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宋碧云在线阅读

阅读文 喜欢苏东坡中
1个回答2022-12-16 23:23
喜欢苏东坡?
小学生关于宋朝苏东坡的诗
1个回答2024-01-29 14:40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知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纯手打 可能有错字
《东坡》阅读答案 (宋)苏轼
1个回答2023-05-25 12:51
“清”字的妙用
答案:
收到了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实写雨后山冈幽静,皎洁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敷洒在珠水晶莹的万物上,一片澄明的境界;暗写诗人守志僻处而自足于怀的悠闲

整首诗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案:整首诗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恬淡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感。
《东坡》【宋】苏轼 阅读答案
3个回答2023-05-28 11:17
清幽,宁静.
《东坡》阅读答案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
2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特点.(2分)
22.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阅读答案:
21.清幽,宁静.(2分)
22.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恬淡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感.(2分)
喜欢苏东坡 阅读感受
1个回答2024-03-13 15:08
阅读散文《喜欢苏东坡》(方方)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可人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也是凤毛鳞角。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黯然失色。
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酒都会大为逊色。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韵味的诗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诗也是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其他便都“余词尽废”。无论苏东坡是在思亲,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人同类作品“之最”。当年神宗陛下每逢“举箸不食”时,人们就知道他必是在读苏东坡的文章;学者章元弼家有美妻,可因大爱苏子诗文,每日读之不肯放手,其妻难以忍受,章便为苏而休了妻。一个人的才华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让人除却佩服和仰慕,再无话可说。
苏东坡之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才华盖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太具魅力,人们不由自主地为他倾倒。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才华太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佑党人碑”,累及子女。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了这些而整日里蓬头垢面哀哀切切,见人便“痛诉革命家史”。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使他的天才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一个人能活得如此举足轻重,那该是件多么有趣的事。中国的文化倘若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重。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
我喜欢苏东坡有些人迷,甚至听不得别人不喜欢苏东坡。如有听之,便一定是红下脸来,意欲一争高低。这种态度,使得我家先生一次不由得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只要苏东坡肯娶我的话,回答自然是肯定的。他不知道,能成为世上第一个阅读苏东坡诗文的人,能一天到晚听到苏东坡谈笑风生的人该是怎样的幸福!
苏东坡逸事文言文阅读
1个回答2024-02-27 03:29
东坡逸事
东坡为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①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曰:“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公令以扇二十来,就判字笔②随意作行、草③及枯木、竹石以付之。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遂悉偿所负。
[注释]①肆:商店。②判字笔:判案所用的毛笔。③行、草:行书、草书。
翻译:苏东坡当钱塘太守时,有个老百姓告有扇子店的老板欠他两万银两,抓住了(老板)则(分辨)说:“天一直下雨并且很冷,又扇子卖不出去,不是不肯还啊!”东坡命令拿二十把扇子来,就在扇子上随意而作行书、草书,并画枯木、竹石等,(再)把扇子给他。老板才出门,有人以一千两银子一把立刻卖完了。全都归还了他所欠的钱。
有哪位大神知道,苏东坡和王朝云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1 19:12
亲,度娘那里可以找到哦
在苏东坡的一生中,有几位红颜与他生死相交:久恋未忘的堂妹二娘;灵犀相通的原配王弗;贤淑端庄的续弦闰之;暮雨倍思的爱妾朝云。在这几个人中,无疑只有朝云才是苏轼灵魂的真正伴侣。

北宋绍圣三年(1096)七月五日,与苏东坡相依为命的王朝衫衫铅云在惠州病逝,享年34岁。八月初三,年过花甲的苏东坡依照王朝云生前所嘱,将她葬于栖禅寺松林中东南,与大圣塔相对。因王朝云临终口念《金刚经》“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而气绝,寺僧建亭于墓前,榜曰“六如亭”。朝云墓如今已成为海南名胜之地。

王朝云英年早逝,苏东坡悲伤至极,他在《惠州荐朝云疏》中痛苦地写道:

轼以罪责,迁于炎荒。有侍妾王朝云,一生辛勤,万里随塌辩从。遭时之疫,遘病而亡。念其忍或好死之言,欲托栖禅之下,故营幽室,以掩微躯……
请问《苏东坡传》是宋碧云翻译的还是张振玉翻的好?谢谢!
3个回答2022-12-08 16:58
答案有些误导。张振玉与宋碧云所翻译的都为林语堂先生所著英文版,两种译本各有千秋。另外,林先生的原版便有很强的艺术成分,因此译本也无法脱离;而李一冰教授所著则是从考实的角度来写的另一种苏东坡传,不可以把三者如此简单拿出来比较。
《苏东坡想当然续错诗》阅读
1个回答2022-12-13 11:10
我不知道哦!
五年级阅读答案苏东坡和对联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
1个回答2022-12-24 10:05
苏东坡小时候,在书房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应该说,苏东坡的雄心壮志无可非议,但是“天下字”多如牛毛,你能“识遍”吗?“人间书”汗牛充栋,你能“读尽”吗?未免有点儿“狂”啊!
这事被一位老者知道了。一天,他拿来一本小书,向苏东坡请教。苏东坡接过小书一看,有许多字并不认识,这本小书也没见过,不禁十分羞愧。老人取回小书,盯着这副对联看了好一会儿,不禁摇摇头走开了。苏东坡看在眼里,觉得自己的这副对联确实狂了一点,很不应该,于是拿起笔来,在开头多添了两个字: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这一改,没有了原先的“狂”气,变成努力的方向了。从此以后,苏东坡变得谦逊起来,孜孜不倦地识字、读书,终于成为一代大诗人、大文豪。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