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孩子之间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交流,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共处。

2024-01-13 03:07

每个孩子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如果你每天都以笑脸相迎,孩子就会放松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会无所顾忌,如果家长总是高高在上,处处显出自己的地位,那么孩子的心里会有一种压抑感和惧怕感,到底怎么样才能恰到好处。
1个回答
1、孩子应该由谁来带?



新一代父母大多忙于各自的事业,而把小宝宝交由长辈或保姆来照顾。但是很多矛盾就此产生,长辈的旧观念是不是会影响到孩子将来的成长?“隔辈亲”会不会使长辈过于溺爱孩子?把孩子交给保姆放心吗?父母怎样把握好自己在育儿过程中的角色?你的孩子是由谁来带的?你遇到过什么样的矛盾、问题?参与我们的讨论,说说你的想法。A:将小孩交给长辈或保姆来带,完全没问题,自己也省心;B:小孩交给长辈带,绝对错误,基础教育是最重要的;



2、西方自由式教育适合中国国情吗?



西方倡导“让孩子的需要做主”的自由式教育,他们认为孩子拥有自己的思想,在情感上有自己的发育要求。如果不尊重孩子的意志,剥夺孩子的自主权,会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而我们中国的教育一直强调对孩子从小就要“管”和“教”,有些父母认为西方自由式的教育与中国的现实很不相符,会使孩子更散漫,虽然他们的想像力很丰富,生活得也很轻松,但是他们可能在上学后很难适应中国式的学校教育,从而影响将来的升学等。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请告诉我们你的经验和看法。



3、“鼓励式”教育与“挫折”教育是针锋相对的吗?



为树立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就要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多一些正面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式”教育方法正在广泛地为社会所推崇。但也有许多父母提出不同看法,他们认为管教孩子,还是应该严格要求,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都以自我为中心, 只能听表扬,接受不了一点批评。而鼓励式“教育”,使得孩子稍有点挫折就放弃,可当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 孩子们不经过一定的挫折教育,没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力,进入社会后谁还会总惯着他们! “鼓励式”教育真有问题吗?“挫折”教育该不该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4、周末是让孩子放假还是让他参加各种培训?



很多孩子怕过周末,因为周末比平时上学还要忙,即使幼儿园的小朋友也会被家长带着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其实父母也怕过周末,因为要“陪读”,完全没有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这是摆在很多父母面前的两难选择,不参加培训班,孩子在方方面面就有可能“落后”或无法满足升学等方面的“要求”;参加培训班,就是牺牲掉全家本来难得的休闲时光。你的孩子参加培训班了吗?你觉得有办法解决这个两难命题吗?



5、孩子“照书养”行吗?



现在的年轻父母普遍知识层次高,往往从怀孕开始就买来大量的图书、杂志,以及网络等渠道,“照书”养育孩子,同时我们又经常听到“现在的孩子太难养”之类的无奈之辞,不“照书养”,仅仅依赖长辈的经验可行吗?可靠吗?太多的选择反而让年轻的父母无所适从了。你也是把孩子“照书养”的吗?你觉得这种方式能解决你的育儿问题吗?



6、孩子被小朋友欺负了,你怎么办?



孩子与孩子之间总免不了会有些磨擦,在幼儿园、学校里,经常会出现孩子被打、被咬,或者被抢玩具之类的“事件”。当自己的心肝宝贝被别人的孩子欺负了,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你平时是怎么教育孩子解决这类问题的?说说你的想法,给出你的答案。



7、呵护如何不过度?



虽然只有一个孩子,再怎么爱,身为父母,脑子里还是有根弦始终是绷着的,那就是,不能把孩子惯坏了。所以,把握好呵护的“度”就是个大学问了。一件事做到哪种程度才算是不过度?爱与溺爱之间那一线之差差在哪里?给我们讲讲你的育儿故事吧。



8、IQ和EQ,那个更重要?



IQ即智商,EQ即情商。对于一个人来说,两者一个都不能少。但在父母心中,还是有个轻重之分的。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你会把哪个摆在第一位?你了解它们各自明确的定义吗?你可能认为两者应该并重,那么,你又是怎样做的呢?请给出你的选择。



9、父母需要“一个扮红脸,一个扮白脸”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孩子时的方式方法也同样重要。许多家庭中父母都会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在教育孩子是“一个扮红脸,一个扮白脸”。你认为这样的分工是必须的吗?这种教育方法有效吗?“红脸”和“白脸”各自的功能又是什么呢?



10、是对孩子进行“精英教育”,还是让他按照传统模式成长?



一部分有经济基础家庭会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精英教育”,即让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学校,在中学或大学阶段就出国留学。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与传统模式下成长大的孩子会有哪些不同?你认为有必要吗?这两咱教育模式有哪些各自的利弊?请参与我们的讨论。



11、打是管教孩子的必需手段吗?



很多父母会发现,打的确是很奏效的一种管教孩子的手段。而且作为父母,大多数人都有挨打的经历,打孩子似乎天经地义。但《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不得对未成年人进行体罚,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法律更是严格。为什么孩子打不得?为什么打又往往很见效?你打过孩子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12、如何面对孩子的各种要求?



孩子的要求很多,而且他们不会考虑到这些要求父母有没有能力满足。当孩子提出一个要求时,父母首先要有分辨能力:这个要求是否合理;然后才能考虑是无条件还是有条件地满足。你是如何分辨孩子的无理要求和合理要求的?如果不合理,你会怎样拒绝?如果与孩子发生冲突怎么办?





能做到这样就够仂
相关问答
在公共交通上若无其人的开外音看电影、听音乐的人是什么心态?
1个回答2024-02-22 12:35
可能有几种情况: 一是这个人比较自私,不关注别人,只顾自己享受,这种人很难与别人相处,适合做一些技术性工作,但技术必须很牛的人,不然很难做成一件事情; 二是这种情商比较低,没有认识到给别人带来的...
全文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什么人或什么事或哪本书让你说话处事态度方式有什么改变
1个回答2024-02-11 02:20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只有你自己注意细节,注意自己的言行,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做到,这些条件不是说谁能够教会的,也不是什么事,什么人,什么书能够引导你做到的,而必须是你自己从内心就要这样去完成。
人的性格不同对生活得态度就会不同,做事方式也会不同,请问,我们每个人眼睛看到的会相同吗?
1个回答2024-03-03 09:10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角度就会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理解问题的看法就会不同;得到的利益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就会不同。
态度是什么意思?对人的态度是什么意思?工作态度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态度?思想,方式,行为,语气,认真
2个回答2022-12-12 04:43
对人的态度分热情和冷漠,真诚与狡猾。善良和作恶等等吧!对工作的态度分为认真负责和敷衍了事的态度。所以人遇到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态度。
为什么我们对不同的人说话的态度方式也不同?
4个回答2022-10-13 11:17
我觉得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角度就会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理解问题的看法就会不同;得到的利益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就会不同,所以每个人的说话态度就不同,应该他们哭的有些人就不配用好的态度去对待他们,有...
全文
对待问题的态度、方式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3-16 07:55
消极的,不去解决,自怨自艾,甚至把错误怪到别人身上或者继续错 积极地,认真对待问题,解决问题可能是通过家长,朋友,等的帮助
态度的改变形式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8-20 04:16
霍夫兰德认为,说服是引起人的态度改变的有效途径,即通过给予一定诉求,引导接受者的态度和行为趋向于劝说者的预定方向。他把说服看做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并基于此于年提出了一个标准的说服模型。在霍夫兰德的说服模...
全文
求推荐几本书呢?最好是写现实生活的书籍,主要是想学习一些好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对未来的思考
1个回答2024-05-08 12:14
拿破仑.希尔《成功的法则》比较耐看。也比较实用。
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2-04 17:05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
什么是态度?态度有什么用?
3个回答2022-07-24 03:53
态度可以频道一个人的 心理状态 用处大了去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