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

2023-12-11 00:02

1个回答

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出自《论语·述而》一章。当时,孔子的弟子子路问他关于做官的事情,孔子回答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以德行为准则,就像北极星一样,在自己的位置上引导众多的星星。

随后,孔子继续谈论了自己的修行之道,说自己三个月不吃猪肉,五个月不吃牛肉,一年不吃羊肉。子路问他:“孔文子,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月不为礼,怨怨何以支乎?”意思是说,即使是为了尊重逝去的亲人,在丧期已经过去了三年,君子也应该保持对礼节的遵守。而孔子却连三个月都不吃肉,这样不是很苦吗?

孔子回答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意思是说,他追求的是精神上的纯洁和身体上的健康,而不是肉食的满足。他相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践道德和治理国家的理念。这个典故也体现了孔子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孔子三月不知肉味是一个比喻,意思是孔子为了修身养性而放弃了对美食的追求。这个典故传达了孔子的修身之道,他认为一个人只有追求精神上的纯洁和身体上的健康,才能更好地实践道德和治理国家的理念。孔子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认为一个人的修养和行为对整个社会都有影响。因此,他在生活中始终坚持不放纵自己的欲望,而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身体上的健康。

相关问答
孔子“三月不知肉味”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4-07 21:57
【解释】: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让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是那首歌? 为什么三月不知肉味.
1个回答2022-11-17 05:25
“三月不知肉味”出自先秦诸子散文之一的《论“三月不知肉味”出自先秦诸子散文之一的《论语•述而》. 《论语•述而》记载:“子(注:孔子)在齐闻《韶》(注:一种高雅的乐舞),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
全文
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这是为什么?
2个回答2023-01-11 14:56
孔子认为,《武》乐,差了点意思,只达到了形式美的水准,但没有达到内容完好的程度,但是《韶乐》不一样,尽善尽美,两者都达到了,这才有了“三月不知肉滋味”的比喻。
孔子因为什么而三月不知肉滋味
2个回答2022-11-19 23:16
“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孔子用来形容音乐的独特魅力。“三月不知肉味”,指的是在三个月内,吃肉都不知味道。该词出自《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朱熹集注:“盖...
全文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3个回答2023-01-19 02:26
“三月不知肉味”这个成语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意思是:孔子在齐国听到了(演奏)《韶》乐,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来肉的滋味儿。说:“真想不到(...
全文
三月不知肉味是孔子用来形容什么的
1个回答2022-11-22 15:35
三月不知肉味是形容孔子听到韶乐后的感觉。 三月不知肉味是指在三个月内,吃肉都不知味道。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现亦用以形容清贫,谓三个月没有吃过肉。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味用来形容什么
2个回答2023-04-17 12:31
三月不知肉味是指在三个月内,吃肉都不知味道。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现亦用以形容清贫,谓三个月没有吃过肉。
让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是那首歌?
2个回答2022-07-14 17:35
“三月不知肉味”出自先秦诸子散文之一的《论“三月不知肉味”出自先秦诸子散文之一的《论语•述而》。 《论语•述而》记载:“子(注:孔子)在齐闻《韶》(注:一种高雅的乐舞),三...
全文
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0-06 06:35
韶乐实在是太美妙了,以至于使人听了以后,完全沉醉于其中,吃肉都感觉不到是什么味道了。比“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更甚!
三月不知肉味原为孔子用来形容什么的
2个回答2022-11-29 03:03
“三月不知肉味”是孔子用来形容齐国音乐“韶乐”美妙动听的,连吃饭时都在想着以至于尝不出肉的味道。后世也用“三月不知肉味”来形容做事专注认真,白话中也用来表述家境清贫。 《论语》中的部分经典名句: ...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