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说事的那一节里有千里家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相关内容

2024-01-09 20:08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清朝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比邻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没想到,这位宰相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 :“千里捎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老夫人见书明理,立即主动把墙往后退了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这个故事说明,邻里之间相互谦让、相互谅解,就没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搞好邻里关系很重要,邻里和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转载)
相关问答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
1个回答2024-03-15 17:15
讲的是邻里之间要谦让,用现在时髦的话就是“构建和谐社会”!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个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
全文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完整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1 15:01
1、版本一 河南安阳老城区内有一条"仁义巷",那里曾是明朝宰相郭朴的祖宅所在地。据说当年郭家邻居建房造屋挤占了郭家一墙之地,郭家人气不过便和那家论理,一来二去闹得不可开交直至上了公堂。 地方官畏...
全文
让墙三尺又何妨讲的是()时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23 23:40
清朝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故事。清代康熙年间,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时间又久远,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又因双方都是官位显...
全文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03 05:15
直译就是:从很远的地方写信回家只为了一堵墙,让给他三尺长的地方又能如何呢?意义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1-24 21:12
哪位老师知道第一句到底是:一纸书来只为墙,还是千里修书只为墙?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22 23:12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意思是:从千里之外给我寄一封信就为了邻居修墙占了我们家的地,就是再让他们家三尺地又有何妨呢? 这句话就是在讲邻里之间要谦让。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出处是哪里
1个回答2023-12-05 01:48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句话出自清康熙年间,张英的一个典故,出自“六尺巷”的故事。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全文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读后感
1个回答2022-12-15 09:00
他若不会你心意 万里长城咦平地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05 01:49
讲的是邻里之间要谦让,用现在时髦的话就是“构建和谐社会”! 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个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
全文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位于哪 有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3-12-12 01:36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六尺巷位于安徽桐城,这句诗的意思是千里之外写信只是为了一堵墙,让他三尺又能怎么样。是清朝的一代贤臣张英写的一首“让墙诗”。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一段历史典故。 ...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