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王昌龄与芙蓉花精的故事

2024-01-20 18:59

就是子不语里面的那个。谁知道比较详细的?... 就是子不语里面的那个。谁知道比较详细的? 展开
1个回答
 幽人竹桑园,归卧寂无喧
  物情今已见,从此欲无言
  
  这首诗出现在子不语一卷木芙蓉篇中,是这个故事的主线,串联着每一幅如诗一般美好的画面。
  
  经查出自「寄赵正字」
  
  正字芸香阁,幽人竹素园。经过宛如昨,归卧寂无喧。
  高鸟能择木,羝羊漫触藩。物情今已见,从此愿忘言。
  
  作者是待考证的,一说是孟浩然,一说是王昌龄,但是前者的说法似乎是要多一些。
  
  很美的句子,名字却并不高雅,只是简单的以一个应用文的名字——《写给赵正字》作为标题
  
  首联与颔联写的甚美,于是被夏达,这个有着一双那双能发现美的眼睛的女孩收录了下来放进这个美好的故事里。
  
  正字兄的芸香阁,门前是幽静的竹林桑园。一切事物一如昨天,都归于寂寞没有喧嚣。
  
  颈联和尾联突然笔锋一转,物是人非的悲怆感顿生。
  
  良禽会择木而栖,羝羊会试探藩篱的松牢,一切的情致今天见了,从今以后已是无言。
  
  曾经友人已另谋高就,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就让曾经把酒竹桑的时光随风散去吧。。。
  
  当然在夏达的故事里,并没有那层意思。
  
  根据夏达的文后小记,故事里“芙蓉花精”的传说来自一个叫“龙标”的小镇,看到这里,我想已经能判断夏达笔下的少伯即是王昌龄而不是孟浩然了,当然博学一点的读者也许根据字少伯就能推断了。浅薄如我虽不知,却也知道李白的那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太白的诗如同现今的口水歌一般,当然我是指的传唱度。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太白对于好友少伯左迁龙标忧虑万分,但是少伯应该会庆幸吧,若是没有这一场迁徙,便无缘遇见芙蓉花精,哪怕只是镜花水月,一面之缘。
  
  龙标便是湖南黔阳县了,如果她现在依然是一座安静古朴的小镇,怕是会因为夏达要开始热闹起来了。
  
  后文夏达又给了更为明确的提示。“和芙蓉花精产生传说的这位诗人,字少伯,爷爷最爱他那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那不正是王昌龄留世为数不多的诗中传唱度最高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中学大家都有学过这是一首送别诗了,可是我总觉得最后一句特别美,如海誓山盟一般。
  
  等等,芙蓉楼,芙蓉!!
  
  只是这里的芙蓉楼是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时值开元二十九年少伯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
  
  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少伯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可是少伯“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唐才子传》)。“不护细行,屡见贬斥”(见《旧唐书》)。
  
  回到《子不语》中,小语听了芙蓉花精的传说,追问妈妈,后来呢,后来呢。。。妈妈说,后来啊,少伯被妒才的刺吏杀害,那时候废园里开满了木芙蓉异常鲜艳,那时候的废园有个很美的名字叫绯园。
  
  少伯才华横溢,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可是一生辗转颠簸,最后却连龙标尉这样一个小小的职务也未能保住。“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唐才子传》)离任而去,迂回至毫州,却也不能逃过一劫。呜呼哀哉,天妒英才!!!
  
  少伯过世后,后人为纪念他建了芙蓉楼。想必是小语妈妈口中的绯园了。
  
  也许少伯真的在龙标与芙蓉花精有一个美丽的邂逅,也许并没有。这些并不重要,只需留有一个美好的念想便可,就像夏达笔下每一个故事未尽完满,留给读者一个无限遐想的空间。
  
  而芙蓉花精并不一定一个美丽的女子,也许是一个一闪而过的灵感,也许是一处稍纵即逝的美景,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梦。。。
相关问答
有关王昌龄与芙蓉花精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14:32
 幽人竹桑园,归卧寂无喧   物情今已见,从此欲无言      这首诗出现在子不语一卷木芙蓉篇中,是这个故事的主线,串联着每一幅如诗一般美好的画面。      经查出自「寄赵正字」...
全文
釆莲曲(唐·王昌龄)中的芙蓉是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2-12-07 05:05
芙蓉分为木芙蓉和水芙蓉,这里是采莲曲,就是说是水芙蓉啦。水芙蓉就是莲花的别称,还有的地方成为菡萏、芙蕖、荷花等等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3个回答2022-08-23 20:42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
全文
王昌龄与木芙蓉花精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4 12:39
我。。说是芙蓉花精爱上了王昌龄眼中的自己,可是凡人的脆弱无法承受她那种纯粹的美,因此二人之间只有一面之缘。
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送谁
2个回答2022-10-17 20:10
辛渐:王昌龄的一位朋友。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
全文
王昌龄与木芙蓉花精的故事
2个回答2022-06-26 22:37
《子不语·木芙蓉》 说是芙蓉花精爱上了王昌龄眼中的自己,可是凡人的脆弱无法承受她那种纯粹的美,因此二人之间只有一面之缘。 诗词如下: 幽人竹桑归,归卧寂无喧。 物情今已见,从此欲无言。 原诗出自《寄是...
全文
有关王昌龄与芙蓉花精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5 20:07
幽人竹桑园,归卧寂无喧 物情今已见,从此欲无言 这首诗出现在子不语一卷木芙蓉篇中,是这个故事的主线,串联着每一幅如诗一般美好的画面。 经查出自「寄赵正字」 正...
全文
唐代的王昌龄写的<<芙蓉楼送辛渐>>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28 14:26
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屋顶江山,清晨当我送别自己最好的朋友时候,感到自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你帮我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
全文
急求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辛渐》的内容
1个回答2022-09-16 20:40
送窦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 波上荧荧望一舟。 鄂渚轻帆须早发, 江边明月为君留。 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