一张桌子那么大.他出海一天也没有捕到一条鱼,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邻居对他说:"你织的网实在太小了,哪能捕得到鱼,还是把网织得大一点再出海捕鱼吧."渔夫听了邻居的话,就认...
全文
渔夫织网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1 04:23
有一个渔夫贪图省事,织的网只有一张桌子那么大.他出海一天也没有捕到一条鱼,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邻居对他说:"你织的网实在太小了,哪能捕得到鱼,还是把网织得大一点再出海捕鱼吧."渔夫听了邻居的话,...
全文
而欲徙于越的意思
1个回答2023-08-20 06:30
而使之不清静,牵动一心,元炁所结成之心一;人心好静,心不宁兮神不灵,是识神著了外境而生之贪念。 二,来自无极中的真阳之灵,就不再平静了,人心好静。心,本来也是好静,都是因世欲之事干扰。此句言人的心神本...
全文
夫妻都姓王有什么好的寓意?
1个回答2024-02-12 17:32
有什么不好的,想结婚还用看姓什么吗。为什么会有姓名的顾及的,只要没血缘关系就可以吖 当然,如果你想培育一个良好基因的后代,那就要好好考虑了,呵呵 只要不是近亲,也就是说不是婚姻法禁止结婚的情形,就可...
全文
枭将东徙的寓意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1 08:38
在一个环境中若得不到认可,就应该反思自己的问题或缺点,而不是逃避,只有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进才能得到大家的欢迎.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