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贾平凹小说《小月前本》

2024-01-29 01:03

1个回答
  为您奉上一篇读后感,请你参考:
  《小月前本》读后感
  如果说《废都》是贾平凹风格的转折点,那么他的中篇《小月前本》便是典型的早期风格了。这个发生在陕南小村里的故事,让我读到了《边城》的味道:一条渡船,丧母的孤女,两个男孩子。同《边城》一样,没有一个人是反面角色,每个人都是善良可爱的。
  不同的是,《边城》的纯和淡,如一块璞玉,如一片桃花源,翠翠和傩送连语言的交流都那么少,朦胧的爱恋,只因为端午的鸭子,歌声里的虎耳草。
  但《小月前本》不是这样。三省交界的土地,暗流涌动,总有冲突;时代变迁,埋藏着改变的因子。那平静只是表象。
    
  故事里的父亲和才才,代表的是传统。他们是典型的农民,善良淳朴,把土地、牛和庄稼看得和命一样重要。而小月和门门,他们渴望着外面的世界,不甘平庸,内心潜藏着热情和勇气。
  这种对立和冲突,表现在小月的爱情故事里,是对两个人的选择:才才稳重可靠可是木讷,而门门聪明浪漫却不安分。
  小月这样的女孩子,是无意去招惹命运这样东西的,很有可能,她和同龄的其他女孩子们一样,成长成熟,嫁人生子,做一个“卢家莫愁”。她或许对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心生羡慕,但傲慢与偏见、背叛与挣扎都不会发生在她身上。
  最简单的愿望得到了最纠结的结果,但经历了这一场本来不该有的风暴,小月最终走出大山看到了外面的繁华,也知道了自己爱的是谁。不管她是不是选择回到家乡,是不是能跟门门走到最后,毕竟也得到了历练,尝过了爱情的种种滋味。
  边城的结尾留在了“那个人也许永远都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的等待中,而《小月》的结尾则是“世上的事难道就没有十全是美的吗,如果门门和才才能合成一个人那该是有多好”这样一种可爱的犹疑中。
     
  像小月一样,山里的孩子,一边不断告诉自己家乡有多美有多好,一边不自知地窥视着外面那个不熟悉的世界。终于有天走出来了,开始面对各种各样新的事物,开始看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改变。
  选择在外追逐梦想或是选择回到家乡过平淡生活,各有各的好处,但问题在于,长大了的孩子,是否能坦然面对自己的选择:外面的繁华,外面的喧嚣;家乡的安宁,家乡的落后。享受的同时是否能接纳,能使环境助益于自己的生长。
    
  小说最打动我的是这一段:“门门像老鹰一样,猛地抱住了小月。静静地,保持着一个不变的姿势,那是一个爱和力的雕塑。他感觉到小月的身子是那么瘦,就像是一捆干柴了。他低下头来,泪水落在小月的脸上。”
  爱情和悲愤混合起来的力量流通两个身体,美得如此绝望。
  在《边城》里,随处可见月光和歌声,随处都是水样的抒情,可是《小月》却把温度羞涩地藏在文字背后。
  小月选择才才还是门门,那不重要,村庄选择改变还是如旧,似乎也不重要。我开始相信,这世界有些事情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该阻止,也不该催促,重要的是,记住爱,原谅时光。
相关问答
分析贾平凹小月前本
1个回答2024-01-27 18:22
  为您奉上一篇读后感,请你参考:   《小月前本》读后感   如果说《废都》是贾平凹风格的转折点,那么他的中篇《小月前本》便是典型的早期风格了。这个发生在陕南小村里的故事,让我读到了《边城》的味...
全文
分析贾平凹小月前本
1个回答2023-02-10 18:45
贾平凹自在独行的解析?
1个回答2024-03-13 15:43
贾平凹先生的《自在独行》是近年来较火的一个散文集,内容有回忆类的篇章,也有生活感悟类的小品,回忆类的篇章最美好,无论写父母的还是回忆西大三年的,都饱蘸感情,看是平淡却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贾平凹《酒》赏析?
1个回答2024-02-27 01:04
文章刻画人物运用侧面烘托、对比细节、对追忆父亲的一些生活细节进行描写语言风格,朴实幽默,形象具体寓意深刻生动。中心思想是对父爱的一种赞扬与感动。
贾平凹《猎手》赏析
1个回答2024-02-06 21:58
与猎人一同摔下来的狼变成了四十来岁的男人,告诉人们:人类在屠戮狼群,破坏自然的同时,其实就是杀死自身。 猎手无狼可猎,竟至于寝食难安,于精神恍惚间误将他人作狼加以猎手。作者写作意图无非是想揭示人类的残...
全文
贾平凹的代表作有哪些贾平凹的代表作介绍
1个回答2024-04-09 21:46
1、贾平凹的代表作有:《商州》、《浮躁》、《废都》、《白夜》、《秦腔》、《古炉》、《老生》等。 2、《商州》:《商州》向读者讲述了80年代初期的乡村生活,民风淳朴,人们自得其乐,是作者剖析中国社会的...
全文
贾平凹 对月 赏析
1个回答2022-12-06 16:28
这是对人生的体会,人生要淡定从容,认真的过好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宽容之心面对生命中的起起落落 我...
全文
如何分析贾平凹《孽债》里的人物形象?
1个回答2024-02-25 06:36
沈美霞----女,上海知青沈若尘和傣家女子韦秋月的女儿。美丽善良,较为内向。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她对虚荣浮华的都市生活几乎一无所知,因此看起来比同龄的女子纯朴得多。有一半傣族血统的她外表虽然看似柔弱,...
全文
贾平凹《猎手》赏析
1个回答2023-01-08 11:47
打到的并不是狼,而是他自己心里有了一头狼
谁能分析一下贾平凹小说《秦腔》里面引生的人物形象?
1个回答2022-10-25 00:09
是个傻子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