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啬鬼读后感

2024-01-09 05:49

1个回答

  莫里哀的名作《吝啬鬼》,充满了辛辣的讽刺与无情的嘲笑,书中的主人公阿巴贡是一切笑料的来源,也是无数批评矛头的指向。为您整理我吝啬鬼读后感,欢迎阅读。

   吝啬鬼读后感(一)

  因为他的吝啬,让生活在他圈子里的人痛苦无比,他是这些人生活矛盾的纠结点,也是他们追求新生的绊脚石。但是看完这部作品后,我却认为阿巴贡吝啬得不彻底,不完全。他将钱财看得比亲情、友情、爱情更重要,但却没有因钱财而完全丧失亲情、友情、爱情。他精于算计,尽力刮钱,努力省钱,却没有达到彻彻底底的地步。他的吝啬仅限于他一个人,也没有超出道德的底线,他无情却不是无恶不作,他冷酷却不是残暴残忍。然而,正是因为这些,才有了一切围绕他而产生的笑料。

  阿巴贡虽然吝啬,却没有将儿女变为赚钱的机器。他的女儿艾丽丝温柔大方,对爱情坚贞,对新的生活充满渴望。他的儿子克莱昂特,大胆奔放,坚强执着,敢于与阿巴贡正面抗争,指责父亲的不光彩的高利贷行为。这些都表明了阿巴贡虽然不是一个好父亲,但也没有因金钱物质而无情到将儿子女儿变为金钱的奴隶,他的一双儿女,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追求,这也为作品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我觉得金钱与物质虽然扭曲了阿巴贡的人生,但是他的人性并没有完全泯灭。他也追求爱情,也追求名誉,也想做一个体面的,让人喜爱的人。为此他想娶妻,与儿子之间发生了冲突,形成了故事的高潮。为此他想方设法精心着装,期望得到到未婚妻的喜爱,结果弄巧成拙,手上的钻戒还被儿子夺去送人。为此他请客吃饭却又舍不得花钱,结果上演了一出闹剧……像阿巴贡这样的人只要满足了他对金钱的渴望,对金钱的占有欲,他就还能算是一个正常的人。比如,只要儿女的婚礼他不用出一分钱,他也就无所畏谁娶谁,谁嫁谁;只要给他免费做一套新衣服,他就能高高兴兴的参加婚礼。我想这样的事是不可发生在葛朗台身上的,他比阿巴贡比起来更多的是悲剧而不是喜剧。

   吝啬鬼读后感(二)

  《吝啬鬼》却没有那么开心了,里面自由恋爱是全剧的线索,这没什么。主要是吝啬鬼好像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让人有些不甘心。全剧的两个高潮:苛刻地借出高利贷,结果发现借者是自己的儿子;昂赛尔默认子女圆满大结局。 在第一个高潮,阿尔巴贡发现儿子向他借高利贷,他严责两句就平淡无事了,“我对这事并不难过;这对我倒是一个警告:他的一举一动,以后我都要各位注意。”oh,这个财迷心窍的人呀,“他的世界像从钱孔望出去那样小,望见的却还只是钱。”

  从此他与儿子的矛盾升华,有了激烈的争吵。我最为气愤的与剧情无关,而是卢梭的一句话:“父亲固然不像父亲,儿子却不可以不像儿子”,他认为这是喜剧的伤风败俗。相反,我最喜欢的倒是这部分,而且这也是卢梭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原来他是一个那样封建迂腐的人,他的那句话是毫无道理的,他还用那句话来骂喜剧,让人可气又可笑。 在第二个高潮,本是很高兴,我以为昂赛尔默会想什么巧妙的办法来整一整吝啬鬼的,可是,他可能太激动了,急急地帮儿女搞婚礼,还省了吝啬鬼地嫁妆和聘礼钱,而吝啬鬼似乎以后也少了儿子,女儿这两个对他来说的累赘(他不像奥尔贡,他可是真的不在乎儿女,从第一个高潮看出)。

  总之,这两部剧还是很有趣的。另外,我对于莫里哀的某些做法,深感敬佩。他可以为了戏剧,他喜爱而在当时被视作“贱”业的东西,放弃继承权去流浪。而且,他能在失败中理智认识到,自己只有成为贵族,才能获得嘲笑贵族的权力,然后又收回继承权,把喜剧事业发扬光大呀。

   吝啬鬼读后感(三)

  莫里哀的名作《吝啬鬼》,充满了辛辣的讽刺与无情的嘲笑,书中的主人公阿巴贡是一切笑料的来源,也是无数批评矛头的指向。因为他的吝啬,让生活在他圈子里的人痛苦无比,他是这些人生活矛盾的纠结点,也是他们追求新生的绊脚石。但是看完这部作品后,我却认为阿巴贡吝啬得不彻底,不完全。他将钱财看得比亲情、友情、爱情更重要,但却没有因钱财而完全丧失亲情、友情、爱情。他精于算计,尽力刮钱,努力省钱,却没有达到彻彻底底的地步。他的吝啬仅限于他一个人,也没有超出道德的底线,他无情却不是无恶不作,他冷酷却不是残暴残忍。然而,正是因为这些,才有了一切围绕他而产生的笑料。 阿巴贡虽然吝啬,却没有将儿女变为赚钱的机器。他的女儿艾丽丝温柔大方,对爱情坚贞,对新的生活充满渴望。他的儿子克莱昂特,大胆奔放,坚强执着,敢于与阿巴贡正面抗争,指责父亲的不光彩的高利贷行为。这些都表明了阿巴贡虽然不是一个好父亲,但也没有因金钱物质而无情到将儿子女儿变为金钱的奴隶,他的一双儿女,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追求,这也为作品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我觉得金钱与物质虽然扭曲了阿巴贡的人生,但是他的人性并没有完全泯灭。他也追求爱情,也追求名誉,也想做一个体面的,让人喜爱的人。为此他想娶妻,与儿子之间发生了冲突,形成了故事的高潮。为此他想方设法精心着装,期望得到到未婚妻的喜爱,结果弄巧成拙,手上的钻戒还被儿子夺去送人。为此他请客吃饭却又舍不得花钱,结果上演了一出闹剧……像阿巴贡这样的人只要满足了他对金钱的渴望,对金钱的占有欲,他就还能算是一个正常的人。比如,只要儿女的婚礼他不用出一分钱,他也就无所畏谁娶谁,谁嫁谁;只要给他免费做一套新衣服,他就能高高兴兴的参加婚礼。我想这样的事是不可发生在葛朗台身上的,他比阿巴贡比起来更多的是悲剧而不是喜剧。

   吝啬鬼读后感(四)

  我最喜欢读童话类的故事,因为童话故事里面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面对 各种事情,教育我们遇到这种事情怎么办?

  <<吝啬鬼>>这个故事主要讲了这个人舍不得钱。金钱虽然很重要,但是为了金而损伤身体甚至丢掉生命,是非常愚蠢的。这个人把钱放在第一位,他自己放在了第二位多可悲呀!

  <<吝啬鬼>>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灵活,必须知道什么轻什么重 ,从中我懂得了生命是头等大事,不要老是顾着钱。今后我做什么事也要灵活。

  这篇文章使我了解人的一生生命是最重要的,我希望以后像文中这样的人越来越少。让我们拥有健康人生,去开创新天地吧!

   吝啬鬼读后感(五)

  从前,有一位吝啬鬼,一天他的丈母娘病了。后来他们去看她,竟然带了三条小鱼前去。

  但路上他们乘坐的船翻了,大家都上了岸,唯独吝啬鬼没上岸,因为,他带着一块很大的金子游不动,最后可怜的吝啬鬼被淹死了。

  阅读心得:生命是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来的。

   吝啬鬼读后感(六)

  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朔造典型的巨匠,举世闻名的现实主义大师。曾经有人断言:“自莫里哀的《吝啬人》以后,不会再有人写吝啬鬼了!”的确,莫里哀笔下的阿巴公已将吝啬鬼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巴尔扎克不仅大胆地拾起了这个题材,并赋予了最深刻的历史内容使吝啬鬼这个形象更加丰满,更吸引人。

  我一口气用了一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才明白本书描写的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与古典悲剧不同的是,巴尔扎克的作品中主宰一切的是金钱。

  葛朗台能从一个普通的箍桶匠一跃成为地方上首富,并不能光说他用了卑鄙的手段,实际上,他还是一个目光远、有一定水平的人。但我想,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葛朗台太过于吝啬,我们甚至不能用“爱财如命”这个词来形容他,因为在他眼里,钱比命还重要。他如此有钱,但却过着如此惨淡窘迫的生活,仆人拿侬,一年的工薪只有60法郎,她在葛朗台家辛勤劳作了30年,只是在第20年上,葛朗台才痛下决心赏了她一只旧表,那是她到手的唯一礼物。看在20年工作的份上才忍痛割爱,作出决心,好象是件要他的命,喝他的血,抽他的筋的决定--送拿侬一只旧表。巴尔扎克不说葛朗台不讲道德,相反,他描写这类拜金主义信徒自有其独特的道德观。葛朗台从不欠人家什么,也不让别人家欠他什么,他认为手生来就是为了赚钱的,让钱从自己的手指缝漏出去是不可饶恕的错误。因此,欧也妮把私蓄送给堂兄弟自然是“罪大恶极”的了。于是葛朗台不顾妻子的苦苦哀求,将女儿关起来并让她每天啃面包、喝凉水。而当葛朗台看见夏尔的金子时,贪婪的本性又显露出来了。文章写道:“老家伙扑向梳妆盒,犹如猛虎扑向熟睡的孩子。”并且他的态度也180度大转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是宗好买卖啊,乖乖!你真是我女儿,我承认你!”先前还不认自己的女儿,见到金子后,立即就承认了,只有钱才有亲人,钱才是至高无上的。这时,我们看到钱才是葛朗台的“上帝”,他是钱的奴隶,一个守财奴!

  更加悲哀的是,当初纯洁善良的夏尔在爱情与金钱面前,选择了后者。他将当初的誓言忘得一干二净,为了得到贵族头衔,他宁与德奥勃里夫人的丑陋的女儿结婚,也不和当初深爱的欧也妮结婚。与父亲和堂兄弟相比,欧也妮表现得十分慈爱。她办了不少公益事业:建了一所养老院、8处教会小学和一所图书馆。

  书中的人物都有着自己的个性,但是从他们身上也可以找到当时社会的影子。贵族阶级日趋衰落,”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全都破坏了”,代之而起的是飞扬跋扈的资产阶级暴发户和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金钱势力。以及柔弱的妇女,她们安于现状。读完此书我不得不感叹资本家的发家史,是一本糅合着血泪的屈辱史。

   吝啬鬼读后感(七)

  我们身边不乏有“吝啬鬼”出现,而在古今中外,更有许多闻名世界的“吝啬鬼”。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就有这样的一个吝啬鬼——严监生。

  最使人觉得严监生吝啬的便是他临死前的举动,“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这细节说明了严监生对自己的吝啬。

  虽说他是“吝啬”的,但他也有卑微可怜的一面,还有慷慨与不乏人情的一面。

  他虽说很有钱,但对财产的聚敛,主要靠两种方式:一是靠剥削来占有;二是靠惨淡经营,精打细算,甚至靠生活方式上的自虐来减少开支。宁可自己生活得不够好,也要让这些钱变多。虽然,他富有了,但他生活得并不幸福,连带着一家大小生活都要精打细算,还不如普通人家过的闲适。并且由于他没有家族优势,至死也怕严老大,他活得卑微,死得窝囊。

  正妻王氏病后,他延请名医,煎服人参,毫不含糊。王氏死后,他深情悼念,“伏着灵床子又哭了一场”,这不是“做戏”的眼泪,诚如闲斋老人的评语:“此亦柴米夫妻同甘共苦之真情。”这里写出了他具有人情的一面。换作任何一个吝啬鬼,就算家人得了绝症,也不会在濒死之人身上下重金。

  综合这三种“面貌”,可以看出严监生其实也没那么吝啬,只不过是人们不了解他的地位或是看问题太过于主观罢了。

  著名的“吝啬鬼”也可以从其他面貌透露出他并不吝啬啊!

相关问答
吝啬鬼的故事 4.你觉的哪个人更吝啬?为什么?你想对这两个人说什么?
1个回答2024-02-28 01:53
抠门,小心眼,财迷,只进不出,只沾便宜不吃亏,处处算计别人就是吝啬鬼的具体表现,我想他们都吝啬只是那其中的一两个加更贪,因为他相对比较而言,我对这两位只能无语了,凭他们自己感化了觉悟了,才能进言...
全文
吝啬鬼的意思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2-13 10:01
吝啬鬼,一般指非常小气或很小气的人。就是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但又不用或者不愿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的人。吝啬鬼和小气鬼、孤寒鬼的意思基本相同。
什么叫吝啬鬼?
2个回答2022-11-01 08:59
吝啬鬼 [ lìn sè guǐ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 lìn sè guǐ ] 1.吝啬的或过度节俭的人。 2.办事很小气的人;在用钱和使劲方面的小气鬼。 近反义词 近义词 ...
全文
吝啬鬼是什么意思?
5个回答2022-12-02 14:51
吝啬鬼,一般指非常小气或很小气的人。就是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但又不用或者不愿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的人。吝啬鬼和小气鬼、孤寒鬼的意思基本相同。
吝啬鬼是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2-07-01 03:50
吝啬鬼,就是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的人。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是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吝啬鬼》(又译《悭吝人》)里的阿巴贡,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全文
什么是吝啬鬼
1个回答2022-07-04 09:12
吝啬鬼 [ lìn sè guǐ ] 基本解释 1. 吝啬的或过度节俭的人 2. 办事很小气的人;在用钱和使劲方面的小气鬼
吝啬鬼的意思是什么?
2个回答2022-07-06 07:15
吝啬鬼,一般指非常小气或很小气的人。就是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但又不用或者不愿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的人。吝啬鬼和小气鬼、孤寒鬼的意思基本相同。
四大吝啬鬼是谁
1个回答2022-09-29 12:25
欧也妮葛朗台
四个吝啬鬼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8:56
泼留希金、高颂滑则耐老头野盯腊、葛朗台、夏洛克
中国四大吝啬鬼的故事分别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18:29
1、李梅亭(出处:钱钟书《围城》) 李梅亭带着一箱药梦想发财,却不肯给同行生病的孙小姐一包仁丹治病,吝啬地掏出启封过的小药丸才肯送人;舍不得穿新雨衣而借孙小姐的雨伞;在小镇经费不够了,李梅亭假装...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