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的来历

2024-01-29 14:07

1个回答
  传说一: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 腊八节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1]

  传说二:为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

  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1]

  传说三:传自印度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 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传说四:教育后辈要勤俭持家1

  早先年,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两口和两个儿子。老两口非常勤快,一年到头干着地里的庄稼活。春耕夏锄秋收,兢兢业业奔日子。家里存的各样粮食是大囤满、小囤流。他们家院里还有棵大枣树,老两口精心培育,结出的枣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银钱,小日子过得挺富裕。   老两口紧紧巴巴地奔日子,就为给两个儿子娶上媳妇。   眼看儿子一天天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岁数了,老两口也都老的不行了,老父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种庄稼;老母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保养院里的枣树,攒钱存粮留着娶媳妇。   四口之家现在光剩下哥儿俩过日子了。哥哥看到这大囤满小囤流的粮食,对弟弟说:“咱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够了,今年歇一年吧!”   弟弟说:“今年这枣树也不当紧了,反正咱们也不缺枣吃。”   就这样,哥儿俩越来越懒,越来越馋。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乐,没几年就把粮食吃完了,院里的枣树呢,结的枣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这年到了腊月初八,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怎么办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扫帚,弟 腊八粥的原材料

  弟拿来一个小簸箕,到先前盛粮食的大囤底、小囤缝里扫呀扫的,从这里扫来一把黄米粒,从那里寻出一把红豆来,就这样,杂粮五谷各凑几把,数量不多,样数可不少,最后又搜出几枚干红枣,放到锅里一齐煮了起来。煮好了,哥俩吃起这五谷杂粮凑合起来的粥,两双眼对望,才记起父母临死前说的话,后悔极了。   哥俩尝到了懒的苦头,败子回头,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来,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不几年就又过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   为了记取懒的教训,叫人千万别忘了勤快节俭地过日子,从那以后,每逢农历腊月初八那天,人们就吃用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为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所以人们都叫“腊八粥。”

  传说五:教育后辈要勤俭持家2

  西晋时有个极懒的青年人,平素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屡劝无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断炊了,那小伙子饥肠难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将剩粒遗粉连同可食的残碎物,过洗入锅,煮了一碗糊状粥喝下,从此,苦思悔恨,狠下决心痛改前非。当地人们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1]

  传说六: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腊八粥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1]

  传说七:腊八粥救了朱元璋的命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1]
相关问答
腊八的由来和腊八粥的意义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5 10:50
腊八的由来是: 腊八粥的由来源于佛教。按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遂发现苦行不是究竟解脱之道,决定放弃苦行。 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
全文
腊八粥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1-21 00:05
此曲为上个世纪90年代作品,词曲作者佚名,由歌手蔡国庆演唱,表达了腊八节时对母亲,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之情。由邢玉柱和周晓万编辑,周明临制,马秀配器,菖蔓录音,中央各团首席乐队配乐。收录于蔡国庆与任静...
全文
腊八粥的来历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6 03:20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来源于佛教。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 自从佛教...
全文
看到腊八粥的八儿心里又会想些什么?
1个回答2024-01-31 09:54
我看到腊八粥的时候,会想到自己一家人的团圆,还有平安嗯,总之都是一些美好的祝愿
腊八粥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1-25 09:40
腊八粥的来历:朱元璋想吃小时候吃的一碗粥,刚好又在腊月初八,于是命名的。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路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
全文
腊八粥的故事由来?
1个回答2024-01-27 19:46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来源于佛教,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
全文
腊八粥
1个回答2024-01-21 19:11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道菜,现在把做法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到您。材料/工具 大米:适量; 糯米:适量; 莲子: 适量; 花生: 适量; 赤小豆: 适量; 桂圆: 适量; 薏米: 适量; ...
全文
腊八粥的传说
1个回答2024-02-03 13:06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   。古时每逢农历十二月初八,中国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腊八...
全文
腊八粥的由来有哪些说法?
1个回答2022-11-27 08:56
有祭祖祭神的说法。
腊八为什么吃八宝粥
1个回答2024-03-03 15:28
明朝朱元璋小时候给地主放牛时,牛摔折了腿,朱元璋被地主关起来,饿得受不了了,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老鼠洞,里面有不少老鼠储存的五谷杂粮之类的,朱元璋这才没饿死。当上皇帝以后,朱元璋为了记住这件事,每年都要煮...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