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动换成功的名人有哪些?

2024-01-03 22:54

写作文 有用的 肚里没墨真可怜 快啊
2个回答
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
要解除“自我设限”,关键在于自己。
西谚说得好:“上帝只拯救能够自救的人。”成功属于愿意成功的人。成功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你不愿成功,谁拿你也没办法;你自己不行动,上帝也帮不了你!
成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蛋糕,数量有限,别人切了,你就没有了。不是那样,成功的蛋糕是切不完的,关键是你是否去切。你能否成功,与别人的成改毫无关系。只有自己想成功,才有成功的可能。
宁朝著名禅师大慧,门下有一个弟子道谦。道谦参禅多年,仍无法开悟。一天晚上,道谦诚恳地向师兄宗元诉说自己不能悟道的苦恼,并求宗元帮忙。
宗元说:“我能帮忙的当然乐意之至,不过有三件事我无能为力,你必须自己去做!”道谦忙问是哪三件。
宗元说:“当你肚饿口渴时,我的饮食不能填你的肚子,我不能帮你吃喝,你必须自己饮食;当你想大小便时,你必须亲自解决,我一点忙也帮不上;最后,除了你之外,谁也不能驮着你的身子在路上走。”
道谦听罢,心扉豁然洞开,快乐无比,他感到了自我的力量。
成功,首先始于自愿自觉。
当一个人失去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万念俱灰之时,我们说“无可救药”;当一个人动了念头,认了死理,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不达目的不罢休时,我们说“矢志不渝”。
自己的事自己做。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
坚定的行动,必然源于你深刻的认识和觉悟。

鲁迅妙语退迷魂
一天深夜,鲁迅撰文太倦,伏案睡着。朦胧中,只见几个人吵吵嚷嚷从门口走了进来。
第一位乃是阿Q,一副无赖模样。他摸了摸头上的红疮张口便嚷:"妈妈的,我阿Q揍过王胡,摸过小尼姑,看见过砍头,斗过尼姑庵里的狗,连赵大爷也叫过我老Q,为什么就不准我革命?"
鲁迅听了又好气又好笑,严肃地说:"阿Q,你是非不明,好歹不分,欺软怕硬,愚昧无知,可怜可悲又可憎,你有什么资格谈革命,还不快给我滚!"
阿Q听了满脸通红,悻悻地扭头出去了。
第二个走上前来的是衣衫褴褛的祥林嫂。她满脸悲哀,低着头怯怯地说:"先生,我丧夫之后外出打工,被逼再嫁以死想争,后夫再丧儿遭狼凶,捐槛赎罪人迹不怜。我从不作恶,为什么总是苦命,难道冥冥之中真有鬼神?"
鲁迅听了心头一颤,他总觉得自己对于祥林嫂有点歉疚,于是和蔼地说:"祥要嫂啊,有时候,个人的奋斗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因为个人的命运往往是与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你的遭遇不过是当时千千万万中国妇女遭遇的一个缩影罢了。"
祥林嫂听了似懂非懂,她用衣角擦了擦眼泪也转身走了。
第三个走上前来的是青白脸色、身穿长衫的孔乙己。
"鲁兄,虽来无恙。想当初,咸亨酒店的一杯酒、一碟茴香豆、一阵阵哄笑,真令我这个老童生斯文扫地。连个秀才都没捞着,我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啊?"
鲁迅先生朗朗一笑:"孔兄,你难道至今仍不醒悟?科举考试、八股取士使你成了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我看你呀不如把研究'茴'字有几种写法的功无用在研究'茴香'怎么种的问题上,或许能使你谋生下去。"
孔乙己听了不以为然,口里念着"非也,非也",转身走了。
最后一个走上来的是木木讷讷的老头闰土,他客客气气地说:"老爷,您说的什么'所谓有所谓无',什么'路走得多了也便成了路',到底是什么意思?"
鲁迅微笑着说:"阿Q想入非非,他的希望本无所谓有;祥林嫂精神枷锁不解脱,她的希望也无所谓无;至于孔乙己,因为错走科举考试之路,也便没有路。如果你们都能解开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打破灵魂的禁锢,同走一条思想解放的路,这就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闰土听了恍悟大悟,似乎一下子年轻了许多,高高兴兴地健步走了。

一支玫瑰
"啪",一声巨响,是花瓶破碎的声音,从叔叔房里传来。等我赶到时,婶婶已人去房空,只剩下满地狼藉和满脸怒容的叔叔呆坐在那里。
我的眼前,又浮现出一支玫瑰的故事。
叔叔曾是一个帅气的男孩。在读大学时,他是班上篮球队的一名主力中锋。由于人长得帅,球又打得好,他便成了众多女孩青睐的对象。在众多的女球迷中,叔叔注意到一个叫云的漂亮女孩,特别引人注目。她那脉脉含情的眼睛总能给球场上的叔叔带来无限的兴奋。
然而,叔叔胆小,从来也不敢靠近云和她说一句话。他们只是常常惊鸿一瞥地对视一下便都马上把目光移开--像两只受惊的小兔子,叔叔感到自己的心在驿动。从此,叔叔有了许多心事,但他从来都不曾向人提起。只有一个日记本,坚贞地为他保守着这份秘密。
毕业临近的时候,叔叔买了一支玫瑰花夹在这个日记本里。但他却仍然不敢走近云。就这样,玫瑰花凋谢了,枯萎了。叔叔带着这个日记本和这支玫瑰,独自回到了家里。
叔叔常常说:"就在那惊鸿一瞥的对视里我看得出:她是爱我的。"
然而,叔叔呀,你没有浇灌玫瑰花的行动与勇气,又怎能让它开得鲜艳呢?而现在花已凋谢,伤心后悔又有什么用?
从一支玫瑰花的故事,我懂得了:美好的人生,是要靠自己勇往直前的追求奋斗来创造的。
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匡衡:凿壁借光。 囊萤映雪。

欧阳修“三上”(枕上、马上、厕上)苦读,争分夺秒,珍惜光阴。

陈胜:年轻的时候就不满足于做一个佣耕者,有远大抱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后领导了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相关问答
做一件事怎么也不成功,换一种方法就成功了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3-01 10:33
树挪死,人挪活,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其实树挪也可以活的 如班超弃笔从戎,经营西域,被封定远侯; 陈景润,教书失败,致力于研究哥德猜想; 沈括,上很失败,但他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梦溪笔谈》却被称为中国科...
全文
换头术能成功吗?
1个回答2024-02-15 08:42
能,但是风险非常的大,现在医学界还在改进中,未正式投入使用
历史上因为换位思考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1个回答2024-03-03 17:39
历史上因为换位思考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1、 叶圣陶 叶圣陶先生在教育子女要多为他人着想过举一一个例子: 一位父亲让儿子递给他一支笔,儿子随手递过去,不想把笔头交在了父亲手里。 父亲就对儿子说:...
全文
历史上因为换位思考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1个回答2024-03-06 08:41
历史上因为换位思考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1、 叶圣陶 叶圣陶先生在教育子女要多为他人着想过举一一个例子: 一位父亲让儿子递给他一支笔,儿子随手递过去,不想把笔头交在了父亲手里。 父亲就对儿子说...
全文
历史上因为换位思考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1个回答2024-03-03 17:23
历史上因为换位思考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1、 叶圣陶 叶圣陶先生在教育子女要多为他人着想过举一一个例子: 一位父亲让儿子递给他一支笔,儿子随手递过去,不想把笔头交在了父亲手里。 父亲就对儿子说...
全文
历史上因为换位思考而成功的名人事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27 09:42
历史上因为换位思考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1、 叶圣陶 叶圣陶先生在教育子女要多为他人着想过举一一个例子: 一位父亲让儿子递给他一支笔,儿子随手递过去,不想把笔头交在了父亲手里。 父亲就对儿子说:...
全文
历史上因为换位思考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1个回答2024-03-17 06:58
历史上因为换位思考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1、 叶圣陶 叶圣陶先生在教育子女要多为他人着想过举一一个例子: 一位父亲让儿子递给他一支笔,儿子随手递过去,不想把笔头交在了父亲手里。 父亲就对儿子说...
全文
功夫换气
1个回答2022-12-08 11:31
在打斗中千万不能换气,万一被人打到肺部,你基本就没气了,而且也不要憋气,那样虽力道大,但持久性不强,换气最好是当你被对方挡住手的时候
金不换的功效?
1个回答2022-06-09 16:41
用来解毒,也用来治疗喉咙痛。很有效。就是味有点苦,一般切一小块去表皮含在口里,第二天都能好了。金不换的薯块切口不会腐烂,过后又会愈合。当地人把它视若神物。这东西可以当盆景摆设,你把它放在花盆底下浅埋,...
全文
金不换有什么功效?
2个回答2022-06-16 22:45
大金不换 【别名】紫背金牛、金牛远志、坡白草、金牛草、大金牛草、开化三七、人参三七、田七 【来源】远志科远志属植物金不换Polygala glomerata Lour. [P. chinensis...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