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感悟语言美 研究方案

2024-01-26 23:52

1个回答
一、启迪学生培养高尚的行为美作家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心灵、面貌、衣裳。”语言美的关键是心灵语美。心灵美才是美的心灵语。我们常说“诚于中”才能“形于外”,才能真正做到语言美。心灵美又包括了道德的纯洁、心地的善良、精神的丰富和品行的高尚;内容既抽象又具体,范围既宏大又细微。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求我们从细微、具体处做起,使学生自己的心灵放射出越来越悦目的美的光辉。各种各样报刊读物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美的东西。具体地说,这些美的东西包括文字、标点、语法、修辞等。这些东西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去抒情,去讨论,从而铸造成了文章中美的形象。学生具有可塑性强、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而阅读书刊就成了他们必备的精神快餐。实践证明:学生在广泛的阅读训练中,做到了对语句的形态色彩等方面的细致分析,通过品味语言,就能辨别出美与丑的形象,提高阅读能力。各种文学作品都蕴含着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美的意识,激发美的情感。所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启发引导学生多阅读些好的作品,达到对真、善、美的作品反复地感知、理解;必然牵引学生的思想情感也趋于真、善、美。这就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修养,有利于培养审美能力。二、培养喾一的语感浙江师范大学的王尚文先生说过:“美的语言作用于学生的语感”。语感就是人对语言直接地感知、领悟、把握的能力;是联系人的语言的纽带。每个人都有语感。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主要靠语感。学生对言语的感受只能产生于学生自身感受的实践,任何人都代替不了。语感包括通顺感、分寸感、韵律感。具体地说,语感就是规范用字、文从字顺。做到了这些,也就说明具有了语言美。语言美不单表现在书面语言的运用上,还表现在口头语言的运用上。目前,大多数学生在书面语言方面的运用能力不强,口头的表达能力较弱,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学生更是缺乏用普通话交流的具体语境,表达能力自然难以提高。这种情况也是造成学生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单位的一位老教师一次跟我说:“现在的学生也太过分了,明明给他们讲清作文的思路、结构了,还是无从下手。勉勉强强写了出来,也是前言不搭后语的多。”我想,学生想好了并不等于写好了写顺了。这不是学生太过分,更不是学生真正的错;而是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学生没有具体的普通话语境,做老师的又不加以点拨,启发学生爱读书,增加其知识量,拓宽阅读面;反而一味地责怪学生不行,行吗?就算老师把方法讲得再怎么好,做学生的也只能望梅止渴,做空想家。这就好比你只会把梅子讲得如何如何好吃,却不给学生吃一口,学生又怎么知道梅子的味道呢?不知道它的味道到底如何,又怎么能运用准确的描绘性语言去表达它呢?又怎么能有真情实感呢?自己都不知所云、都不能受感动的作文又怎么能打动读者(别人)呢?这就不算是规范用字、文从字顺;也就不算是有语感了。只有学生的阅读面广了,知识量多了;才能在口语表达时不会吞吞吐吐或不知所云,才能在运用书面语言时触类旁通;做到规范用字、文从字顺,真正具有语言美的素质。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培养学生语言美的关键措施之一。学生的语感越强,语言美的素质就越高。而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始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时,我不急于求成,也不单刀直入,而是让学生自由畅谈读书以来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的名言或故事。学生畅谈后,我先是肯定表扬讲得好的学生,以点带面,激发学生找名言或故事的兴趣。有了兴趣,我就指导学生给自己定一个阅读计划。要求阅读计划体现出目标性、实用性、且符合由浅入深、由多到少的认知规律。学生的阅读计划各不相同,各具特色,同时又有整体统一性。例如:初一上学期开展阅读课外书、收集评比名言警句的活动;下学期则搞推荐好文章活动,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赏析美的语言。初二上学期搞“讲故事,评故事”活动,达到培养学生辨析语言美丑的能力;下学期则举行读书笔记展览活动。到了初三则侧重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上学期让学生通过玩味品尝,提高阅读兴趣,轮流介绍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并就阅读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讨论,统一阅读意识。下学期则引导、点拨学生创造性地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进行裁剪、补贴、扩展成新的作品、新的美的艺术形象。有计划就有总结。每个学期制定的阅读计划、开展的各种阅读活动都由学生总结,归类成册作为集体的财富。由此,学生通过一系列有趣的阅读活动就于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就打下了语言美的基石。当然,针对不同水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关问答
案例研究和个案研究的区别
1个回答2022-12-16 07:29
研究的范围不同。 究 拼音jiū注音ㄐ一ㄡ 部首穴部部外笔画2画总笔画7画 五笔PWVB仓颉JCKN郑码WOQY四角30417 结构上下电码4496区位3031统一码7A76 笔顺丶丶フ...
全文
个案研究
1个回答2024-02-18 12:54
正确答案: 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包括人或事件)的变化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的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
1个回答2024-02-29 11:50
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什么是学生个案研究?
1个回答2024-02-22 11:47
学生个案研究是学生研究的基础,他既是实现促进每位学生发展,对每位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的基础,也是制定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设计的基础。研究学生个案的过程与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是一个过程。在教学中能够同时关注多...
全文
什么是个案研究法
1个回答2022-10-01 20:30
个案研究(case study)是指针对一个人的偏差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此过程须透过各种方式及管道搜集资料,加以分析整合,以了解案主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适当辅导策略,协助改善问题,以增进个人适应。...
全文
课题研究方案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02 01:32
研究方案大致包括:课题名称、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和内容等。 1、课题名称 通常是对所研究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探究,并用一个陈述句把它表示出来。课题名称是课题最高度的概括,...
全文
研究生英语听说教程的听力原文及答案
1个回答2022-05-19 10:51
帮忙发一份吧
面部表情的研究案例
1个回答2024-04-23 11:05
心理学家艾克曼钻研面部表情与内心真相的关系40年,成绩斐然,学界封他为“人面教皇”,加拿大心理学家多易居说,地球上大概没有比他更高明的识谎专家了。 艾克曼和同僚拍摄了数千个主题的面部表情与内心感情不...
全文
什么是个案研究法
1个回答2022-10-11 03:30
“个案研究”,是指集中研究某一个个体或团体的行为情况变化的一种方法。它是针对一个或者几个个案资料的收集和记录。它具有三个特征:(1)研究对象比较个别化且具有典型性;(2)研究内容会较其他更加丰富和深入...
全文
案例研究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4-12 18:08
个案研究也称个案调查。对某一特定个体、单位、现象或主题的研究。这类研究广泛收集有关资料,详细了解、整理和分析研究对象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内在与外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形成对有关问题深入全面的认识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