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烛之明的原文/翻译/赏析

2023-12-13 16:16

1个回答
一、译文:晋平公询问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再学习,恐怕为时已晚了!”
师旷说:“您为什么不点燃火把来照明呢?”
晋平公说:“哪里有作人臣子,却敢戏弄自己的国君的人呢?”
师旷说:“我盲臣哪敢戏弄国君您啊!臣下听说:少年时爱好学习,就像在早晨温和的太阳下学习;壮年时爱好学习,就像在正午的烈日阳光下学习;老年时爱好学习,就像将蜡烛点燃,散发光亮来学习。在点燃蜡烛的亮光下(行走)和在黑暗愚昧中行走(哪一个会更好呢)?”
晋平公说:“好极了!”
二、原文:汉·刘向《说苑》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扩展资料
一、《炳烛之明》注解
1、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
2、暮:晚、
3、炳烛:点燃火把照明;炳,点,点燃、烛:火把、火炬、形声、从火,蜀声、本义:古代照明用的火把、火炬、蜡烛出现较晚、商周时代的烛,是以苇麻做芯,外用布包裹的火把、火炬、东汉·许慎《说文》:未燃的火把通称为燋,用于把持的火为烛,置于地上的为燎、
4、而:表转折、
5、安有:哪有、
6、为人臣:做臣子的;戏:戏弄、
7、盲臣:师旷是盲人,故自称是“盲臣”、
8、好:喜欢,喜好、
9、阳:光亮、
10、壮:壮年,古时称三十岁为壮年、
11、孰与:XX和XX相比较而言更XXX,固定形式、可以解释为:与……比哪个(谁)更……。
12、昧:黑,暗、引申意为“愚昧”、
二、炳烛之明 [ bǐng zhú zhī míng ]
解释:形容人到老年,好学不倦。
出自:汉·刘向《说苑 师旷劝学》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译文:师旷说:“我盲臣哪敢戏弄国君您啊!臣下听说:少年时爱好学习,就像在早晨温和的太阳下学习;壮年时爱好学习,就像在正午的烈日阳光下学习;老年时爱好学习,就像将蜡烛点燃,散发光亮来学习。在点燃蜡烛的亮光下(行走)和在黑暗愚昧中行走(哪一个会更好呢)?”
相关问答
烛光里的妈妈歌词赏析
1个回答2024-01-25 22:50
烛光里的妈妈的歌词 妈妈 我想对您说 话到嘴边又咽下 妈妈 我想对您笑 眼里却点点泪花 噢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 噢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 噢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
全文
红烛的赏析
1个回答2024-03-10 09:34
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诗的开始就突出红烛的意象,红红的,如同赤...
全文
赏析《红烛》
1个回答2024-03-28 14:37
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诗的开始就突出红烛的意象,红红的,如同...
全文
炳烛而学翻译
1个回答2024-02-17 01:01
晋平公问晋国的乐师说:“我年近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乐师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习?” 平公说:“你这个做臣子的怎么能戏弄你的君王呢?” 乐师说:“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过:年少时喜...
全文
炳烛之明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0 11:52
【释义】 形容人到老年,好学不倦。 【出处】 汉·刘向《说苑》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
全文
炳烛而学翻译
1个回答2024-02-26 21:18
晋平公问晋国的乐师说:“我年近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乐师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习?” 平公说:“你这个做臣子的怎么能戏弄你的君王呢?” 乐师说:“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过:年少时喜欢...
全文
炳烛而学
1个回答2024-02-22 06:07
古语有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故炳烛而学即指伴灯而学(指学习勤奋)也可指老了还不忘学习(指热爱学习)。
炳烛之明是何意?出自于哪?
1个回答2024-03-02 23:40
【释义】比喻少年不努力,老游渣大徒伤悲的情况。 【出卜春处】此典出自《说苑·建本》:“少而好型磨耐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晋平公问师旷说:...
全文
炳烛而学的所有 之 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3-08 05:37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代词,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少而好...
全文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出自哪里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05 12:36
少年好学如同初升太阳那么鲜亮;壮年好学如同中午的阳光光芒四射;老年好学如同燃烛照明。意指人的一生都要勤奋治学。 原典: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拍神公...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