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父母严厉责备的孩子,当着父母的面可能会“忍气吞声”,但一离开父母可能就“摔桌子打板凳”,或者拿小猫小狗出气...

2024-01-08 05:58

一个被父母严厉责备的孩子,当着父母的面可能会“忍气吞声”,但一离开父母可能就“摔桌子打板凳”,或者拿小猫小狗出气,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  )。A、合理化 B、升华 C、投射 D、转移
1个回答

D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态度的自我防御功能。转移是在一种情境下使危险的情感或行动转移到另一个较为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通常是把对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身上,这是典型的踢猫效应。题干中,孩子“摔桌子打板凳”,或者拿小猫小狗出气,这就是将内心的不满和委屈转移到了比自己弱的对象身上。D项正确。

A项: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是指人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或者内心想要却未能得到的痛苦经历编造出一个似乎合理、自己能接受的解释。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升华是指把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转变为人们可接受的或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投射是指自我将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或观念归因(投射)于客观或别人。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相关问答
一个被父母严厉责备的孩子,当着父母的面可能会“忍气吞声”,但一离开父母可能就“摔桌子打板凳”,或者拿小猫小狗出气...
1个回答2024-01-13 23:07
D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态度的自我防御功能。转移是在一种情境下使危险的情感或行动转移到另一个较为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通常是把对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身上,这是典型的踢猫效应。题干中,孩子“...
全文
一个被父母严厉责备的孩子,当着父母的面可能会忍气吞声,但一离开父母就可能“摔桌子,打板凳”,或者拿小猫、小狗出气...
1个回答2024-01-11 00:48
D 解析: 本题考查自我防御功能。转移(移置、置换)是指在一种情境下使危险的情感或行动转移到另一个较为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通常是把对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身上,这是典型的踢猫效应。题干中,...
全文
一个被父母严厉责备的孩子,当着父母的面可能会“忍气吞声”,但一离开父母可能就“摔桌子打板凳”,或者拿小猫小狗出气...
1个回答2024-01-10 00:30
D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态度的自我防御功能。转移或移置:是在一种情境下使危险的情感或行动转移到另一个较为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通常是把对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身上,这是典型的踢猫效应。例如,...
全文
一个被父母严厉责备的孩子,当着父母的面可能会“忍气吞声”,但一离开父母可能就“摔桌子打板凳”,或者拿小猫小狗出气...
1个回答2024-01-10 00:30
D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态度的自我防御功能。转移或移置:是在一种情境下使危险的情感或行动转移到另一个较为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通常是把对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身上,这是典型的踢猫效应。例如,...
全文
一个被父母严厉责备的孩子,当着父母的面可能会“忍气吞声”,但离开父母可能就“摔桌子打板凳”,或者拿小猫、小狗出气...
1个回答2024-01-10 01:02
D 解析: 本题考查自我防御机制。转移或移置是在一种情境下使危险的情感或行动转移到另一个较为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通常是把对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身上。一个被父母严厉责备的孩子,当着父母的面...
全文
一个被父母严厉责备的孩子,当着父母的面可能会“忍气吞声”,但一离开父母可能就“摔桌子打板凳”,或者拿小猫小狗出气...
1个回答2024-01-08 04:25
D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态度的自我防御功能。转移或移置:是在一种情境下使危险的情感或行动转移到另一个较为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通常是把对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身上,这是典型的踢猫效应。例如,...
全文
父母呼 父母命 父母教 父母责
1个回答2024-05-12 12:42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应顺承
父母为什么都那么严厉?
4个回答2022-08-11 02:20
因为父母教育孩子是他们的业务。是为了孩子好。而且与孩子天天相处在一起磕碰的很多,问题也很多。孩子是无知的。父母严厉是为了把孩子教育好。毕竟是自己的孩子,说话随便,不像对别人家的孩子。就没有那么严厉了。...
全文
父母对孩子严厉有哪些好处
1个回答2024-02-11 22:31
一是孩子不敢任性、放肆;二是孩子不容易出轨,走上邪道;三是孩子有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四孩子容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五是孩子因为从小受到一定压缩,今后也容易接受规范性的东西。
父母严厉的好处的名言
1个回答2024-03-24 23:46
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当父母对孩子的爱超过一定限度,就变成了一个家庭的灾难。民间有句话这样说:惯子如杀子,溺爱出逆子。父母疼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万万不可过分溺爱,否则必将自食其果。...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