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劝学典故“悬梁刺股”中的“股”,指的是人体的哪个部位?

2023-12-20 03:29

1个回答

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

著名的劝学典故"悬梁刺股"中的"股",指的是人体的大腿。"悬梁刺股"分别出自《汉书》和《战国策》。"悬梁"是东汉的孙敬为避免读书时犯困,将头发挂在房梁上;"刺股"是战国的苏秦为了振作精神读书,用锥子刺大腿。后人用来比喻废寝忘食刻苦学习的精神。

邯郸成语典故使用广泛,通俗易懂

广泛性与通俗性是邯郸成语典故文化的一个特征,也是现今大众文化的一个典型特征。当下语境下的“大众”与“大众文化”,早已脱离出世俗规定而有其特定意味和内涵。所谓大众文化既不是革命史叙述中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大众”,也不是传统意义上被主流排斥或边缘化作为草根阶层的“底层民众”,其确切所指是今天的普通劳动群众,他们是能够消费得起大众文化的主体。在这种语境下,邯郸的这种成语典故文化广为传颂,许多成语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毛遂自荐”“负荆请罪”“黄粱美梦”常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又赋予了新的内容,拓宽了使用范围。

显然,在当前语境中,邯郸成语典故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被作为文化产业、媒体文化、消费文化、视听文化、商业娱乐文化等加以界定和理解,实际上它表征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使用方式,从而使得这种文化有了更广泛的社会内容。

《易经·系辞》中说:“乾以易之,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简从则有功。”文化的通俗性决定了文化的大众性,进而决定了发展性,乃至于文化存在之命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间文化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等之所以能够超越时空,经久不衰,其通俗性起了关键作用。

相关问答
成语“悬梁刺股”中,苏秦头“悬梁”,那么,“刺股”的是谁?
1个回答2024-01-29 21:18
头悬梁是孙敬,锥刺股是苏秦 悬梁刺股 【名称】悬梁刺股 【易错字】悬梁刺骨 【拼音】xuán liáng cì gǔ 【解释】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 【示 例】清·李渔《比目...
全文
悬梁刺股的刺股是啥意思π_π
1个回答2022-09-17 20:09
就是拿刀刺大腿
悬梁刺股的意思
2个回答2023-09-19 02:15
悬梁刺股 悬:悬挂,吊挂喊塌。梁:房梁。股:大腿。把头发吊在房梁上,用锥子扎大腿。形容勤学苦读。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派渗明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
全文
悬梁刺股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12-07 06:57
“悬梁刺股”的意思: 头发绑在房梁上,锥子刺痛大腿来提起精神学习。其中“梁” 指房梁。“股”在古代为大腿的意思。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也称头悬梁,锥刺股。这个成语是由“头悬梁”和“锥...
全文
悬梁刺股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20 07:53
悬梁刺股:形容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
悬梁刺股的人是谁
1个回答2023-12-15 00:11
悬梁刺股的这个成语说的历史人物是谁 1、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全文
悬梁刺股中的有关人物是谁
1个回答2024-01-19 04:44
成语“悬梁刺股”由两个故事组成。悬梁的故事发生在楚国一位名叫孙敬的贤士身上,他到洛阳求学,为了勤于学习,怕受睡眠困扰,因而把头发绑住悬于梁上,如果读书疲累,眼睛一合上,头低下来,那悬在梁上的头发...
全文
悬梁刺股的主要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6 14:11
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桥斗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
全文
悬梁刺股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6:36
  悬梁刺股   开放分类: 成语、文学、词汇、国学、成语词典   【发 音】xuán liáng cì gǔ   【释 义】形容刻苦学习。 股,大腿。错误用法:1 悬梁刺股 2 ...
全文
悬梁刺股的典故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6 18:31
悬梁刺骨-孙敬、苏秦 战国策·秦策一》:“(匡衡)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头悬梁...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