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州的年俗有哪些

2024-01-23 11:30

1个回答
山东的民俗山东民俗源远流长,代代传承。据史料记载、民间传说和考古发掘可见,早在新石器时期,反映东夷文化的民俗就在山东地区大量存在,诸如饮食器物、衣着妆 饰、生产工具、成年礼仪、婚姻形式、墓葬类型、图腾崇拜、山川信仰等,都显示出史前时期山东民俗的特色。商周时期,特别是齐鲁封建之后,山东曾经出现过列国殊俗的局面,但随着孔孟学说的形成,便逐步树立起齐鲁礼仪之邦的整体形象。从此,“礼”为核心的山东民俗在整个封建社会都处于主导地位,“风近邹鲁”经常被各地取为评价民俗的准则,到今天对国内乃至世界仍然产生着影响。

历史上的齐、鲁民俗之别,对后来山东民俗的地区差异与复杂多样有较为深刻的影响,这一史实有力地说明民俗的形成及流变是与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密切相关的,而这与之相关的状况又时常因地而异。姜尚治齐,采取的是“因其俗,简其礼”的政策,因此齐俗继承东夷文化传统,较少受宗周礼制的束缚,其通商惠工、尊贤尚功等行事,更带有商品经济的色彩。鲁俗则试图用周礼来替代原有的文化传统,其敦本抑末、崇礼重教,更带有自然经济的色彩。齐鲁风俗虽有如上区别,但是,同源于东夷文化的传统,又都以礼义为民俗思想和民俗行事的核心,齐地化礼成俗,无为而治,鲁地以礼易俗,广行教化,方法的不同,并不能改变基本内容的一致。这一时期兴起的孔孟儒家学说,对山东地区包括民俗在内的传承文化起了极大的规范作用。孔子所谓“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就是对这一时期山东民俗文化殊途同归的一个基本概括。秦汉一统之后,尤其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孔孟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 文化的主流,山东地区的民俗进一步统一在儒家思想的框架之内,并形成为传统。 其间虽历经数次改朝换代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但以礼仪为核心的民俗文化传统并 无大改变。到了近代,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西方文化的影响,山东民俗开始向现 代化演进。“五四”运动以后,特别是抗日战争开始之后,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使一代新俗得以生成发展,如春风吹遍山东大地,深深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沂蒙山区的春节群众性文艺表演活动,至今仍沿袭着革命根据地的传统,甚至称青年妇女为“识字班”的习俗都一如当年。

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破旧俗、树新风,新风新尚逐渐形成,有力地推动了山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山东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民俗事象层出不穷,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同时,党和人民政府对社会上又复燃的一些封建陋习,采取了种种措施,净化社会环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山东民俗,由于各种条件的影响,表现出自身的多样性、地域性。

山东腹地济南、青州、泰安、兖州一带,一向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自古四民有常业,六礼有常仪,岁时有常节,衣食住行有常制,其民俗传承对周围地区有典型意义,可作为山东民俗的代表。这一地区的曲阜、邹城为孔孟故里,泰安有五岳之首的泰山,民俗特色尤为显著。孔孟家族习俗不仅影响当地,而且远及于国内外。孔府的家族亲族俗制、祖神祭祀、婚礼丧礼、年节习俗、衣食住行是大家望族习俗的典型。泰山是历代皇帝封禅之地,也是百姓朝山拜神之所,是研究民间信仰的一座活的标本库,也是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一个热点。东部沿海地区,渔业习俗和外出经商的习俗最为突出。渔村以日照、荣成、蓬莱、长岛等地最具典型性。蓬莱、龙口(黄县)、莱州(掖县)沿海地带居民,沿袭“齐人好逐利”的传统,外出经商的习俗历代不衰。蓬、黄、掖的“买卖人”不仅在东北有很大影响,在京、津、沪等地也多见他们的足迹。鲁东南的沂蒙山区,古代文化发祥较早,既有山地特色,又较多地保留着传统 的民俗事象。而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一系列良风佳俗,在新中国建立后又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鲁西南、鲁西北地区为黄河冲积平原,民俗事象与古老的黄河紧密相连,独具特色。其戏曲曲艺、音乐舞蹈、民间工艺(如剪纸、刺绣)等,都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山东的城市民俗也能独成系列,其中又有各种不同类型。济南是一座千年古城,旧街巷、老字号、古风古俗遍地。它同时又是一座泉城与湖城,北国江南的风采为天下所独有。青岛是一座百年之间拔地而起的新兴城市,现代城市的气氛最为浓烈。烟台城市的发展,以明代防御所城为起点,在近代逐渐将周围村庄纳入市区,最能显现城乡汇融、土洋并存的特色。一方土产与特别技艺,往往造成地方的特有风俗,因特产而形成特别风俗的,如烟台被称为苹果之乡,莱阳为梨乡,肥城为桃乡,德州、昌乐为西瓜之乡,乐陵、无棣为枣乡,章丘为大葱之乡,苍山为大蒜之乡,菏泽为牡丹之乡,莱州为月季之乡,平阴为玫瑰之乡,平邑为金银花之乡等,都形成与当地特产有关的民俗活动。因特别的技艺而形成风俗的,如苍山兰陵镇、安丘景芝镇、即墨城的酿酒、卖酒、饮酒习俗,东阿、阳谷、平阴制阿胶的古俗,栖霞、牟平、乳山等地放养柞蚕、织茧绸、吃蚕蛹蚕蛾的风俗,昌邑、博兴、临沂等地印刷、穿着蓝色印花布的风俗,嘉祥等地印制、穿着、使用彩色印花布的风俗,潍坊、平度、高密、阳谷张秋镇、聊城、惠民清河镇印制、销售和民间张贴木版年画的习俗,高密聂家庄、临沂褚庄、苍山小郭、惠民河南张与火把李、莘县等地泥玩具艺人的从艺风俗,郯城樊埝、鄄城刘家旋木玩具艺人的从艺风俗,曲阜楷雕艺人的从艺风俗,菏泽面塑艺人的从艺风俗,即墨、胶南、福山等地雕果模和果模流行的风俗等,都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山东民俗文化由古及今,因移民、交通、外出谋职等原因,不断发生地域之间的交流,表现于民俗演变,形成了吸收与开放兼有的态势。因移民而带来的民俗文化对山东民俗产生了深刻影响。明初推行“移民就宽乡”的民垦政策,当时山东许多县份被列为“宽乡”,从洪武二年到永乐年间大批移民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至山东德州、滨州、聊城、泰安、菏泽、济宁一带,其中一部分又先后由滨州一带东迁。这样,山西移民几乎遍布山东各地。“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首歌谣,一直在山东二十几代人中流传。山西风俗影响山东居民的痕迹依然存在,如寒食节不火食,相传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忠臣介子推,寒食节民间所制面燕也称作“子推燕”。鲁西北数县居民,多有明代初年由直隶(今河北省)枣强县移民而来,他们当中也有歌谣流行:“要问老家在哪边?直隶省的枣强县。”他们居住的地方,年画、泥玩具等民间艺术品,至今与枣强风格相近。明初由四川移民到山东的,多集中在莱州,因此莱州风俗多有与其东邻不相同的地方。黄河口附近的利津县和垦利县,在近现代经历过几次官方安排的和民间自发的移民,在这里可以看到移民使民俗文化互相融汇的各种现象。垦利本为利津析地设置,其土地几乎全部为黄河在近百年携来泥沙淤积而成,利津的垦荒者称这里为“大洼”,垦荒之后称为“垦利洼”,地方在今垦利县城左右,风俗与利津相同;县城东北一带,垦荒者多来自寿光与广饶,而以寿光为多,风俗近似寿光;近黄河口处,1935年由官方安排从东平、梁山、平阴、阳谷等地迁来水灾后的灾民,他们基本保存着鲁西南的风俗。60年代开发胜利油田,数万工人携家带口来到黄河口,在原来的东营村建起东营市,石油工人以四川籍、陕西籍、东北籍的工人最为集中,于是,东营又成了四川、陕西、东北风俗与当地风俗并存的地方。元明清三代繁盛一时的京杭大运河沿岸的码头城镇,如山东地段内的德州、临清、东昌(今聊城)、张秋、大安山、济宁、南阳、台儿庄等,受南北漕运影响,风俗与山东其他地方多有不同。这些城镇中大多有一个竹竿巷,集中了江南才常见的竹编店铺;街面上开设茶馆,其铺面格局、卖茶、饮茶风俗与江南茶馆大致相同。济宁的玉堂酱园由苏州沿运河迁入,其产品至今保持着江南风味,并且仍用“姑苏老店”的招牌。临清的哈达织造,因喇嘛沿运河进京而兴旺。江南以马桶陪嫁的习俗,在东昌沿运河的部分村庄流行。外出谋职带来民俗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当数历史上的山东人下关东。山东人下关东大致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携家移住东北农村和林区,带有逃荒性质,俗谓“被逼无奈下关东”;一种是家在山东,但大半生在东北做生意,俗称“住地场”。他们将山东的风俗带去东北,又将东北的习俗携回山东。长期的交流,使两地的民俗文化有了许多相似的方面,特别是一些内容相同的民间故事,如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和人参的故事等,在山东与东北同样广泛流传。山东风俗受东北影响以胶东最为突出。长白山满族故乡有过年以豆面蒸灯的风俗,其中有一种仓囤形的灯,俗称为“月”,蒸灯时看“月”中水气卜来年各月份水旱。这一风俗在长白山区几近失传,但在荣成、文登民间却继承下来。山东的民俗学研究起步较早,成绩可观。“五四”时期,北京大学创办《歌谣》,向全国征稿,当时山东即有人起而响应,搜集数十首山东民谣,在《歌谣》发表。30年代又有人搜集整理出版了《山东民间儿童游戏》等书。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革命根据地军民利用各种民间文艺形式,创造了许多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用以鼓舞军民的革命热情,一时成为风气
相关问答
山东莱州的年俗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31 10:48
山东的民俗山东民俗源远流长,代代传承。据史料记载、民间传说和考古发掘可见,早在新石器时期,反映东夷文化的民俗就在山东地区大量存在,诸如饮食器物、衣着妆 饰、生产工具、成年礼仪、婚姻形式、墓葬类型、图...
全文
游戏:说说莱州话,看谁说的莱州方言多
1个回答2024-03-02 12:46
头晌(上午)过晌(下午)嘿嘿,其实我不知道莱州话怎么说,这是我们海阳的方言。估计差不多
游戏:说说莱州话,看谁说的莱州方言多
1个回答2024-02-23 12:12
心来焦滋啦的 瞅个三不慌 恁娘个浪穷B 哑闷闷第吧 真四个搅栏星 呗说些闲屁拉骚的啦 忘浑实叨了 你真四个冒三仓儿 小孩净造桌 噶活人 以上的,估计莱州的90后不一定全能听懂吧?
辽宁人如何学说山东莱州话?莱州话有什么特点?
1个回答2024-03-03 12:03
1、土 2、基本说话没什么声调 我说你也不明白 你就多喝莱州说话 自然就会了 就像鹦鹉学舌 一点一点的
急!!!!!!!!!!!!! 莱州故事
1个回答2023-11-20 00:16
要什么故事?
莱州有什么神话传说?
1个回答2024-06-12 00:47
姑嫂塔的故事
莱州有哪些名人
2个回答2024-01-04 10:18
2007年度烟台市十大杏坛名人和烟台市十大杏坛英才。其中,莱州市共有4人获此殊荣。   分别是:莱州第一中学校长王倩君、莱州第一中学教务处副主任周育玲荣获2007年度烟台市十大杏坛名人称号。莱州中华...
全文
莱州有哪些名人
1个回答2024-01-04 02:05
莱州有的历史名人: 郑道昭,字僖伯,自号中岳先生,北魏荥阳开封人,著名书法家,魏碑体鼻祖,曾任光州(汉今莱州市)刺史。 少而好学,博览群书。魏孝文帝时始为官,历任秘书郎、秘书丞兼中书侍郎、中书郎...
全文
山东莱州方言大全
1个回答2024-03-07 13:28
在词汇方面,名词类,如: 饽饽(馒头)、馉咋(饺子)、起馏(窝窝头)、GE渣饭(高粱面稀饭)、干饭(米饭)、瓜齑(萝卜咸菜)、地场/埝儿(地方)、天井(庭院)、栏、茅房(厕所)、头来(...
全文
莱州有哪些名人?
1个回答2024-03-11 03:53
莱州有的历史名人:郑道昭,字僖伯,自号中岳先生,北魏荥阳开封人,著名书法家,魏碑体鼻祖,曾任光州(汉今莱州市)刺史。少而好学,博览群书。魏孝文帝时始为官,历任秘书郎、秘书丞兼中书侍郎、中书郎、通直散...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