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盗跖中尾生的故事是否赞成尾生的行为为什么

2023-12-18 02:15

2个回答
庄子盗跖中尾生的故事是不赞成的,尾生的行为太过偏执,焦虑。而大部分人认为尾生之死是对爱情的忠贞,但我个人认为尾生太过愚蠢,死的不值得,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尾生不死,那么终归会有一个幸福的结局而不是悲剧收场。
庄子盗跖中尾声的故事是采取的不赞成的尾声行为,因为对于这个行为的话,他终究是违反庄子所主持的一些人毅力的自信的一些。概念,同时对这些概念也是一种信仰和传承,所以是不赞同的。
相关问答
庄子·杂篇·盗跖的作品简介
1个回答2024-01-20 19:47
庄子的散文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文学史上一位不朽的散文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
全文
庄子盗跖,你对这个故事如何评述
1个回答2024-02-21 16:02
本篇写了三个寓言故事,自然地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至“几不免虎口哉”,写盗跖与孔子的对话,孔子规劝盗跖,反被盗跖严加指斥,称为“巧伪”之人。盗跖用大量古往今来的事例,证明儒家圣君、贤士、忠臣的观...
全文
赞美青海的结尾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23 13:27
青海,你是我唯一向往的地方;青海,你美丽纯洁;青海,我的梦会带着你进入我的生活!哦,青海!
盗跖指的是什么人呢?
1个回答2024-03-17 06:04
盗跖指的是大盗柳下跖。 盗跖[zhí](生卒年不详),春秋末鲁国人,姬姓,展氏,名跖,又作蹠、雄,又名柳下跖、柳展雄,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盗跖”和“桀跖”,中国民间传说中春秋时期率领盗匪数千人的...
全文
盗跖是什么人
1个回答2024-02-01 22:52
“盗跖”(生卒年不详),春秋末鲁国人,姬姓,展氏,名跖,又作蹠、雄,又名柳下跖、柳展雄,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盗跖”和“桀跖”,中国民间传说中春秋时期率领盗匪数千人的大盗。当时鲁国贤臣柳下惠(柳下...
全文
盗跖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12 17:23
盗跖颜渊:两个人一个恶却得到善终,善却早亡。在世俗的眼光里比喻上天没眼,善恶的命运不者中公平。 盗跖成天杀无辜的人,烤人的心肝当肉吃,凶残放纵,聚集党徒几千人在天下横行,竟然长寿而终。盗跖是春秋战国时...
全文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在,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尾生为守
1个回答2022-09-16 19:44
宋·陆游 沈园二首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庄子·杂篇·盗跖的介绍
1个回答2022-12-22 18:33
《史记》用精练的几行字介绍了庄子,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攻击孔子的学说,从而辨明老子的主张的。 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全文
庄子盗跖原文及翻译
1个回答2023-12-10 23:33
庄子盗跖原文及翻译如下: 作品原文: 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
全文
尧不慈舜不孝.——《庄子·盗跖》
1个回答2022-12-25 00:45
尧殛父鲧用子禹,不慈 舜任父母纵兄弟,不孝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