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理 库尔良茨基61海特 阅读答案 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024-01-16 08:39

1个回答
参考: 公 理

[苏]库尔良茨基 ·海特

老师离开黑板,抖了抖手上的粉笔灰说:

“现在请大家作笔记:平行的两条直线,任意加以延长,永不相交,”

学生们低下头在本子上写着。

“平行的两条直线……永不……相交……西多罗夫,你为什么不记呢?”

“我在想。”

“想什么呢?”

“为什么它们不会相交呢?”

“为什么?我不是已经讲过,因为它们是平行的呀。”

“那末,要是把它们延长到一公里,也不会相交吗?”

“当然啦。”

“要是延长到两公里呢?”

“也不会相交的。”

“要是延长到五千公里,它们就会相交了吧?”

“不会的。”

“有人试验过吗?”

“这道理本来就很清楚,用不着试验,因为这是一条公理。谢苗诺夫,你说说,什么叫公理?”

一个戴着眼镜,态度认真的男孩子从旁边位子上站起来答道:

“公理就是不需要证明的真理。”

“对,谢苗诺夫,”老师说,“坐下吧……现在你明白了吧?”

“这我懂得,就是不懂为什么它们不会相交。”

“就因为这是一条公理,是不需要证明的真理呀。”

“那么,不论什么定理都可以叫做公理,就也都用不着加以证明了?”

“不是任何一条定理都可以叫做公理。”

“那为什么这一条定理就可以叫做公理呢?”

“咳,你多固执啊……喂,西多罗夫,听我说,你今年多大了?”

“十一岁,”

“明年是多少岁?”

“十二岁。”

“再过一年呢?”

“十三岁。”

“你瞧,每个人每年都要长一岁,这也是一条公理。”

“要是这个人突然一下子死掉了呢?”

“那又怎么样?”

“一年后他不就长不了一岁了吗?”

“这是例外情况。你别从我的话中找岔子了,我还可以给你举出别的例子,甚至可以举出成千上万的例子来说明;不过,这没必要,因为公理是不用证明的。”

“那要不是公理呢?”

“那是什么?”

“要是定理,就需要证明了吧?”

“那是需要的。可我们现在说的是公理。”

“为什么是公理呢?”

“因为这是欧几里德说的。”

“要是他说错了呢?”

“你大概以为欧几里德比你还要蠢吧?”

“不,我并不这样认为。”

“那为什么你还要强辩呢?”

“我没有强辩,我只是在想,为什么两条平行直线不能相交。”

“因为它们不会相交,也不可能相交。整个几何学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这么说,只要两条平行直线一相交,整个几何学就不能成立了?”

“那当然,但它们终究不会相交……你瞧,我在黑板上画给你看……怎么样,相交了没有?”

“暂时没有。”

“好,你再看,我在墙上接着画……相交了没有?”

“没有。”

“你还要怎样呢?”

“要是再延长,延长到墙的背面去呢?”

“现在我全明白了,你简直是个无赖,你心里很明白,但就是存心要跟我扯皮。”

“可我确实不懂嘛。”

“嗯,好吧,你不相信欧几里德,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但我,你总该知道,总该相信吧?我对你说,它们是不会相交的……喂,你怎么不说话了呢?”

“我在想。”

“西多罗夫,那就这么办吧:要么你立刻承认它们不会相交,要么我把你撵出教室,怎么样?”

“我实在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西多罗夫哽咽着说。

“出去!”老师喊了起来,“收拾起你的书包见你的父母去吧。”

西多罗夫收拾起书包,抽泣着走出教室。

老师疲惫地坐到椅子上,大家默默地坐了几秒,然后老师站起来又走近了黑板。

“好吧,同学们,我们继续上课,请你们再记下一条公理:两点间只能画一条直线。”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老师提醒学生记笔记,是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这条不需要证明的公理。

B、西多罗夫不记笔记,是因为他对公理可不需证明表示怀疑。

C、老师用“每个人每年都要长一岁”的例子是想说明,凡公理都是不需要证明且无可怀疑的。

D、西多罗夫用“要是这个人突然一下子死掉了呢”的例外情况,说明“每个人每年都要长一岁”并非公理。

E、这篇小说几乎通篇都由人物对话构成,借此表现了对前人论断应该具有的怀疑精神和探索意识,表现了两种知识观的冲突。

12、小说由老师讲述的一条“公理”开始,又由老师讲述另一条“公理”结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13、小说中的西多罗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14、小说描写了西多罗夫和老师在课堂上发生冲突的故事。小说中的老师,竭力捍卫“公理”的权威地位,有人认为他的做法无可非议,有人认为他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说中的西多罗夫,有人认为他死心眼,有人认为他善于发现问题。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



11.B(怀疑的是这条定理本身,而非公理。)D(西多罗夫举例外情况是想说明,如果这个说法不能成立,那么老师前面讲的那个“公理”也可能不成立,需要证明。)

12.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②第一次,用以引出全文,掀起波澜,揭出矛盾;第二次,用以收束全文,表现老师僵化的教学思想并未因此而有改变,发人深省。

13.①求知欲旺盛,喜欢寻根究底。②爱动脑筋,善于发现问题。③固执倔强,有点钻牛角尖。

14.老师迷信权威,固守公理,不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看法,态度简单粗暴,最后甚至将学生撵出教室,缺乏民主平等探讨问题的精神,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肯动脑筋,喜欢寻根究底,善于发现问题,具有创造性思维,并不因老师、权威之说而改变自己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值得赞赏。
相关问答
基因库在哪一章
1个回答2022-11-07 11:03
基因库如果是说生物书的基因库,那该知识点在书上的第六章; 如果是都市青春小说《终极狂兵》的基因库,则该章节在一千两百九十四章。
高尔基的童年第3章小茨冈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1-25 15:22
当阿廖沙丧父后来到外祖父的染坊,认识了一些人。此则胡这个年轻的学徒乐观善良,是阿廖沙童年玩伴之一,被外祖母叫做"瓦尼亚"。其实,小茨冈是外祖父外祖母捡来的孤儿。外祖母是属于好心,而外祖父却想在他长...
全文
象棋的故事茨威格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3-09 21:00
我的爷爷非常爱下象棋,有一次我和他下象棋,爷爷像一个老顽童一样。非常开心。
童年高尔基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16 06:17
1. 1阶段:在自己家中直到他父亲死去 2阶段:在外祖父家的生活 3阶段:母亲改嫁与继父生活 4阶段:母亲死后,被外祖父遗弃,走向人间 2. 私心 3. 他去租书,晚上偷看,去丰满可爱的女贵族家里借书...
全文
高尔基童年的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2-09-07 08:55
你是王为吧。。。。
求《高尔基和孩子们》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3-16 08:28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非常关心和体贴儿童,所以孩子们对他十分爱戴和信赖 有一回,在一个偏僻的城镇上读书的一名小学生,不小心把学校图书馆的一本《童年》弄丢了.他跑了几家书店也没有买着,非常着急.于是,便冒...
全文
高尔基和孩子们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3-17 15:00
1.用△将短文分为三段。(6分) 2.结合上下文,讲讲下列词语的意思。(3分) 爱戴—— 冒昧—— 锋芒—— 3.在第四节最后的空格处加上适当的标点。(2分) 4.①写出近义词。(2分) ...
全文
高尔基和孩子们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4-06 06:45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非常关心和体贴儿童,所以孩子们对他十分爱戴和(依赖信赖√)。 有一回,在一个偏僻的城镇上读书的一名小学生,不小心把学校图书馆的一本《童年》弄丢了。他跑了几家书店也没有买着,非常着...
全文
《高尔基和孩子们》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5-24 23:46
哇,额2010年回答的啊!晕死了,,。。。我还是提供下答案吧: 高尔基和孩子们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非常关心和体贴儿童,所以孩子们对他十分爱戴和(依赖 信赖)。 有一回,在...
全文
高尔基和孩子们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5-26 14:53
.信赖,珍藏, 夸奖,锋, 2. ① ① 3.线在哪? 4.高尔基对于孩子们虽然非常喜欢 当然,对孩子们取得的成绩,他总是喜在心里,乐在眉梢,给予适当的鼓励,但从不过分地(...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