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重耳与楚庄王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2024-01-18 03:01

1个回答
晋文公五十多岁时离家出走,流亡中原,辗转各国,但是他从未绝望,从未放弃,60多岁终于回到自己的国家当了君王。说明了无论身处怎么样绝望的境地,只要不抛弃不放弃,总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说明了 劝解要有艺术,不慢不急、不揉不刚,既要简明扼要达到规劝的目的,又要让对方自己考虑自身错在哪里。这就是语言的艺术。而被劝者,要怀着理智的心态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规劝,不能死不认账,黑白不分,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对自己不是坏事。
相关问答
晋文公重耳与楚庄王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2-20 17:17
晋文公五十多岁时离家出走,流亡中原,辗转各国,但是他从未绝望,从未放弃,60多岁终于回到自己的国家当了君王。说明了无论身处怎么样绝望的境地,只要不抛弃不放弃,总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楚庄王一鸣惊...
全文
有关晋文公和楚庄王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7 03:56
晋文公 颠沛流离 退避三舍 楚庄王 一鸣惊人 绝缨之宴 问鼎中原
有关晋文公和楚庄王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2 20:27
晋文公 颠沛流离 退避三舍 楚庄王 一鸣惊人 绝缨之宴 问鼎中原
关于晋文公和楚庄王的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3-04 16:17
晋文公在城濮之战有个成语:退避三舍\楚庄王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问鼎中原.
晋文公与楚庄王之间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8 16:39
前632年,四月初四,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今山东濮县)交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戒,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 前633年...
全文
晋文公与楚庄王之间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4-29 12:16
前632年,四月初四,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今山东濮县)交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戒,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 前633年,...
全文
晋恒公与楚庄王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4 17:30
蜻蜓的生活习惯: 它们在池塘上方盘旋,或沿小溪往返飞行,在飞行中将卵撒落水中;有的种类贴近水面飞行,用尾“点水”,将卵产到水里。蜓科和均翅亚目都有产卵器,它们用产卵器切割水生植物的茎叶,把卵...
全文
晋文公重耳与楚庄王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12 17:02
晋文公五十多岁时离家出走,流亡中原,辗转各国,但是他从未绝望,从未放弃,60多岁终于回到自己的国家当了君王。说明了无论身处怎么样绝望的境地,只要不抛弃不放弃,总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
全文
成语楚材晋用可不可以写成楚才晋用
1个回答2024-03-07 16:07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保 【楚才晋用】比喻用才不当。 【楚材晋用】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
全文
楚才晋用指谁为晋所用?
1个回答2024-01-29 20:21
具体不是哪个人,但在典故里意指伍举,伍子胥的先祖春秋时,楚国有一个大夫叫伍举。一次他的岳父王子牟犯了法,偷偷逃跑了,有人说是伍举私下报的信。谣言一传开,伍举惊惶起来,就跑到郑国去避风。过了段时间,又...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