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趋势是从前道德阶段、权威阶段到(  )。

2024-01-11 06:23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趋势是从前道德阶段、权威阶段到(  )。A、他律道德阶段 B、公正阶段 C、节律道德阶段 D、可逆性阶段
1个回答

D

解析:

本题考查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阶段:(1)前道德阶段(2-5岁);(2)权威阶段(5-8岁);(3)可逆性阶段(9到11岁);(4)公正阶段(11岁以后)。其中,可逆性阶段(9-11岁)又称自律道德阶段。该时期的儿童既不单纯地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遵守规则,要求平等,而是根据行为的动机来判断对错。题干中,儿童的的道德认知发展趋势是从前道德阶段、权威阶段到可逆性道德阶段。D项正确。

A项:他律道德阶段(5-8岁)又称权威阶段。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公正阶段(11岁以后)的儿童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该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公正的奖惩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节律道德阶段不属于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具体表现阶段,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相关问答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趋势是从前道德阶段、权威阶段到(  )。
1个回答2024-01-15 17:38
D 解析: 本题考查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阶段:(1)前道德阶段(2-5岁);(2)权威阶段(5-8岁);(3)可逆性阶段(9到11岁);(4)公正阶段...
全文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趋势是从前道德阶段、权威阶段到(  )。
1个回答2024-01-09 11:03
D 解析: 本题考查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阶段:(1)前道德阶段(2-5岁);(2)权威阶段(5-8岁);(3)可逆性阶段(9到11岁);(4)公正阶段...
全文
皮亚杰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通过大量的研究,皮亚杰还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年龄阶段...
1个回答2024-01-30 17:54
B 解析: 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通过大量的研究,他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
全文
采用道德两难故事对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进行研究的是()。
1个回答2024-01-20 16:14
C 解析: 正确C 皮亚杰独创临床研究法,即谈话法,通过给儿童讲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然后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提出一些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分析儿童的回答来揭示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及其影响因...
全文
通过“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发展,并据此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学者是( )。
1个回答2024-06-04 18:48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通过使用“对偶故事法”进行研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四个阶段,即前道德阶段(2~5岁);他律道德阶段(6~...
全文
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或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发展处于(  )。
1个回答2024-02-11 02:24
B 解析: 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1)前道德阶段(2-5岁);(2)权威阶段(5-8岁);(3)可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