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因为什么而三月不知肉滋味

2022-11-19 23:16

2个回答
据论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三月不知肉味,这是因为对韶乐情有独钟,终日弹琴演唱,常常忘形的手舞足蹈,一连三个月,吃饭时也在揣摩韶乐的音韵,以至于连他一贯喜欢的红烧肉的味道也品尝不出来了。
“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孔子用来形容音乐的独特魅力。“三月不知肉味”,指的是在三个月内,吃肉都不知味道。该词出自《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朱熹集注:“盖心一于是,而不及乎他也。”

 三月不知肉味原为孔子用来形容什么的独特魅力

  “三月不知肉味”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现亦用以形容清贫,谓三个月没有吃过肉。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赏析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

  对于音乐,孔子钻心到如此地步,不仅熟习乐曲,熟练掌握弹奏的技法,而且能够从中领会乐曲的意蕴志向,甚至体会到了乐曲作者之为人。对于至美的音乐,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绝不是夸张之辞。后人常用“尽善尽美”和“三月不知肉味”来评论孔子向苌弘请教和痴迷于韶乐的这段佳话。
相关问答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3个回答2023-01-19 02:26
“三月不知肉味”这个成语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意思是:孔子在齐国听到了(演奏)《韶》乐,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来肉的滋味儿。说:“真想不到(...
全文
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这是为什么?
2个回答2023-01-11 14:56
孔子认为,《武》乐,差了点意思,只达到了形式美的水准,但没有达到内容完好的程度,但是《韶乐》不一样,尽善尽美,两者都达到了,这才有了“三月不知肉滋味”的比喻。
“有滋有味”和“有血有肉”的区别
2个回答2022-12-13 15:14
有滋有味,指的是情感和生活两方面的,比较充实又不失乐趣,比较快乐。充实。 有血有肉,个人指的是个人的思想,情感色彩比较强烈,有男人的阳刚之气,有傲骨的精神
水花的滋味。橘子的滋味。童年的滋味。
1个回答2024-03-16 16:59
橘子的味道酸酸的甜甜的 但水花的滋味我们不是很熟悉呢 能具体说说吗
滋滋有味是成语吗?
1个回答2024-02-25 11:03
不是。 津津有味
离别的滋味作文怎么写离别的滋味作文怎么写
1个回答2022-12-28 00:36
需要我帮你写吗?
爱情的滋味 40女人眼中的滋味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7 07:23
你很重感情,但是不太懂技巧,所以感情无法恰当表达,只能默默相思. 现在我要说,首先,你要坚定自己的感情!!错过了就再没有了!你只有这次机会,绝对不能放弃,就算被拒绝,你一生回忆起来,至少你勇敢地告...
全文
品味生活的滋味的名人?
1个回答2024-03-10 13:03
海子,朱自清(荷塘月色)
用哪个成语来形容回味有滋有味的东西
1个回答2024-01-23 21:45
余味无穷 津津有味 兴致盎然
品味人生滋味
1个回答2024-01-24 09:40
如茶又如咖啡 人生滋味只能自己慢慢体会,每个人的感受是全然不同的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