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叔》陈桥兵变期间赵匡胤是如何对待后周皇帝的?

2023-12-24 12:15

1个回答


为了国家的稳定,兵变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摆脱后周皇权。赵匡胤对他最大的政敌进行了残酷的政治屠杀吗?不,为什么不呢?我们来看看这几年。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赵匡胤率领军队进入首都,进入皇宫。此时傅太后和周公的弟弟七岁的柴宗逊已经知道大势已去,相拥而泣。之后都换上白衣,坐轿子出宫,避开天庆殿。赵匡胤和他的人涌入宫殿,洗劫了所有的地方,女仆们低下了头。这时,赵匡胤看到一个宫女带着两个穿着不同衣服的小男孩,于是她问他:宫女说,这是世宗的两位王子。面对这种情况,有两个版本。一种说法是,赵匡胤问每个人,“我该怎么办?”赵普答道:“拿去吧。”一种说法是,赵匡胤本人转向每个人说:“你们还在等什么?”于是他从左到右抓住了孩子。虽然这两个版本不同,但它们都显示了赵匡胤的诚意,要杀死所有周世宗的后代。这只是第一个。想必是后人害怕尊重别人。很难说太直接了,赵普就留给恶人了。第二个更直接。从赵匡胤的生平和性格来看,第二种更符合赵匡胤的风格。他是天生的军事指挥官。


这个故事的两个版本后来都提到了一个名叫潘美的人物。杨家将的潘美,又名潘仁美,是一个大汉奸,是朝廷小人的代表。历史上,潘美是北宋初期著名的武将,为平定南北朝立下了汗马功劳。面对急于了解后周皇权的赵匡胤,人们表示同意,但潘美却保持沉默。赵匡胤问为什么。潘美答道:“臣与陛下北奉世宗,劝陛下杀世宗之子,故有世宗之反;若劝陛下不杀世宗之子,则失陛下之威。”另一个版本,潘美回答说:“我敢说不可能,但我不安全。”两个版本都表明潘美是一个独立的人。第一种直言不讳的建议,指出杀世宗的儿子是消极世宗,是作为臣子的不忠。一开始我怀疑这个答案的真实性,认为第二个更接近真相,因为表达更含蓄,对赵匡胤的暗示更委婉,但就是不讲道理,杀不死。赵匡胤曾经是周朝的臣子,或者至少是周世宗提拔和信任的臣子,这是有道理的。但仔细想想,也许第一个是真的。潘美成名已久。他在高平一战期间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后,他虽然名气不大,但却是一个重要的助手,与赵关系很好。这时,是赵匡胤进入首都的时候了。他以兄弟般的口吻说话,每个人都感激周世宗的好意,所以他直言不讳。当然,赵匡胤会越来越反感他兄弟们的口气,然后他就有权“借酒浇愁”,确立君臣之分。


无论如何,在兵变之初,赵匡胤就有过杀死甚至杀害后周皇族以确保皇位稳定的想法,但他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亲信都是受到周世宗和柴荣重用和信任的将领,他们对周世宗心怀感激。如果他们被屠杀,显然会危及他们的地位。于是赵匡胤下令找到一个男孩,交给潘美,让潘美被收养,给世宗留下另一个血脉。




相关问答
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07:51
陈桥兵变是在公元960年2月3日发生的,拥戴赵匡胤为皇帝的,目的在于取代后周的军事政变。该兵变最后导致了后周的灭亡和宋朝的建立。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死,时任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的赵匡...
全文
赵匡胤在哪年发起陈桥兵变?
1个回答2022-09-13 08:10
公元960年
陈桥兵变的前夜,赵匡胤在干什么?
4个回答2024-01-07 01:59
以后来者身份,来揣度赵匡胤心思,我想在陈桥兵变的前夜,赵匡胤内心一定复杂无比,他既想要成为帝王,开创属于赵家的王朝,又担心自己计划失败,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他驻兵陈桥驿,一直在等待消息传来,等待计划顺...
全文
下列成语中,源于赵匡胤陈桥兵变故事的是(  )。
1个回答2024-01-24 03:20
A 解析: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说一说赵匡胤从出生到当皇帝以前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3 23:10
赵匡胤出生在洛阳的现八孔窑街,而非夹马营。夹马营紧挨现八孔窑街,过去在民间叫火街。传说赵匡胤出生时,现夹马营一带红云密布,故老百姓就叫开火街。现在,每年的牡丹花会都会有外地懂历史的人到八孔窑街寻访。这...
全文
历史上“陈桥兵变”,赵匡胤真的是被部下逼着当皇帝的吗?
1个回答2023-04-15 17:03
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但是当时实际的情况是不是这样,谁也说不清楚,没准就是赵匡胤给自己导演了一出戏。
陈桥兵变时赵匡胤真的是被迫的吗?你怎么看?
1个回答2023-02-19 13:01
我认为不是被迫的。赵匡胤之所以百般推拒,只不过是一种象征性的谦虚,为了不落人口实。
宋朝皇帝赵匡胤的匡胤读什么音?
2个回答2023-01-23 20:40
宋朝皇帝赵匡胤的匡胤读kuāng yìn。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