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之瓠庄子与客的不同点

2023-12-08 08:59

2个回答
庄子:大葫芦可以剖开做船,或结绳系于腰,帮人渡海。
客:大葫芦大而无用,只能摔破。
《五石之瓠》是《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则寓言故事,庄子和客在对待大葫芦的问题上,表现出以下不同点:
1. 态度和观点:庄子认为大葫芦可以剖开做船,或结绳系于腰,帮人渡海。这意味着他看待问题的角度是积极的,看到的是事物的潜在价值和功能。然而,客持有的观点则是大葫芦大而无用,只能摔破,这反映出客在看待问题时抱有消极的态度和狭隘的视角。
2. 价值和目标:庄子强调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看到的是大葫芦的实用性,并提出了创新的使用方式。而客则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价值,即“无用”的一面,没有意识到大葫芦的潜在价值。
总的来说,庄子和客在对待大葫芦的问题上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观点,庄子注重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具有积极和创新的态度,而客则持有消极和狭隘的视角。
相关问答
庄子的《五石之瓠》是一篇寓言吗
1个回答2024-01-18 13:48
《五石之瓠》翻译如下: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到成熟,结成的葫芦很大,有五石的容积。用来盛水和饮料,它的坚硬程度却禁不起举。剖开来作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不是...
全文
五石之瓠的现实意义
1个回答2024-03-13 04:25
《五石之瓠》的现实意义:万物皆有所用,同样一件东西,由于人们的眼光和见识不同,它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对待事物,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完美地利用它。出自《庄子·内篇·逍遥游》...
全文
五石之瓠两个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4 06:23
五石之瓠由两个故事组成:一个是惠子讲的大葫芦的故事,一个是庄子讲的"不龟手之药"的故事。 大葫芦的故事为:大葫芦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但是用它来盛水,却装不了水;用它做瓢,又无处可容,最后惠子认为...
全文
五石之瓠有用和无用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2-15 13:58
庄子在《逍遥游》中与惠施谈到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 惠施着眼于物的“有用之用”,即物的实用价值,就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认为的“美在效用”,一个物必须对人有用,满足人们的某种功用,才能有其实际...
全文
五石之瓠的翻译(五石之瓠
1个回答2023-12-02 12:16
1、原文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翻译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1五石之瓠原文惠...
全文
《五石之瓠》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03 14:15
《五石之瓠》词类活用: 1、我树之成而实五石。树,名作动,种植。实,使动,使……实。 2、其坚不能自举也。坚,形作名,硬度。 3、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大,形作名,大的东西。 4、吴王使之将。将,名作动,...
全文
五石之瓠朗读?
1个回答2024-02-17 13:43
五石之瓠,读音wǔ dàn zhī hù。指可容五石的大葫芦。
五石之瓠重点句式
1个回答2024-02-20 08:42
五石之瓠重点句式如下: 词类活用。 1、我树之成而实五石。树,名作动,种植;实,使动,....实。 2、其坚不能自举也。坚,形作名,硬度。 3、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大,形作名,大的东西。 ...
全文
五石之瓠原文及翻译知识点
1个回答2024-02-23 13:47
五石之瓠原文及翻译知识点如下: 原文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
全文
五石之瓠断句
1个回答2024-02-23 13:47
五石之瓠断句如下: 五石之瓠出自《庄子·内篇·逍遥游》 原文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