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字的典故

2023-12-17 08:07

1个回答

鞠“育”当知父母恩

“育”字源流

“育”字是会意字,本义是妇女生孩子。

从甲骨文的字形上看,上面是一个头戴装饰物的女人,代表母亲;下面是一个头面朝下的小孩,旁边还有一些水滴,表示母亲对孩子照料得细致入微。

在甲骨卜辞中,“育”还和“后”的意思相通.都代表养育后代。古书中,“育”和“毓”是同一个字。后来,“毓”字专用于称呼人名。

“育”现在还有教导和训练之义,如教育。

引以为流觞“曲”水

“曲”字源流

“曲”是个会意字,本义是弯曲。甲骨文和金文的“曲”,字形也都像是一个曲尺的形状。

《说文》认为“曲”就是器物被重物压弯后的样子。《苟于》中“木直中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意思就是木材本来是笔直的,用火炙烤以后,就能做成车轮,弯度也符合圆规的要求了。

“曲”还引中为邪僻、不正派,如曲心矫肚,意思是心地险恶,一肚子的虚情假意。

另外,“曲”还指音乐,如曲终人散。

庭院深深深几“许”

“许”字源流

“许”是个形声字,本义是允许。金文的“许”,左边是“午”,表示声旁。右边是“言”,表示形旁,代表与说话有关。小篆的“许”,字形中的“午”和“言”互换了位置。楷书的“许”,字形和小篆相近。

“许”后来引申为期望。

现在,表示或者、可能,有“也许、或许”,承认其优点,称“赞许”,女方接受男方求亲,称“许配、以身相许”。

大厦非一木可“支”

“支”字源流

“支”的本义是去除枝叶的竹子,是一个会意字。上古字形中的“支”字,上下两部分就像一根带有两片叶子的竹,下面还有根须的形状,夹在中间的,就像是人的`右手握在竹枝的中央,从而形象地刻画出用人手去采摘竹枝的情形。

在古文中,“支”也常代指枝条,和“枝”相通。后来还引申为支流、支脉之义。它现在也常用作动词,如支出、支援、支撑等。

长烟落日孤城“闭”

“闭”字源流

“闭”是会意字,本义是关门。甲骨文的“闭”,字形上方是一个“门”的形状.下方是一个“十”字形,表示闭合的门闩,即把门闭合起来,并将门闩系上。

小篆的字形,在“门”里面又加上了一个门闩,更形象地显现出这是一扇紧闭的门。

字形讹变后,“门”字内部变成了一个“才”字.形成了楷书中的写法。

身处当代社会,闭关锁国再也不适合,也不可能了。只有打开大门互相沟通,才能不断前进。

“直”挂云帆济沧海

“直”字源流

“直”字是会意字,本义为不弯曲。从甲骨文的字形上看,像是一个眼睛的上方,画了一条笔直的线条,代表从眼睛发出的视线是笔直的。

金文的字形,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在左边加了一条折线。

另外古人还常常用“直”代替“值”,表示事物的价值。

“直”字现在常用干表示一个人个性爽快、坦率,如“他说话比较直,有什么说什么,从不拐弯抹角”。

相关问答
大汉天子的汉是指汉族吗
1个回答2022-11-24 10:23
指的是历史上的汉朝。
东汉汉书的内容反应东汉什么?_?
1个回答2024-03-05 13:50
《汉书》又名《前汉书》记述了自汉 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 年)间共229年的历史。全文共120卷,80万字,计12纪、8表10志、70列传。
西汉,东汉重要人物
1个回答2024-01-30 22:55
西汉:萧何、曹参、刘邦、韩信、周勃、灌婴、刘秀、马援、陈平、张良。东汉:三曹 建安八子
东汉过后是西汉还是三国?
1个回答2023-07-14 06:50
三国哦西汉过后是东汉
汉字笑话一则 汉字中音同义不同的词语有很多,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12 17:29
耳朵在此 一个县官刚刚上任,让手下去买竹竿,手下把“竹竿”听成了“猪肝”,于是就去了肉铺,对老板说:“新上任的县官大人要买猪肝,你知道怎么做吧?”老板连忙讨好手下,不仅没收钱,还送了一对猪耳朵。手...
全文
汉字有哪些汉字
1个回答2024-02-24 15:57
han字有汉、寒、函、涵、瀚、含、韩、喊、汗、罕等字。 详细解析: 1、汉。拼音:hàn。 释义:汉水、银河、汉族的简称、汉族人、男子的俗称、国名。 组词:汉族、汉字、银汉、云汉、硬汉...
全文
武汉话都是怎么发音的,我想学武汉话
1个回答2024-02-04 02:31
比较简单的武汉话发音规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条: 所有字全部都读平舌音; 普通话的一二三四声对应的武汉话发音为一三四二声,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武汉话里面的很多词汇是独有的,并不是单纯平舌翘舌的区别...
全文
西汉到东汉是怎么回事?中间发生了什么事?
1个回答2022-09-22 12:58
莽新政权建立
<<后汉书>>与<<汉书>>的区别是什么啊?
1个回答2022-09-11 06:13
后汉书要薄一点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