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官”这个词是怎么由来的,什么人才能自称是父母官?

2023-12-17 08:21

4个回答
宋初王禹偁《谪居感事》诗:“万家呼父母。”其自注:“民间呼令为父母官”。这便是将地方官比作父母官的最早出处。

“父母官”一词来源于《礼记·大学》:“《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孟子·梁惠王上》:“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之父母也?”在这些先秦文献中“父母”是指百姓的统治者,甚至是国君。汉代曾出现了的两个非常有政绩的地方官:西汉的召信臣、东汉的杜诗。据《后汉书》载杜诗为南阳太守,深受百姓爱戴,百姓将之与前代的召信臣相比,于是就有了“前有召父,后有杜母”之说,这时“父母”一词已经有了地方官的含义。宋初王禹偁《谪居感事》诗:“万家呼父母。”其自注:“民间呼令为父母官”。这便是将地方官比作父母官的最早出处。

在封建社会,父母是子女的主宰,同时父母又最疼爱自己的子女,所以父母官就兼具了领导与爱护的两种特点,一个好的地方官应该像爱护子女一样爱护百姓,这就是“爱民如子”,当百姓的权力受到伤害时,官员理应加以维护,这就是“为民做主”。因此所谓的“父母官”其实是百姓的一种赞誉。同时这样的父母官通常都是一些比较基层的官员,主要是州、县等地方长官,因为他们直接与地方百姓接触,同时又拥有生杀予夺的决定权。

除了上面的含义,在汉语的运用中“父母官”其实还有另一种用法,那就是指家乡的地方官。古人为官起先是通过孝廉贤良方正等名目的举荐,后来主要通过科举考试,一旦成为朝廷的命官,出于避嫌的原因,常常是异地为官,这样就离开了家乡父老。而那些朝中的大官,除了本身祖籍就在京城的,大多数人父母都在地方,所以这些人对那些家乡的官也称之为 “父母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家乡父母官”。当然,这样的父母官也是地方官员,但范围稍大,不仅限于地方行政首长。

“父母官”的两种含义其适用的对象虽然接近——都是地方官,但用法却是有讲究的。前者是百姓对长官的称谓,是对长官的一种敬畏和赞誉,而后者其实是朝中高官对比自己地位低得多的地方官的一种尊称,也是一种自谦的表示,说家乡的小官为 “父母官”一来显示自己没有架子,尊重对方,二来县官不如现管,也是希望对方对自己的父母有所照应。

“父母官”的这两种含义决定了它使用上的特殊性,比如:前一种含义的“父母官”应该是他称,而不应该是自称。目前有些文学作品或影视剧中常出现:“我作为家乡的父母官……”云云,其实都是不恰当的用法。而作为后一种含义使用时需更加小心,因为这是高官对比自己官阶小的地方官的称谓,普通人是不能随意使用的,比如在外地工作的普通工作人员见到家乡的领导来了,如果也称对方是自己的“家乡父母官”,那他的口气也太大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每当地方官踏踏实实为人民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时,老百姓就会亲切的称他们为“父母官”。所谓“父母官”,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就是说地方官爱民如子,对待普通百姓像对待自己子女一样爱护,所以才会得到百姓的爱戴。而事实上,“父母官”并不像字面上理解的那么简单,它最早指的是汉朝的两位官员。



在西汉汉元帝时期,南阳郡出了一位清廉如水的太守。此人名为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人。在其担任南阳太守期间,经常下乡考察,劝课农桑,不是出现在田间地头,就是住在乡野亭舍之中,很少见他有赋闲在家的时候。通过实地考察,召信臣主持开通沟渠,修建水闸堤堰数十处,当地灌溉面积年年增加,粮食产量也成倍增长。老百姓得了实惠,整个社会风气也呈现出一片祥和。



在帮百姓将“钱袋子”鼓起来后,召信臣又开始进行道德教化。他先是制定了用水规则,防止百姓因争抢水源而打得头破血流。然后又禁止百姓在婚丧嫁娶的过程中铺张浪费,最后对于游手好闲和小偷小摸之人进行训斥和治罪,在他的治理之下,南阳郡几乎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地步。很多外郡百姓听说召信臣的事迹后,纷纷前往投奔,南阳郡因此户口倍增,郡县也富裕起来。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召父”,皇帝听说他的事迹后,也赏赐了他黄金四十斤。而召信臣后来调任河南太守后,政绩也屡次在全国排第一。

无独有偶,在东汉时期,南阳郡百姓又遇到了一位爱民如子的好太守,此人即东汉水利学家、发明家杜诗。杜诗在光武帝初年曾担任侍御史,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在洛阳为非作歹。杜诗劝告了几次,萧广不听,于是杜诗按法令诛杀了萧广。事后,他向上做了汇报,还得到了上级的表扬。



在担任南阳太守期间,杜诗以诛暴立威,又善于谋略,不浪费民力,再加上政治清明,所以很受当地百姓爱护。除此之外,他还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发明了“水排”,用来铸造农器。二是兴修水利,广拓土田,让百姓日子富足起来。因此人们将他比作西汉的召信臣,南阳百姓谓之:“前有召父,后有杜母。”此后,人们就将爱民如子

是由于东汉和西汉时有两个太守爱民如子,被百姓称为“召父”和“杜母”,自此“父母官”便流传古今。只有爱民如子的人才能被称为“父母官”。
民间百姓称地方官员为父母官,比喻的是地方官员像父母一样爱护自己的人民,为人民着想,治理地方有方,深受百姓爱戴。
相关问答
“父母官”的说法从哪来?父母官的来历
1个回答2023-12-14 17:40
导读: “父母官”一词来源于《礼记·大学》:“《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孟子·梁惠王上》:“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之...
全文
用英语向父母介绍自己的身高,体型,五官及头发
1个回答2024-01-05 06:18
我父母又不是你父母
从小被遗弃的孩子最后父母找回来的官场小说
1个回答2024-01-27 12:12
官途(男主角名字叫刘飞,从小与保姆生活,父亲是官场大家在外做官,母亲被迫出国,第一章是刘飞大学毕业后父亲家族告诉他必须当官,他去应聘的事情,)
岳母是医生岳父是大不大不小的官
2个回答2023-03-24 02:05
不错的小伙子!
父母爱情中哪个孩子的官最大
1个回答2024-01-14 07:32
《父母爱情》中老大江卫国的官最大。 江卫国在少年的时候就选择去当兵,后来靠着自己的努力,在部队中的官职一升再升,最后成为了旅长。老二江卫东是部长,江亚菲是团长,至于江卫民与江亚宁并不是军人。人,所...
全文
儿子被抓,父父母能替他打离婚官司吗?
4个回答2023-01-23 18:26
儿子被抓,父母是不能替他打离婚官司的,因为离婚必须是夫妻本人签字才可以办理离婚手续,因此父母是替代不了的,没有本人是不行的。
母上大人,那么父亲应该被称为什么
1个回答2023-01-13 21:17
父皇!比较大气!
父母是不理解孩子,还是孩子不理解父母?说出自己最想对父母说的话
1个回答2024-01-29 20:45
不明事理时觉得是父母不理解孩子,对父母的一些做法或说法就反感,但自己长大了,独立了(不一定非得结婚、生子),就会觉得是自己愧对父母,很后悔以前的所做所为。我最想对我妈说一声“对不起”,然后好好弥补自己...
全文
父母呼 父母命 父母教 父母责
1个回答2024-05-12 12:42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应顺承
有人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世上有多少好父亲值得我们去称赞呀!
1个回答2024-01-29 14:03
安徒生的父亲:穷鞋匠培养出大作家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出生在富恩岛上一个叫奥塞登的小城镇上,那里有不少贵族和地主,而安徒生的父亲只是个穷鞋匠,母亲是个洗衣妇。贵族地主们怕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从不让自己的孩子...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