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表现人的正直、诚实好品质的故事有哪些?

2024-01-12 03:18

1个回答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到了战国初期,比较大的诸侯国只剩下七个,这七个国家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世称“战国七雄”。秦国是当时七个诸侯国中最弱、最被别的诸侯国看不起的,年仅二十一岁的秦孝公即位时,面对自己的处境和地位非常着急。

  “现在,我申明,为了招募有识之士,我愿向天下发布求贤令,来为秦国出谋划策。我要让秦国强大起来,谁做得好,我就封他作官,还会重重的赏赐他。”

  秦孝公的求贤令,引来了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改革家——公孙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商鞅。商鞅来到秦国后,与秦孝公长谈了三次,最后说得秦孝公龙颜大悦,连连称赞,两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我很想支持你在秦国变法图强,但这样却会损害秦国贵族们的利益。这样,为了避免贵族们的反对、干涉,先召开一场宫廷辩论会吧。你快通知大家来大厅,有要事相商。”

  “是,大王!”

  在辩论会上,商鞅舌战群雄。秦孝公看到了商鞅出众的才华,当时就任命商鞅为左庶长,主持变法。获得了秦孝公支持的商鞅,并不急于颁布新的法令,而是先到都城南门外,当着很多百姓的面,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杆,并且贴出了诱人的告示。

  “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他十两黄金。”

  不一会儿,城门口就聚集了好多人。好多人都对金子动了心,但他们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都怕扛了木头却又没有得到钱,自己不仅挨了累还会成为别人的笑柄。商鞅知道老百姓怀疑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高到五十两。可是赏金越高,大家就越觉得难以置信,就更没有人敢去扛这根木头。但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人禁不住高额奖金的诱惑,从人群里挤了出来。

  “我来,我来!”他挽起衣袖,扛起木头就朝北门走去。他一到北门,商鞅就传令将五十两黄金赏给他。

  这事一传出去,就轰动了整个秦国。

  “商鞅真是个说话算数的人,有了这样的好官,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

  第二天,大伙儿又跑到城门口,看还有没有木头立在那里。结果大家并没有发现木头,而是看到了商鞅变法的新法令。法令里有许多有利于百姓的条文,却没有一个人怀疑这个法令的真实性。 于是,老百姓努力耕田织布,积极参军打仗,靠英勇杀敌、多立战功来赢得地位和财富。秦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是公元前8世纪周朝的最后一个君王。他当政的时候昏庸无道,不管理国家,整天在后宫和美人嬉戏。周幽王特别宠爱一个叫褒姒的妃子,什么都满足她,可是褒姒却总是不高兴,很少露出笑容。周幽王想了很多办法来逗褒姒,想让她笑一笑,可是,他越是想让褒姒笑,褒姒越是沉着脸,故意不笑。为了博得美人一笑,周幽王真是伤透了脑筋。有一天,周幽王带着褒姒到外面游玩,他们到了骊山烽火台。

  “褒姒,这就是烽火台,这是传报战争消息的建筑。那时候,从边疆到国都,每隔一定距离修一个高土台,派士兵日夜驻守,当敌人侵犯边境的时候,烽火台上的驻兵立刻点燃烽火,向相邻的烽火台报警,这样一路传递下去,边境发生的情况很快就能传到京城。而一旦国都受到威胁,骊山的烽火台也点燃烽火,向附属于周朝的诸侯国传递消息,诸侯国就会立刻派兵来援助。呵呵,厉害吧!”

  “我才不相信哩,不如你在这样一个高土堆上点把火,看看能不能召来千里之外的救兵?”

  "这……好!”“传人, 立即下令,让士兵点燃烽火。”

  周幽王烽火在一个接一个的烽火台上点燃,各地的诸侯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以为国都受到进攻,纷纷率领军队前来救援。可是当各路诸侯匆忙赶到骊山脚下时,却看见周幽王正和妃子在高台上饮酒作乐,根本就没有什么敌人,才知道自己被国王愚弄了。诸侯们不敢发脾气,只能悻悻地率领军队返回。褒姒看到平时气度不凡的诸侯们,被戏耍后都是一脸的狼狈相,觉得很好玩,忍不住微微一笑。周幽王一见宠爱的妃子终于笑了,心里痛快极了。

  等诸侯王都退走了以后,周幽王又让士兵再点燃烽火,诸侯们又急匆匆地带着军队赶来了。周幽王和褒姒一见诸侯们又上当了,在烽火台上一起哈哈大笑。就这样,周幽王反复点烽火,戏弄诸侯。最后,当烽火再点燃时,已经没有一位诸侯再上当了。

  过了不久,周幽王想立褒姒为皇后,立褒姒的儿子为太子。为了达到目的,他废掉了皇后和太子。皇后的父亲是申国的国王,听到自己的女儿被废,非常生气,立刻联络别的国家,发兵攻打周朝。周幽王赶紧下令点燃烽火,召唤诸侯。可是诸侯们已经不再相信周幽王了,任凭烽火不断,就是没有一个诸侯前来救援。很快,周朝的国都就被攻破了,周幽王被迫自刎,褒姒被抓走,周朝从此灭亡。

  看,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实,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在当代中国,诚实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发扬光大。这种美德表现在工作和学习上,就是专心致志,认真踏实,实事求是;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就是真诚待人,互相信赖;表现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诚老实。我们一定要时刻把这种美德铭记在心,把它传递起来!
相关问答
读了这个故事,你是不是觉得我们应当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呢?你知道
1个回答2024-01-25 00:29
诚实的成语 : 抱诚守真、 言而有信、 一言九鼎、 闲邪存诚、 言信行果、 诚至金开、 季路一言、 诚心诚意、 心口如一、 杀彘教子、 天人共鉴、 诚心正意、 诚心实意、 开心见诚、 一言为定、 驷马...
全文
关于诚实,正直的名人名言
1个回答2024-05-13 20:54
即使心术最坏的人也会对之肃然起敬,内心也是快乐和满足的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诚实不欺的性格。——巴尔扎克【法】正直的人都是抗震的,无论在哪个阶层里,即使在财富地位上没有大收获。——阿密埃尔喜欢炫耀与爱...
全文
有没有形容正直。诚实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12 09:12
童叟无欺.货真价实抱诚守真: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赤诚相待: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诚心实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诚心正意: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
全文
关于诚信与正直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06 22:37
1、海瑞罢官 徐阶的第三子徐瑛霸占民田,鱼肉乡里,强占民女赵小兰。小兰母洪阿兰告状,华亭县令王明友受贿,杖毙小兰祖父。 应天巡抚海瑞微服出访,路遇洪阿兰,查明真相,判处徐瑛、王明友死罪,饬令退...
全文
表示正直诚实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7 13:06
抱诚守真 抱柱之信 达诚申信 表里如一 诚心诚意 襟怀坦白 光明磊落 开诚布公 一诺千金 拾金不昧 推心置腹 君子一言 快马一鞭 光明正大 海枯石烂 讲信修睦 竭诚相待 开诚相见 开心见诚 传守不...
全文
讲表现人的正直、诚实好品质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4 09:32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
全文
诚信品质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0-24 18:02
诗以诚信,聊与慰藉。 告苍物携知荒、 魏龙 诚达天下友,信遍世间雁。 回首寻坎坷,罩消皆作江平川。 以次拙作,以抒诚信。(著作隐渗权所有,请勿自用)
刘涛是一个老实听话的好孩子,从不说谎,家人和老师都为刘涛拥有这种诚实正直的品质而感到自豪。可是,刘
1个回答2024-02-04 17:56
(1)诚信的品德是高尚的,诚信的要求是确定的,但做到诚信的具体条件又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对诚信的理解应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我们充分运用诚信的智慧,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材料中的刘涛实话实说,就是...
全文
正直诚信是什么
2个回答2022-07-13 09:07
做人十分正直,诚信。 不讲假话。说到做到。
什么是诚实和正直
1个回答2022-09-04 12:18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指好的思想行为). 正直:公正坦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