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的故事

2024-01-19 23:44

1个回答
  精卫填海 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女娃.女娃十分乖巧,黄帝见了她,也都忍不住夸奖她,炎帝视女娃为掌上名珠.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因为父亲忙于公事:太阳升起时来到东海,直到太阳落下;日日如此,总是不能带她去.这一天,女娃没告诉父亲,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风大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终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小女儿,但却不能用太阳光来照射她,使她死而复生,也只有独自神伤嗟叹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叫此鸟为“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了一粒小石子,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阒,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的!”   “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   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后来,一只海燕飞过东海时无意间看见了精卫,他为她的行为感到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后,海燕为精卫大无畏的精神所打动,就与其结成了夫妻,生出许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到人们的尊敬.晋代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之填沧海”,热烈赞扬精卫小鸟敢于向大海抗争的悲壮战斗精神.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   人们同情精卫,钦佩精卫,把它叫做“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并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作“精卫誓水处”.   传说2   夏朝以前,国家还没有形成,那时候的帝王,远不如后来帝王那么阔气,享有许多特权;而是纯粹的人民公仆,只有尽义务的份儿.帝王的子女也没有什么太子,公主之类的特殊称呼,身份也尊贵不起来,和老百姓的子女一样.   炎帝有个女儿,名叫精卫,性格开朗活泼,喜欢打抱不平.一天,她走出小村,找小朋友玩耍,看到一个大孩子把小孩子当马骑.小孩都累爬下了,大孩子还不肯罢休.   精卫走过去,指着大孩子的脑门怒斥道:“你这个人太不知羞耻,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有力气,去打虎打熊,人们会说你是英雄.”   大孩子见精卫是个小姑娘,生得单薄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他从小孩背上跳下来,走到精卫面前说:“我是海龙王的儿子,你是什么人?竟敢来管我!”   精卫说:“龙王的儿子有什么了不起,我还是炎帝的女儿呢,以后你少到陆地上撒野,小心我把你挂到树上晒干.”   龙王的儿子说:“我先让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往后少管小爷的闲事.”说着动手就打.精卫从小跟着父亲上山打猎,手脚十分灵活,力气也不小,见对方蛮横无礼,并不示弱,闪身躲开对方的拳头,飞起一腿,将龙王的儿子踢个嘴啃泥.   龙王的儿子站起来,不肯服输,挥拳又打,被精卫当胸一拳,打个昂面朝天.   龙王的儿子见打不过精卫,只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   过些天,精卫到海中游泳,正玩得十分开心,刚巧让龙王的儿子发现了.他游过来,对精卫说:哪天在陆地上让你捡了便宜,今天你跑到我家门前,赶快认个错,不然我兴风作浪淹死你.”   精卫倔强地说:“我没错,认什么错.”   龙王的儿子见精卫倔强,根本没有服输的意思,立即搅动海水,掀起狂风恶浪,精卫来不及挣扎,就被淹死了.   精卫死后,变成一只红爪白嘴的小鸟,立志要把大海填平.她用嘴衔来石头与树枝投向大海,并发出“精卫,精卫”的叫声,像是在激励自己.她年年月月,永不停歇.   愚公移山  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达几万尺,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山北有位老人,叫做愚公,年纪快九十了.他家的住处正对着这两座大山.他苦于大山阻隔,出入的道路十分迂曲艰难,就召集全家人商议说:“我想和你们一起,用尽一切力量去搬掉这险阻,开出一条大路,直通冀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面,你们说行吗?”   全家人纷纷表示赞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一个疑问,说:“就凭你这点力气,就是像魁父这样的小山包,恐怕都搬不掉,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再说,挖出来的那些石头和泥土又往哪里扔呢?”   家人七嘴八舌地说:“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去.”   于是,愚公就率领着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凿石头,挖土块,再用簸箕和筐子把石土运到渤海的后面去.就这样从冬到夏,他们才能往返一次.   愚公家搬山的事,惊动了邻居.邻居家的一位寡妇,有个遗腹子,才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跑去帮忙.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头,人称智叟.他以嘲笑的语气劝阻愚公说:“你怎么傻到这种地步呀!就凭你这把年纪,这点儿力气,要拔掉山上的一根树都不容易办到,又怎么能搬掉这么多的山石土块呢?”   愚公长叹了一口气,说:“我看你太顽固了,简直不明事理,连那寡妇的小孩都不如!虽然我会死的,可是我还有儿子呢!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孙子,这样子子孙孙都不会断绝的呀!而这两座山再也不会增高了,还怕挖不平吗?”   智叟听了,无言以对.   山神听到了愚公的这些话,担心他挖山不止,就去禀告了天帝.天帝为愚公移山的诚意所感动,就派了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去背走了那两座大山,一座山放在朔东,一座山放到雍南.从此以后,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面,再也没有大山挡路了.
相关问答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21:13
  精卫填海 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女娃。女娃十分乖巧,黄帝见了她,也都忍不住夸奖她,炎帝视女娃为掌上名珠。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
全文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7:58
  精卫填海 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女娃。女娃十分乖巧,黄帝见了她,也都忍不住夸奖她,炎帝视女娃为掌上名珠。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
全文
关于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10:54
  精卫填海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女娃。女娃十分乖巧,黄帝见了她,也都忍不住夸奖她,炎帝视女娃为掌上名珠。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
全文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都是神话故事吗
1个回答2024-01-30 08:10
都是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都是神话故事
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是来源于古代神话故事的成语是对还是错?
1个回答2024-01-26 09:36
错的。 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是神话故事。 愚公移山是个寓言。
内容有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的成语书带有拼音那里有卖呢
1个回答2024-02-03 08:11
以前农村的集市挺多的,现在一般的书店里面也有,实在不行淘宝上找。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
3个回答2023-12-04 02:49
①精卫填海是那么的(执着) ①因为精卫填海她每天执着的往水里扔石子,每天积累,总会填满的,所以应该是“执着”。 ②因为愚公有了坚毅的信念,才有意志继续挖下去,所以应该是“坚毅”。 ②愚公移山是那么的(...
全文
愚公移山之,精卫欲填海
1个回答2023-12-01 00:41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汉族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 《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
全文
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哪个不是出自山海经
1个回答2024-01-20 17:04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汉族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大禹治水都出自《山海经》。
《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个回答2022-11-17 11:56
都是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也说明了克服困难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奋斗的精神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