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所写的动物以及所演变过来的成语?

2024-01-14 09:58

1个回答

庄子所写的动物以及所演变过来的成语?——答案:蜗牛(蛮 争 触 斗、触 斗 蛮 争、 蛮 触 之 争、蛮 触 相 争),马(白驹碰陵过隙、过隙白驹、害群之马、求马唐肆),鱼(沉鱼落雁、得鱼忘筌、涸辙之鲋、枯鱼之肆),鼠(鸱鸦嗜鼠、虫臂鼠肝、鼠肝虫臂、孤雏腐鼠 、鼠腹蜗肠、偃鼠饮河) , 牛(呼牛呼马、目无全牛),虎(初生牛犊不怕虎、虎口逃生、虎口余生、乳犊不怕虎),鸟(鹑居鷇食、见弹求鸮、呆若木鸡、木鸡养到、断鹤续凫、凫胫鹤膝、鹪鹩一枝、截鹤续凫、鹏程万里、隋珠弹雀、随珠弹雀、雁默先烹)闹吵咐,青蛙(井底之蛙、井蛙之见),蚂蚁(群蚁附膻、如蚁附膻),蚊子(使蚊负山),龙(探骊得珠、屠龙之技),螳螂(螳臂当车),黄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蛇(虚与委蛇)。


蛮 争 触 斗 

【拼音】: mán zhēng chù dòu

【解液纯释】: 蛮、触:蛮 氏、触 氏,《庄 子》寓 言 中 的 在 蜗 牛 两 角 的 两 个 小 国。因 细 小 的 缘 故 而 引 起 的 争 端。

【出处】: 《庄 子 · 则 阳》:“有 国 于 蜗 之 左 角 者,曰 触 氏,有 国 于 蜗 之 右 角 者,曰 蛮 氏。时 相 与 争 地 而 战,伏 尸 数 万,逐 北 旬 有 五 日 而 后 反。”

【举例造句】: 石 火 电 光 俱 是 梦,蛮 争 触 斗 总 无常 。 ★ 清 · 钱 彩《说 岳 全 传》第 七 十 三 回

【拼音代码】: m z c d

【近义词】: 蛮 触 之 争、蛮 触 相 争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 非 正 义 战 争

【故事】: 传 说 古 代 有 一 只 蜗 牛 的 两 个 触 角 上 有 两 个 小 国,左 边 的 叫 触 氏 国,右 边 的 叫 蛮 氏 国。两 个 国 家 因 为 争 夺 地 盘 而 经 常 发 生 战 争,有 时 竟 伏 尸 百 万,血 流 成 河,造 成 民 不 聊 生,怨 声 载 道,蜗 牛 因 此 而 丧 失 触 觉 功 能。

相关问答
写一篇关于庄子的故事,并说明这个故事体现了庄子哪些性格特点。
1个回答2024-01-22 08:42
惠子相梁 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这则故事很富有趣味性,主要表现在:其一,故事发展常常出于人的意料之外。做了大官,好朋友来看望自己,这是令人高兴的...
全文
写一个关于庄子的故事,并写出体现了庄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1个回答2024-05-18 03:20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全文
庄子 故事两则体现了庄子什么 思想
1个回答2024-01-20 23:30
第一则《惠子相梁》: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 第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貌似没有主题,这篇短文讲的是一场惠子与庄子之间的辩论赛
庄子故事两则庄子是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1-25 10:25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
全文
写一篇关于庄子的故事,并说明这个故事体现了庄子哪些性格特点。
1个回答2024-02-11 02:22
惠子相梁 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这则故事很富有趣味性,主要表现在:其一,故事发展常常出于人的意料之外。做了大官,好朋友来看望自己,这是令人高兴的...
全文
庄子的英语翻译 庄子用英语怎么说
1个回答2024-02-07 13:44
您有几个选择,因为有拼音和其它英文字母翻译法。 (1) Zhuangzi (2) Chuang Tzu (3) Chuang Tse 在下以为,目前拼音也开始普遍出现在国外,所以用拼音应该是可...
全文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体现了庄子的道家哲学思想。下列成语或典故与《庄子》有关的是(  )。
1个回答2024-01-18 19:51
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愚公移山”是《列子·汤问》记载的一篇寓言故事,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B项错误,“刻舟求剑”出自《...
全文
《庄子》故事两则中,有人说庄子最后一句话答非所问,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1个回答2024-01-18 11:52
最后一句话是:我是在濠上知道的,把惠,子“你怎样知道鱼乐的问题变成了‘你在哪里”知道鱼乐在逻辑上可说是个偷换概念的诡辩,是答非所问的对语。可是,这正展示了庄子善用言辞上的巧妙,在逻辑上回避了难题的机敏...
全文
(庄子,山木)的(庄子行于山中)的翻译
1个回答2022-06-20 18:00
庄子行于山中.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