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茶的故事

2024-01-24 00:56

1个回答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怡情“。历朝历代的一些文人雅士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诗作中歌颂和描写过茶叶。有一则关于苏东坡与茶的故事,也可瞥见茶道的一斑。苏东坡到一家寺院进香,拜访方丈。方丈漫不经心地吩咐小和尚“茶”,待到客人开口,见对方颇有气度,改口说“看茶”,稍倾得知对方就是一代文豪苏东坡时,连忙嘱咐“看香茶”。姑且不论老方丈的势利圆滑,单看以茶表敬意的讲究就有不少。
最基本的奉茶之道,就是客人来访马上奉茶,奉茶前应先请教客人的喜好。如有点心招待,应先将点心端出,再奉茶。
俗话说:酒满敬客,茶满欺人。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同时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配合茶盘端出,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是点心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向在座的人说声“对不起”,再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并说“请用茶”。奉茶时应依职位的高低顺序先端给职位高的客人,再依职位高低端给自己公司的同仁。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粉伴侣,将其放在杯子旁(碟子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相关问答
奉茶之道(要详细一点)
1个回答2024-02-11 18:02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怡情“。历朝历代的一些文人雅士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诗作中歌颂和描写过茶叶。有一则关于苏东坡与茶的故事,也可瞥见茶道的一斑...
全文
茶树的奉献
1个回答2024-03-11 03:22
1,点明中心 2,拟人;点明中心 3,最后自然段 4,空间顺序;春夏秋冬 5,前后照应;能使课文更优美 6,茶树的奉献精神
《茶树的奉献》
1个回答2024-03-13 14:06
茶树,不论生长的环境如何,如高山、坡地、深谷僻野,从不计较土质厚薄,也不怕酷暑严寒,总是坚持植根大地,四季长青、绿化大地、净化空气。春回大地时她尽情抽发新芽、任人采用,采了又发,常采不败,周而复始地默...
全文
一心一意来奉茶的介绍
1个回答2022-12-14 22:21
本书以茶作为依托,来写对茶的喜爱,对茶人的描摹,对茶禅的体会。茶,只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饮品,却能折射人生百态。每一泡茶的滋味,也因着环境、氛围、气候、同饮者的不同,让人生发出不同的感怀。茶本身、茶与...
全文
康熙的奉茶宫女是谁
1个回答2023-08-10 09:42
马尔泰.诺曦
一心一意来奉茶的基本信息
1个回答2022-12-05 06:52
作 者:程然著 出 版 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2-1 页 数:218 字 数:95000 印刷时间:2007-2-1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9787****05631 包...
全文
妙玉奉茶故事概括?
1个回答2024-03-04 17:54
宝钗扑蝶:宝钗路过花园,看见一只蝴蝶,觉得挺好玩,就像抓它来玩会儿,最后也没抓到。妙玉奉茶: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贾母带她去栊翠庵,妙玉给贾母上的好茶,贾母不渴,便给了刘姥姥。巧姐避祸:熙凤死后,贾环...
全文
请坐奉茶出自哪个典故?
1个回答2023-12-30 07:59
言说青山青又青 (请) 两人土上说原因(坐) 三人牵牛缺只角,(奉) 草木之间有一人.(茶) 出处 祝枝山拜访唐伯虎 有一天,祝枝山去访唐伯虎,刚一进门,唐伯虎就迎上前来说 :“祝兄来得正巧,我刚做了...
全文
我们在招待客人的时候,泡茶、奉茶要注意哪些问题?
3个回答2023-01-28 00:10
在泡茶的时候避免用手直接接触茶叶,在泡茶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桌面干净,卫生,而且泡茶的水温不要太高或者太低,奉茶的时候,茶水不要装的太满,而且要左手托茶盘,右手扶边缘。
三平祖师公奉茶几杯?
2个回答2023-02-14 03:22
3杯就可以了 哎,想起小时候和父母兄弟姐妹一起走路去拜三坪祖师公,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好怀念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