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小故事启示

2024-01-18 07:56

三个人在工地干活,干的都一样是砸石头 第一个人,只知道砸石头 第二个人,知道在石头是为了养家糊口 第三个人,知道砸石头是为了建造一座教堂 请问这个故事对企业管理的思路有何启示哈?? 考试要考相关类型的题,所以请大家帮忙!!
1个回答
一、马
 马,本来自由自在的在山间撒野,渴了喝点山泉,累了就睡在地上晒太阳,无忧无虑。可是自从有了伯乐,马的命运就改变了,给它的头戴上笼辔,在它的背上置放鞍具,栓着它,马的死亡率已经是十之二三了,然后再逼着它运输东西,强迫它日行千里,在它的脚上钉上铁掌,马的死亡率就过半了。马本来就是毫无规矩毫无用处的动物,让它吸取日月之精化,天地之灵气,无用无为,还得以享尽天年,教化它,让它懂得礼法,反而害了它的生命。

人何尝不是如此呢?在规矩的约束下我们是否也丧失了本我,成天遵循别人制定的礼义,逼迫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有限的生命还剩下多少呢?


我的理解:

马和人的境遇其实是一样的,人也是,正如最后所说,天天遵循别人的规则是会渐渐的失去自我!那么从另一个角度讲,一个企业要想使员工精神饱满!干劲十足,而且工作周期的延续,更需要的是人性化的管理和体恤民情的领导!很多时候在企业中创造是更具有价值的!如果制约员工的一些想法是有害的!这儿提醒了管理层,应该如何去让马儿不用拴就会自己留在公司,怎么能让马儿工作周期更长,当然不是放纵,是应该更加人性化的管理!


二、所长无用
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
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要发挥其专长,就必须适合社会环境需要。如果脱离社会环境的需要,其专长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我们要根据社会得需要,决定自己的行动,更好去发挥自己的专长。

我的理解:

孔子曾经使用过因材施教,那么也就是必须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什么样的位置更加适合哪?调查后发现越国的情况刚好并不是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你才发现如果选择肯定会双方都受损!这就牵涉到,定位应该准确,真正的能够把自己的能力展现出来的选择就是适合自己的位置!作为管理层来讲!那就是在用人方面!

我总结了一句话:打仗靠摆兵布阵,管理就看你如何用人!



三、佛塔上的老鼠
 一只四处漂泊的老鼠在佛塔顶上安了家。
 佛塔里的生活实在是幸福极了,它既可以在各层之间随意穿越,又可以享受到丰富的供品。它甚至还享有别人所无法想象的特权,那些不为人知的秘笈,它可以随意咀嚼;人们不敢正视的佛像,它可以自由休闲,兴起之时,甚至还可以在佛像头上留些排泄物。
 每当善男信女们烧香叩头的时候,这只老鼠总是看着那令人陶醉的烟气,慢慢升起,它猛抽着鼻子,心中暗笑:“可笑的人类,膝盖竟然这样柔软,说跪就跪下了!”
 有一天,一只饿极了的野猫闯了进来,它一把将老鼠抓住。
 “你不能吃我!你应该向我跪拜!我代表着佛!”这位高贵的俘虏抗议道。
 “人们向你跪拜,只是因为你所占的位置,不是因为你!”
 野猫讥讽道,然后,它像掰开一个汉堡包那样把老鼠掰成了两半。

我的理解:

作为中层领导,或者发号施令者,应该自觉,并不要应为一些仪式上的东西就搞个人崇拜,别人尊敬或者膜拜你,是因为你处在哪个位置上,而不是因为你这个人。这也给一些处在领导位置的人敲响一个醒钟,特别是处在中层管理的人,如果太过自信的去搞个人崇拜那么就将会失去你的位置。人总是要谦虚,不要太过自信,否则,失去也将会将会降临到你的身上!

四、钢玻璃杯的故事
 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
 八十年代,农田承包到户。他把一块水洼挖成池塘,想养鱼。但乡里的干部告诉他,水田不能养鱼,只能种庄稼,他只好有把水塘填平。这件事成了一个笑话,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一个想发财但有非常愚蠢的人。
 听说养鸡能赚钱,他向亲戚借了500元钱,养起了鸡。但是一场洪水后,鸡得了鸡瘟,几天内全部死光。500元对别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对一个只靠三亩薄田生活的家庭而言,不啻天文数字。他的母亲手不了这个刺激,竟然忧郁而死。
 他后来酿过酒,捕过鱼,甚至还在石矿的悬崖上帮人打过炮眼……可都没有赚到钱。

 35岁的时候,他还没有娶到媳妇。即使是离异的有孩子的女人也看不上他。因为他只有一间土屋,随时有可能在一场大雨后倒塌。娶不上老婆的男人,在农村是没有人看得起的。
 但他还想搏一搏,就四处借钱买一辆手扶拖拉机。不料,上路不到半个月,这辆拖拉机就载着他冲入一条河里。他断了一条腿,成了瘸子。而那拖拉机,被人捞起来,已经支离破碎,他只能拆开它,当作废铁卖。
 几乎所有的人都说他这辈子完了。
 但是后来他却成了我所在的这个城市里的一家公司的老总,手中有两亿元的资产。现在,许多人都知道他苦难的过去和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经历。许多媒体采访过他,许多报告文学描述过他。但我只记得这样一个情节--
 记者问他:“在苦难的日子里,你凭什么一次又一次毫不退缩?“
 他坐在宽大豪华的老板台后面,喝完了手里的一杯水。然后,他把玻璃杯子握在手里,反问记者:“如果我松手,这只杯子会怎样?“
 记者说:“摔在地上,碎了。“
 “那我们试试看。“他说。
 他手一松,杯子掉到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但并没有破碎,而是完好无损。他说:“即使有10个人在场,他们都会认为这只杯子必碎无疑。但是,这只杯子不是普通的玻璃杯,而是用玻璃钢制作的。“
 于是,我记住了这段经典绝妙的对话。这样的人,即使只有一口气,他也会努力去拉住成功的手,除非上苍剥夺了他的生命……

我的理解:

人的追求会成为人成功的一种动力,在某种情况下,这种动力将主宰一个人,让他具有超出凡人的承受能力和坚韧不拔的作风,倒下了但是他依然望着前方,因为那儿有他的目标!坎坷部能够阻挡一个有理想和有追求的人的前行,他只会一次次的把经验和教训赋予他,从而让他更加踏实的前行!有志者事竟成!

五、机 会
 A在合资公司做白领,觉得自己满腔抱负没有得到上级的赏识,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见到老总,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
 A的同事B,也有同样的想法,他更进一步,去打听老总上下班的时间,算好他大概会在何时进电梯,他也在这个时候去坐电梯,希望能遇到老总,有机会可以打个招呼。
 他们的同事C更进一步。他详细了解老总的奋斗历程,弄清老总毕业的学校,人际风格,关心的问题,精心设计了几句简单却有份量的开场白,在算好的时间去乘坐电梯,跟老总打过几次招呼后,终于有一天跟老总长谈了一次,不久就争取到了更好的职位。
 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这准备二字,并非说说而已。
我的理解:

每个人其实在一生中都会有很多机会!有些人面对失败总是会说没有机遇!其实机遇对于大家都是均等的!只是看你如何的去把握!不用心只是幻想的人一事无成,用心但是不尽力的人只会平平淡淡,只有铆足了劲,用尽任何能够想到的办法去实现的人才会成功!



在不同的故事面前人的理解总是不一样的!我只是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朋友们也可以留下自己的想法!以供大家共同提高!
相关问答
管理学小故事启示
1个回答2024-01-20 16:29
一、马  马,本来自由自在的在山间撒野,渴了喝点山泉,累了就睡在地上晒太阳,无忧无虑。可是自从有了伯乐,马的命运就改变了,给它的头戴上笼辔,在它的背上置放鞍具,栓着它,马的死亡率已经是十之二三...
全文
管道的故事的启示
1个回答2024-01-23 05:08
柏波罗相信他的梦想会实现。所以你也要有那可坚定的心。这个故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感受颇深,也获得了很多启示: 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视频中的柏波罗和布鲁诺这两位年青人,都在不停...
全文
小白龙给人的管理启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1 22:58
小白龙给人的管理启示有哪些:每个人都是在为别人服务 在《西游记》中,小白龙就非常具有服务精神。他总是默默无闻,却脚踏实地甘心为唐僧服务,相伴唐僧一路西天取经。路遥知马力,用在小白龙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
全文
管宁割席这个故事的启示
1个回答2024-01-30 06:02
事情很小,确是人们容易忽略的细微末节,然而正因其小,足见当时的士大夫品评他人与约束自己的尺度及交友之严,见微而知著,因小而见大。 当朋友之间所追求的东西有着悬殊的差别之时,就可能在以后的路上分道...
全文
管鲍之交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个回答2024-03-01 23:53
“管鲍之交”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管鲍之交”一直被誉为交友的最高境界,成为被历代传诵的佳话。可见真正的朋友应当患难与共,为了国家的利益能不计个人得失同心协力。就像桓公不计较私仇,任用管仲终成...
全文
管宁割席给人的启示
1个回答2024-02-07 13:41
《世说新语》中记载“管宁割席”的故事,便是对“道不同不相为谋”极为清晰的阐释。管宁与华歆本是从小到大的好朋友,恰同学少年结伴读书。一次,两人一同在园中锄菜,发现地上有块金子。管宁视而不见,继续挥...
全文
管宁割席的启示
4个回答2023-12-03 09:28
管宁、华歆同在园中除菜,见地上有小片黄金。管宁挥锄不停,和看到石头瓦片一样没有区别,华歆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他们又曾同坐一张席上读书,有个坐着四周有障蔽的高车的官员从门前过,管宁读书不停如故,华歆放...
全文
大雁南飞这一成语对于管理上有什么好的启示
1个回答2024-02-06 15:52
1、大雁南飞:寻找更适合的地方是一种本能。 管理是否得宜会影响环境,影响员工的效率和忠诚。 2、大雁群南飞,得有头雁领。好的管理者能够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懂得如何去带领员工找到最好的方向。 ...
全文
[管宁割席]这个小故事带个你怎样的启示
1个回答2024-02-08 18:34
《世说新语》中记载“管宁割席”的故事,便是对“道不同不相为谋”极为清晰的阐释。管宁与华歆本是从小到大的好朋友,恰同学少年结伴读书。一次,两人一同在园中锄菜,发现地上有块金子。管宁视而不见,继续挥锄...
全文
《管宁割席》译文和启示
1个回答2024-02-08 22:40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砾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①读书,有乘轩冕②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③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