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名人的作文,完整,急啊快快快快、、、、、、、、、、、、、、、、、

2024-01-02 22:56

要安徽名人的
4个回答
合肥是安徽的省会,自古就有“庐州”之称,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包拯、李鸿章更是名遍全国。而安徽还有个人杰地灵的地方,那就是我的老家巢湖,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家乡的一位名人——冯玉祥。

冯玉祥是近代著名爱国将领。,"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主张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法西斯独裁统治。后在张家口成立同盟军,任总司令,多次击败日军,收复大片失地。抗日战争初期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与张治中等一同参加了"八一三"凇沪抗战。冯玉祥戎马一生,由士兵升至一级上将,所部从一个混成旅发展成为一支拥有数十万人的庞大军队。在其50余年的军事生涯中,以治军严、善练兵著称。注重爱国爱民精神教育;强调纪律是军队的命脉,致力整饬军纪,并身体力行,赏罚严明;关心爱护士兵,要求官长与士卒共甘苦,以带子弟的心肠去带兵。严格训练部队,尤重近战、夜战训练和恶劣气象条件下的艰苦耐劳锻炼。

冯玉祥是个十分勤奋好学的人。在他担任旅长的时候,驻军湘南常德。每日早晨都要读2小时英语,他不愿意被别人打扰,门外悬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冯玉样死了”。学习完毕, 门上字牌则换成“冯玉祥活了”。冯玉祥从来不耍大架,待人谦逊有礼。抗战时期,冯玉祥居住在重庆市郊的歌乐山,当地多为高级军政长官的住宅,普通老百姓不担任保长,冯玉样毛遂自荐当了保长。因他热心服务,颇得居民好评。有一天,某部队一连士兵进驻该地,连长来找保长办官差,借用民房
包拯(公元999-公元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汉族。出身于官僚家庭。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佑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杜绝奸吏。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在民间信仰中,包公是阴间的审判官之一。
包拯长大后,也极为孝顺父母。与包拯同时代的欧阳修,曾经弹 劾包拯“素少学问”。这里的“学问”,主要不是指读书和文化水平,而是指不懂人情世故。欧阳修其实不是贬低包拯,而是认为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应该给他以 更合适、恰当的官职。 包拯的青少年时代,也曾刻苦读书,所以在他二十九岁时,终于考中了进士甲科。按照宋朝规定,考取进士之后,便可以做官。包拯被派到建昌县(今江西永修)任职。但包拯认为父母亲年事已高,应该尽孝奉养双亲,因而请求回到安徽,在和州(今安徽和县)做官。但是,父母亲希望儿子在自己身边,包拯便决定辞职回家,在家孝敬父母多年,直到双亲去世,包拯守丧期满,仍不想离开故土。当时,这种封建孝道,受到家乡人的称道。近年,安徽合肥发现了一块包拯为父亲包令仪立的神道碑。碑上阴刻篆书“宋故赠刑部侍郎包公神道碑”十二字。这既是包拯留下的珍贵文物,又是他力尽孝道的见证。
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鸡叫三遍过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着、读着,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但他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 第二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的时候,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饭迫不及待的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 蒋妈妈很喜欢周恩来好问的精神,就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浑身有一层硬硬的黄壳。它的一生要经过浸种催芽、田间育秧、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脱粒,一直到舂成大米。” “啊,吃上这碗大米饭,可真不容易啊!”周恩来惊讶地说。 “是呀,这十多道关,也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这香喷喷的大米饭是种田人用血汗浇灌出来的。”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蒋妈妈一番深刻的教诲,不仅加深了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更激励他勤奋学习。为了过好习字关,他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坚持每天练一百个大字。 有一天,周恩来随陈妈妈到一个路途较远的亲戚家,回来时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风尘劳累,年幼的恩来已精疲力尽、呵欠连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坚持练完一百个大字再休息。陈妈妈见状,心疼不过,劝道:“明天再写吧!” “不,妈妈,当天的事当天了!”周恩来说服了陈妈妈,连忙 把头埋在一盆凉水里,一下子把瞌睡虫赶跑了,头脑也清醒多了。 一百个字刚写完,陈妈妈一把夺过恩来的笔说:“这下子行了吧,快睡觉!” “不!”周恩来仔细看完墨汁未干的一百个大字,皱着眉头认真地说:“陈妈妈,你看这两个字写歪了。” 说着,周恩来白嫩的小手又挥起笔来,把那两个字又写了三遍,直到满意这止。OK?
我的家乡——安徽省从古到今出过不少家喻户晓的名人,从古代的包公、朱元璋到现代的陶行知、胡锦涛主席等,但其中我最了解的就是包公。

包公,真名叫包拯,字希仁。是北宋庐州合肥(现在的安徽省合肥市)人。他和范仲淹一样,一生做过许多官,小到县令大到枢密副使。不管是做什么官,他都认真处理政事,执法如山,铁面无私。所以在戏剧里,专门给他画了一个大黑脸。

在众多故事中唯有历史记载的有关包拯断案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包拯在天长县任任知县时遇到的一件事:有一个人,将一名农民告上了县衙,说那名农民杀了一头耕牛,并且把熟牛肉只留下了一点点给自己吃,其它的全部卖了。在当时宋朝的法律规定,民间私杀耕牛是犯法的,但是那个人没有想到这状一告就泄露了自己。原来在前一天那名农民就到县衙向包拯告状了,说有人把他家的牛的舌头割了,当时包拯就意识到这一定是某个仇家有意陷害这个,便让那名农民把牛杀了,来“引蛇出洞”。这件事形象的反映出了包拯的机智。

包拯不仅机智而且大公无私。包拯做官以后对家里人的要求也很严。他曾写过一则“家训”,刻在家中壁上:“后世子孙任,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以殁之后,北吾子孙。”意思是说:谁要是做官犯了贪脏,不许回老家,死后不得葬进包家坟墓。不听者,不是我的子孙。

正因为包拯的机智勇敢和两袖清风这些优秀的品质,所以从古到今包拯一直被人们视为清官的楷模。大公无私的代表人物也就不难怪了。我为我的家乡——安徽有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而感到自豪。
包拯(公元999-公元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汉族。出身于官僚家庭。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佑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杜绝奸吏。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在民间信仰中,包公是阴间的审判官之一。
包拯长大后,也极为孝顺父母。与包拯同时代的欧阳修,曾经弹 劾包拯“素少学问”。这里的“学问”,主要不是指读书和文化水平,而是指不懂人情世故。欧阳修其实不是贬低包拯,而是认为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应该给他以 更合适、恰当的官职。 包拯的青少年时代,也曾刻苦读书,所以在他二十九岁时,终于考中了进士甲科。按照宋朝规定,考取进士之后,便可以做官。包拯被派到建昌县(今江西永修)任职。但包拯认为父母亲年事已高,应该尽孝奉养双亲,因而请求回到安徽,在和州(今安徽和县)做官。但是,父母亲希望儿子在自己身边,包拯便决定辞职回家,在家孝敬父母多年,直到双亲去世,包拯守丧期满,仍不想离开故土。当时,这种封建孝道,受到家乡人的称道。近年,安徽合肥发现了一块包拯为父亲包令仪立的神道碑。碑上阴刻篆书“宋故赠刑部侍郎包公神道碑”十二字。这既是包拯留下的珍贵文物,又是他力尽孝道的见证。
相关问答
徽什么徽成语
1个回答2024-02-11 02:54
微不足道 wēi bù zú dào 【解释】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出处】郭沫若《百花齐放·单色蓳》诗:“在草花中我们虽然是微不足...
全文
安徽人怎么样?为什么好多人说我们安徽人不好?不好在哪里?
1个回答2024-03-15 08:50
这就关系到你们安徽人的所作所为了 就比如说我家乡那边吧 河南人是最让人厌恶的人群 为什么呢 他们河南的有个帮派 都是混混 平时又不务正业 把河南人的名誉都悔了 因此他们在我们那边找工作就很难了 试问哪...
全文
安徽的行政区划会调整吗?
2个回答2022-12-05 02:19
巢湖市刚刚被拆分了,接下来肯定还有别的市,这是大趋势
徽章的徽四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2-29 02:06
1. 关于校徽的四字成语 言简意赅 yán jiǎn yì gāi 【解释】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出处】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言简理...
全文
林徽因生平事迹 林徽因简介
1个回答2024-04-12 18:55
1、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师梁思成的...
全文
林徽因名言名句_林徽因经典语录
1个回答2022-12-09 00:10
你是人间四月天
徽州是安徽吗
1个回答2024-02-23 07:24
徽州不是安徽。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又名新安,为安徽省省辖地区。1987年11月,徽州地区被批准为黄山市。徽州地区概念包括徽州府辖境周边泛徽地区(如旌德等)。 徽州地区 ...
全文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完整版
2个回答2023-08-22 18:07
我看过了,蛮优美的文字啊
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自传的完整版
1个回答2022-07-04 22:30
我找了下 全是到再别康桥。。。
徽州文化,我喜欢徽州
1个回答2024-01-20 20:33
亲啊,这书是一套的,大概有十几册,价格不菲,一般只有图书馆有。我在合肥读书的,当时我们学校就有一套,不过只能在图书馆看,不能外借。 我想黄山学院图书馆应该有 。 以后可以多多交流啊,我拜读过两三册...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