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儒家、法家 、道家思想解释退避三舍的故事?

2023-12-14 18:50

用儒家、法家 、道家思想解释退避三舍的故事?
1个回答
儒家就是“德”与“信”,当年晋文公受了楚成王的恩惠,曾承诺,如果晋楚交战,晋国将撤军三舍(九十里)以示不愿与楚国为敌。后来晋楚果然交战,文公遵守当年的承诺,退避三舍,以示不愿和楚国交战,这是诸德中的“信”。后来楚国咄咄逼人,晋国因为道德高尚,自然晋国大败楚军。
法家也是“信”,但说法有些不一样。法家讲究“赏莫如信而厚,使民利之。罚莫如严而必,使民惧之。”这样的“言出必行”。即然当年文公许诺过,那就一定要退避三舍。对敌尚且如此的“诚信”,何况对自己人呢。正是这样的言出如山,赏罚分明,才让晋军大败楚军。
道家就是“虚”,就是所谓的“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在寸土必争的战争中,晋军主动退让了三舍,而楚军一再进逼,自然是“虚”的晋军大败“满”的楚军。
其实,真实的情况是,晋军为了抢先,一路进军,结果与后面的辎重脱节。晋军不敢再进,又不敢贸然后退,怕引来楚军趁势追击。这时,文公想起了当年的约定,于是主动提出要守约退军,成王见文公如此守诺,怕坏了自己的名声也不敢追击。结果晋军前后军汇合,重整部队,大败楚军
相关问答
退避三舍(文言文)及简单的解释!急用!谢谢了!简单的解释!~~~~~文言文啊!解...
1个回答2024-03-17 02:58
原文: 及楚,楚之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 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 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
全文
退避三舍(文言文)及简单的解释!
1个回答2024-03-11 10:25
原文: 及楚,楚之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 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 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
全文
退避三舍是什么意思 退避三舍的解释和意思
1个回答2023-12-16 08:58
退避三舍原意指为了回避与对方的冲突,主动退让九十里;常用于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
全文
退避三舍是什么意思解释
1个回答2023-12-14 23:16
退避三舍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主动退让,不与之争。详细内容如下: 1、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曾因政治原因流亡在外,期间受到楚成王的款待。在一次宴会上,楚成王问重耳:如果以后你回到晋国,如何报答我?重耳...
全文
退避三舍 翻译+注释+文言知识 那位当老师的帮我!
1个回答2024-03-28 13:22
译文: 到了楚国,楚王设宴招待重耳。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回答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
全文
退避三舍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0:37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
全文
退避三舍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1-24 21:53
退避三舍 典 故 春睁和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
全文
退避三舍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2 01:19
1 退避三舍的...
全文
退避三舍的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2-16 09:21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è] 基本释义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贬义 出 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战国时晋国国君重耳...
全文
退避三舍原文?
1个回答2024-02-16 06:08
子玉①怒,从②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③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④辟⑤之,所以报也。背惠食言,以亢其仇,我曲楚直,其众素饱,...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