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中庸故事

2024-01-22 03:23

就是讲孔子给弟子解释什么是中庸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段好像是孔子和弟子路过一户人家 并好心的招待孔子一行人 准备杀只鸡 杀那一只呢 打鸣的公鸡不能杀 下蛋的母鸡也不能杀 要杀就杀那只不会打鸣的公鸡 大概就是这样 求故事的全文 谢谢了
1个回答
这是庄子讲的故事,说的是有用与无用的道理。
有一颗大树,树枝弯曲、材质疏松,而且臭不可闻,毫无用处,正因为无用,所以没人砍伐它,得以长成参天大树。所以无用的东西往往能够更好的生存。
但是有一天庄子和学生们去一个朋友家做客,朋友杀鹅招待他们,问那个朋友杀掉那只,朋友说道:当然杀掉那只不会叫的。所以有时无用反而会害了自己的性命。
最后的结论就是:为人处世要处在“材”与“不材”,“有用”与“无用”之间。如果太有用,可能被人嫉妒陷害,也可能不停被人使唤奔波,这时就需要藏拙;如果太无用,可能会被人认为你没存在的必要,特别的情境下可能被放弃,这时就需要露锋。但最后还有个结论,这样活着,太累,不如归于大道,乐得逍遥。。。

《庄子。山木》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①,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②。竖子请曰③:“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④。无誉无訾⑤,一龙一蛇⑥,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⑦,浮游乎万物之祖⑧。物物而不物于物⑨,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⑩,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⑴,尊则议⑵,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⑶,其唯道德之乡乎!”
相关问答
体现孔子中庸之道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13 06:53
不偏不倚---------------- 倚:偏。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
孔子中庸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5:25
这是庄子讲的故事,说的是有用与无用的道理。 有一颗大树,树枝弯曲、材质疏松,而且臭不可闻,毫无用处,正因为无用,所以没人砍伐它,得以长成参天大树。所以无用的东西往往能够更好的生存。 但是有一天庄子和...
全文
孔子的中庸之道,这个中庸指的什么?
4个回答2023-02-08 13:44
中庸之道被现在很多人误解,其实最开始中庸之道是孔子的主张,主要指的是在平时工作或者做事的时候有一个度的掌握,要懂得分寸的把握。
孔子的中庸思想
2个回答2022-05-31 04:12
中庸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其核心是要求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度",做到无过无不及。中庸思想贯穿于孔子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之中,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这种思想方法具有普遍性意义,应批判地继承。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21 09:49
中庸之道,是一个成语,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孔子的仁爱思想和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
1个回答2022-12-15 23:54
人中长 寿命长
为什么孔子提倡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25 08:29
中庸之道主要讲的是一个度,世界万物的发展都有它的规律性,两点之间最短的就一条直线,万事之间又相互作用,互为联系。
为什么孔子提倡“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2-11 17:06
因为老子这个人相对来说比较中庸一点,他认为无论什么事情都应该辩证的去看待,所以说就有了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指的就是要懂得平衡各方面的利益,然后得出一个比较中庸的答案。
作中庸 乃孔伋 中不偏 庸不易 不懂的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11-18 15:25
作中庸 乃孔伋 中不偏 庸不易 【解释】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 “庸”是不变的意思。 〖启示〗孔伋是孔子的孙子,《中庸》的作者。《中庸》是关于人生哲...
全文
为什么孔子提倡中庸之道?
2个回答2022-10-09 19:25
因为性格的问题,还有孔子的本人也是十分的信奉中庸之道,所以他就提倡。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