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阅读素养的重要性

2024-01-13 12:14

1个回答
12月17日去郑州知阅总部参加培训,有幸听到绘本大咖余治莹老师的分享,对于一个从事绘本教育工作两年多的人来说,这是多么珍贵的资源。

每次培训都习惯把它梳理一遍,像蜜课事业部总监解总监说的那样,对于新的东西先吃再嚼然后品,梳理的过程就是嚼的过程吧!

余治莹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围绕“培养阅读素养的重要性”来展开的,着重讲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动学习,学习来自学习者。

能够阅读的孩子,是能够学习的孩子,而能够学习的孩子,将会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成功。

孩子必备的七大能力

1.审辨思考的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2.跨界合作的能力:引领导力来影响。

3.灵活性:适应性。

4.主动进取:开创新局。

5.高效的口头和书面能力。

6.寻找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7.高度的好奇心和想象能力。

从哪里学期?

从家庭学起,从小学起,从阅读学起。

二、阅读大能力。

以前学的是知识,现在学的是素养。素养=态度+知识+能力。素养是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表现在自我的学习,解决问题,适应未来等行动中。

积极态度,参与式的学习=神经元的学习已经准备好了。摄取多元知识是,不分性别、什么都读、多元学习、奠定基础。

三、将知识转变为能力。

举例:小朋友想办法为方便整理寻找拼图,想出自己画标签的办法。

举例:怎样引导孩子将一张被撕坏的纸,变成另一件作品,而不是被丢弃。延伸互动还可以做什么?

举例:富兰克林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就会完全理解了。

透过阅读培养三种能力,思考、倾听、表达。倾听是:听、听到、听懂、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思考:透过逻辑、批判思考、关怀思考。表达:口语、文字、戏剧、绘图、音乐、肢体、游戏。

举例:第一副画面中有一颗大树,第二幅画面叶子飘落。让孩子看图讲故事,还可以倒着讲。

四、孩子的阅读发展阶段。

学习如何阅读0-8岁

出生到6岁属于前阅读期,6-7岁进入识字期,7-8岁为流畅期,大量阅读。

透过阅读学习(9岁以上)具备文字识读、阅读理解和良好的阅读动力三大目标。

读多少,怎么读?

大量阅读:澳洲读写专家梅福克斯说:每个孩子在学习独立阅读前必须先读1000本。

精读:我们大家要求小孩阅读达到记忆、理解和应用。美国家长训练小孩达到分析、综合和评论。

透过大量阅读,累积更多的背景知识。

大量阅读和精读。

大量阅读在家中、学校、机构阅读。精读:在学校或机构,跟老师学习。

国际读写能力顾问梅·福克斯说:

每天3本:选一本孩子喜欢的故事书,选一本孩子熟悉的故事书,选一本孩子没看过的故事书。从小听故事长大的孩子,很快学会聆听技巧,可以体会书本的乐趣,发展出专注力。

怎样让孩子听读绘本:

大声朗读:念书中文字给孩子听

带领朗读:带领孩子一字一句念美文美句。

看图说话:引导孩子边看图边说事。

说故事:请孩子不用看书,将故事说出来。

大人是绘本演奏家。

在共读过程中,绘本就好似作曲家完成点评的(乐谱)一样,它必须透过大人声音的(弹奏),才能展现、流泻出其真正的生命。

朗读时要注意词语、标点符号、断句、带点感情,但不要夸张。

用声音将文字演奏出来

  在孩子认识文字以前籍由耳朵去听、去理解是很重要的语言经验,透过绘本语言,还可以识得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大人用他的声音为文字注入了生命,当文字被化作抑扬有致的、跳跃的音符之后,孩子的心也才会随着声音所带出来的内容和节奏,一步一步的走入画面,身在故事。

故事元素→共读提示。

人物→故事里面有谁?

场景→故事在哪里发生?

时间→故事在什么时候发生?

情境→他们在做什么?

情节→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结局→最后怎么了?可以从书的内容聊到孩子自身的经验。

一本书让孩子读到什么?

角色:就是看人。

时间:了解经过的长短。

地点:了解环境。

事件:了解情节。

物品:了解关键物。

宗旨:这本书带来的启示。

怎样选书

经典绘本:经过时间的考验。

大奖绘本:经过评审的过滤。

大师绘本:品质的保证。

创意绘本:培养创造力。

新出版优质绘本:带来新观念。

阅读三层次

第一层:我看到了什么?

第二层:想一想,为什么呢?

第三层:跟我的关联是什么?

鼓励孩子提问

一到三岁:这是什么?→为什么?

三岁以上:

1.我很好奇的是...

2.我很惊讶的是...

3.我想知道关于...

4.如果...会不会

5.我很困惑的是...

6.为什么?

7.我还想知道

观念改变教育方式

加德纳教授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肯定每个人都具有多元智能,只是每个人的智能显现不一,因此有强势智能,也有弱势智能。

身为老师及家长,应该增进孩子的强势智能,补足其弱势智能,日后,方能适应多变的环境,有所发展。

加德纳提出八种智能

人际智能

语言智能

音乐智能

视觉空间有智能

逻辑数学智能

肢体动觉智能

自然观察智能

内省智能

绘本中的内省与人际智能

举例:《拉帕好伤心》

为什么要阅读名人传记

古人说:少年养志

如何养志,通过读名人传记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

读名人传记,最能激发人志气,且于应世接物之智慧增长不少。

举例:天鹅。

珍·杜南提出如何读绘本

第一次,药快速浏览文字和图画,好对整本书的内容先有概念,这属于直接思维。

第二次,再从头浏览一遍。这属于细节分析思维。

第三次,要放慢脚步,仔细阅读文字和图画。开始逐渐发现图文关系。这属于重点分析思维。

举例:怎样精读一本绘本《阿莫的生病日》。作者菲利普·斯蒂德与埃琳·斯蒂德。

用文字和图画创造一个小宇宙,每个系列都要紧紧相扣。

艾琳说:好书经得起时间考验,因为它触及人心深处某个最真实的部分。

艾琳的个性害羞安静,怯于人际交谈,喜欢和动物相处。艾琳觉得这些故事角色仿佛是老朋友,甚至她的化身,(尤其是企鹅)能画真正属于自己的故事,帮助她画出真实的情感。

什么是好绘本?

《花婆婆》作者芭芭拉库尼说,绘本里的每一张图画,都是一颗颗美丽浑圆的珍珠,文字就像链子一样,串起所有珍珠成为项链,而绘本就是珍珠项链。绘本里的图画,加上文字,连续而完整的说出精彩的故事,就是好绘本。

什么是策略?

阅读时,读者有意识地应用一些方法来促进理解,或记得更牢,或有更深度的思考。策略并不只是完成学习单的教学活动,排序和归纳出结论的作业练习,只有活动或练习,却没有明确教导如何在阅读时运用方法来思考,不算是策略教学。

阅读理解策略的顺序:

预测→连结→摘要→结构→图像→推论→提问。理解监控。

举例:《一只有教养的狼》。

想一想,答一答。

1.野狼进农庄方式的改变?

2.野狼服饰的改变?

3.野狼阅读的改变?

4.农庄动物对野狼态度的改变?

5.小镇的改变?

好玩的故事接龙

例如:《幸运的内德》。
相关问答
怎么培养孩子阅读能力 怎么培养孩子阅读能力四岁
1个回答2024-02-02 00:53
1、坚持鼓励教育。要坚持鼓励孩子不断去学习,鼓励式的教育会让兆野镇脊运孩子更为自信,也会更让孩子激起学习的愿望。 2、阅读和识字相结合。孩子学习的时候应该把阅读和识字有效的结合起...
全文
阅读可以培养孩子哪些能力 阅读培养孩子哪些能力
1个回答2024-02-23 12:21
1、阅读能让孩子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能提供丰富和多元的知识,让孩子能够在充实精神世界的同时获得全新的“精神食粮”。长期的阅读,能让孩子具有批判性思维,并且在生活方面更加有独立的思想,做事也会更加有...
全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1个回答2024-02-22 02:28
培养孩子的数学素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建立数学兴趣:让孩子对数学感到兴趣是培养数学素养的基础。可以通过游戏、趣味数学题、数学实验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去探索数学世界...
全文
如何培养孩子的素养
1个回答2024-02-22 15:39
我觉要想培养孩子的素养,最重要的是父母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父母要有礼貌,教导孩子有礼貌。像见面要问好,错了要说对不起等等,要灌入孩子的思想。孩子做错事情,要让...
全文
如何培养孩子的情感素养?
1个回答2024-01-31 01:21
父母可以注重对孩子的从小教育方面,也就是不经常打骂孩子,时常的,耐心地和孩子讲道理,等孩子长大了,自然提高了情感素养。坚持好好教育,孩子懂事后,会学的更快。
怎样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
1个回答2024-02-04 20:08
文学修养其实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培养: 一个是文学知识的修养: 1、像多给孩子买些青少年版的文学名著,父母要耐心的引导孩子,孩子小时,多给他(她)讲文学名著故事,文学家小时的故事,吸引孩子,逐渐使孩...
全文
如何培养孩子的五大素养
1个回答2024-02-05 20:12
孩子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关注的问题,对于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也是学校和家长都应该格外注意的,当然要做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培养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还是需要老师多多用心的。中国学生的六大核心...
全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素养
1个回答2023-03-31 05:31
从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开始吧,多做引导
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个回答2024-01-26 04:54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传统的基本素养指标包括语言能力、数学素养、学会学习、问题解决能力。现代的基本素养指标包括...
全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个回答2024-01-26 06:22
制定好的规章制度。 老师教育学生,最好能够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这样在教育的道路上不至于会产生偏离。毕竟每个教师的人生轨迹不一样,获得的感悟也会有所不同。而他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容易用自己的人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