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火星之水》选段,完成下面题目。

2023-12-29 05:41

1个回答
1、说明文阅读: 人类能移居火星么?
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科幻小说里,人类就开始在火星上散步了,然而直到今天这还只是个设想。但许多人都坚信,问题不是人类能不能登上火星,而是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到达那里。至今,仍然没有人确知怎样才能最方便最省力地到达火星。有人估算,人类登上火星需要600亿美元的资金,甚至更多。不过火星协会主席罗伯特•祖布林认为这个数字应该是300到400亿美元,相当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花费。 祖布林出版了一本名为《移民火星》的书,书中勾勒了人类定居火星的宏伟蓝图。
为什么人类对火星始终充满向往?因为就目前的观测情况看,火星是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的地方。尽管火星上的温度是零下200℃,但在所有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的环境是与地球最相像的。火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一半,那里还有相当于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重力和百分之一的大气浓度。最主要的是,探测器已经发现了在火星冰冻的极点和地表下面有水存在。每两年,火星会靠近地球一次,今年夏天,火星来到了距离地球5576万公里的地方,这是6万年来它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
祖布林说:“人们很想知道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火星也许是解开这个问题的关键。在火星上,即便是只能找到原始状态的微生物,那也意味着类似于人类的生命不只存在于地球上。”行星协会主席路易斯•弗雷德曼说,人类想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火星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在于它很可能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缘起和归宿。”“并且,火星是我们目前知道的人类有机会移民的唯一地方,人类将以此证明自己不会永远呆在地球上;如果我们(A)能往火星上移民,那么地球可能(B)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将不得不再次审视人类和地球的关系。 ”

Q1、由于编者的疏忽,文中划线句子中掉了一个“不”字。有人认为这个“不”字应放在(A)处,也有人认为应放在(B)处。你认为应该放在哪里?为什么?

Q2、假如有一天火星人来到地球做客,请以导游的身份向客人介绍你知晓的一处旅游景点及特征。(2分)

2.星
在一本比利时短篇小说集里,我无意间见到这样的句子:
“星星,美丽的星星,你们是滚在无边的空间中,我也一样,我了解你们……是,我了
解你们……我是一个人……一个能感觉的人……一个痛苦的人……星星,美丽的星星……”
我明白这个比利时某车站小雇员的哀诉的心情。好些人都这样地对蓝空的星群讲过话。他们
都是人世间的不幸者。星星永远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
在上海一个小小舞台上,我看见了屠格涅夫笔下的德国音乐家老伦蒙。他或者坐在钢琴
前面,将最高贵的感情寄托在音乐中,呈献给一个人;或者立在蓝天底下,摇动他那白发飘
飘的头,用赞叹的调子说着:“你这美丽的星星,你这纯洁的星星。”望着蓝空里眼瞳似地
闪烁着的无数星子,他的眼睛润湿了。
我了解这个老音乐家的眼泪。这应该是灌溉灵魂的春雨吧。
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我抬起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
明星。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星星。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
我,从不厌倦。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
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想到这,我的眼睛也湿了。

小雇员说“我了解你们”,作者说:“我明白这个比利时某车站小雇员的哀诉的心情”,又说:“我了解这个老音乐家的眼泪”。维系他们这种理解的,在境遇上的纽带是什么?在感情上的纽带是什么?(各限10个字)
境遇上( )
感情上( )

凝望星星,小雇员、老音乐家和作者的感受相同之处是什么?“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各限10个字) 相同处( ) 表现出作者( )

3.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7.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潜移默化: 危言耸听 8.读了语段你知道“文学”包括: (2分)9.读了语段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下面的内容吗?(2分)A、文学的内涵: B、文学的功能: 10.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怎样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答: 11.语段中“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感情”的次序能颠倒吗?为什么?(3分)答: 12.结合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体会,谈谈你对“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句话的理解。(2分)

答案:

1.B处。“火星是我们目前知道的人类有机会移民的唯一地方,人类将以此证明自己不会永远呆在地球上”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的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一段。这里是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登上这里的长城,可以居高临下,尽览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尼克松、撒切尔夫人在内的三百多位知名人士到此游览。

2.境遇上(“我”了解他们两者 )
感情上(表示了内心的孤寂 )

相同处( 星星是明亮美丽的)
表现出作者(希望自己永远不会孤寂 )

3.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词语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使用举例: 民众文学当有一种“~”之功,以纯正的博大的趣味,替代旧有读物、戏剧等底不洁的、褊狭的趣味。(朱自清《民众文学的讨论》) 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相关问答
《童年》选段的阅读题
1个回答2024-02-15 13:04
《童年》读后感 《童年》是作者高尔基以自己童年为基础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它揭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的黑暗、残暴和非人生活。而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受尽折磨与欺辱,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肉体上,...
全文
阅读选文《都市精灵》选段,回答 8—12题。
1个回答2022-08-02 11:40
上面说得应该是可以的
第三十一辆自行车阅读选文第8段有何作用
1个回答2022-08-03 20:15
第八段有何作用
阅读课文选段。
1个回答2024-02-07 06:54
坐北朝南、群山环抱,洞内宽敞明亮有光怪琉璃的钟乳石倒挂壁顶、石桌石凳三五组,中央靠墙一座太师石倚上铺虎皮。洞外三面环水一面连山,一座天然石桥浑然连成一体可谓天工之作。石猴当了大王,喜不自胜欢喜不已,面...
全文
阅读《阿长与》选段,完成后面问你题。(14分)
1个回答2024-03-15 03:36
A 解析: 试题本考点主要考查我们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语言简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
全文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后面问题。
1个回答2024-02-07 08:10
B 解析: )此题旨在培养分析内容的能力。其类型是:洲际导弹。(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1个回答2024-03-02 08:28
1.1.在本段中,作者运用了( 反问)、(设问 )、(比喻 )的表达方法,这样表达的好处是(使句子更生动、具体、形象 )。 2.仿照“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
全文
阅读课文“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我已不再是小孩子“选段,回答问题
1个回答2024-06-08 09:20
1.文章开头“快回家去!快回家去!”表现了“我”怎样的心里?为什么反复描写这种心理活动? 2.文中多处写到了弟弟妹妹们的顽皮天真,这些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爸爸的花落了”这句话有什么用?
《土地的誓言》选段阅读
1个回答2022-09-15 05:18
给发货热风高放火
阅读《犟龟》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1个回答2022-12-12 15:08
暗室逢灯十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