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两小儿辩日这则故事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品质?请说明理由。

2024-01-11 09:18

1个回答
孔子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从而体现孔子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从“孔子不能决也”中可以看出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附:希望对你有帮助划分停顿: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译文孔子到东边游学,路上遇见两个小孩子在激烈的争论,就上前去询问他们争辩的原因。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蓬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的,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的就觉得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注释 东:到东方。游:游历、游学。见:看见。辩斗:辩论,争论.辩:争。其:代词,他们。故:缘故,原因。以:认为。始:刚刚,才。去:离;距离。日中:正午。初:刚刚。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及:到。则:就。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为:是。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汤,热水,开水。(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用的热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决:决断,判定,判断。孰:谁。为:同“谓”,说,认为。汝:你。知:zhì,通假字。“知”通 “智”聪明、智慧。笑:在这里不是嘲笑,在这里突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沧沧凉凉:形容清凉而略带寒意。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

先写孔子去东方游学,路上遇到两小儿辩斗,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两小儿对于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这一问题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接着写两小儿凭借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体会的直觉(视觉、触觉)阐明所持观点,以反驳对方观点。最后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无法裁决而引起两小儿的“笑”。全文仅一百来字,却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是其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从中表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是使学生初步感悟古文的语言特点,同时认识到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字、词古今含义不同是学习本文的难点。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去”为“距离”之意,与现代常用义不同。另外,“孰”“汝”等在现代汉语中很少出现,诸如此类的字词要让学生理解。

1.语言简洁,事中见理。2.善于运用比喻。如写两小儿论辩“太阳远近”这一现象的时候,一方从视觉出发,用两个比喻“如车盖”、“如盘盂”,具体说明太阳形状的大小,结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结论的理由说清了;一方从感觉出发,以“如探汤”作比,结合“日初”和“日中”来说,也把理由说清了。由于作者善于用比喻,语言生动形象,颇有说服力,极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参考资料1.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约公元前450—公元前375)所著,其中保存了许多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民间故事。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留传于世。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__^*) ……
相关问答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不能解答这一问题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15 04:32
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尽管学识渊博,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东游 见两小儿辩斗的东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15 19:57
东是东方的意思。
如果孔子知道太阳的原因那么两小儿辩日又将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1个回答2024-02-05 13:56
首先两个小孩说的都是错的 中午热,不是因为近(比如北半球在夏天时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反而比北半球冬天时距离太阳远)是因为直射。 晚上和早晨太阳比中午的大,是因为空气折射的原因。气温高,空气密度低,折射率...
全文
孔子如何看待王霸之辩?
1个回答2024-04-28 19:17
陆澄问:“孔子说周武王还没有达到至善,恐怕是孔子对武王伐纣的行为有所不满吧?” 先生说:“作为周武王来说,自然应当如此做。” 陆澄接着问:“假如周文王没有死,那会如何?” 先生说:“文王在世时,三分...
全文
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是谁,以及孔子资料,还要说两小儿辩日中的科学道理
1个回答2024-01-22 00:29
[编辑本段]题目注音 两小儿辩日 (liǎng xiǎo ér biàn rì) [编辑本段]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
全文
孔子与谁辩论
1个回答2023-11-18 13:40
《两小儿辩日》 春秋战国-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全文
孔子与两小儿辩什么
1个回答2023-12-03 20:09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
全文
从《两小儿辩日》中,你体会到两个小孩具有那些美好的品质?
1个回答2024-02-18 16:16
体会到两小儿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美好品质.
能言善辩的小孔融怎么写评语
1个回答2024-03-02 00:52
善辩1、本是非亲非故,孔融借孔子曾问礼于老子之说将孔府与李府扯上关系。 2、反讽对方如今无用。
孔子为什么辩不过盗跖
1个回答2023-12-03 03:07
语出《庄子》,在这里,庄子借用孔子游说盗跖的故事,来阐述人应放弃名利,顺应本性而自由生活的道理。庄子认为,人活于世,就应该放任心性,享受人生,“不能说其志意,养其寿命者,皆非通道者也”。那些受人尊崇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