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聋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

2024-01-29 16:56

1个回答
一、给与大量的语言刺激
我们的聋儿因听力残疾,与正常儿童相比,他们生活在无声的世界中,接受的语言刺激太少太少了。他们总是睁着迷茫的大眼镜,却不能理解我们的嘴一开一合在说些什么。但聋儿佩带助听器之后,我们应像对待正常婴幼儿一样,不停地把语言信息灌输给聋儿,为聋儿创造丰富的语言刺激的环境。
给与聋儿大量的语言刺激,为发展聋儿的语言理解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在语言刺激的开始阶段,不要求聋儿对训练者的语言做出明显的反应,只要求聋儿集中去看、去听、去感知声音的振动。
(一)语言刺激的内容
1、聋儿有兴趣的事和物
2、聋儿经常能看到的物品、任务。如:花、草、树、门、窗等。
3、聋儿正在做的事如走、跑、跳、摆积木。
4、叫他的名字引起他注意。
5、通过说“好”、“不好”让聋儿知道事情的对与错。
6、给他一些简单的指令让他去做。
(二)语言刺激时应注意的问题
1、说话人要用正确的语言模式和通顺的句子。
2、要注意语言的复现率。
3、用正常的语调,稍慢的语速流畅地说。
4、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让聋儿看清口型。
5、培养聋儿的注意力,当聋儿看你时再说。
二、辅助适当的手势
手势,特别是体态语具有形象、传神的特点,对聋儿理解语言有非常大的辅助作用。在聋儿理解语言的初期,给与聋儿大量的语言刺激的同时,辅助适当的手势,聋儿会非常容易地理解说话人的语言。如吃饭、睡觉、开门、前后左右等词汇。
有些家长害怕聋儿只比划不说话。这个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不必要的。我们在教学中发现,适当的手势并不影响聋儿语言的习得。聋儿常常是边说边比,而且在充分理解和使用语言之后,手势会逐步减少甚至消失。 ||
三、培养聋儿看话的习惯
看话是聋儿发挥视觉器官作用发展语言理解能力的一种语言活动方式。是聋儿理解词汇和语句的辅助手段。
聋儿由于听力障碍,即便是戴上了助听器,完全依赖听觉学习语言也是不容易的,特别是在听觉优势尚未建立的语言初学阶段。经过训练的聋儿,能够根据说话人嘴唇的活动及其他暗示(特定的环境、时间、人物、面部表情及体态、手势等)做出正确的反应,这对于聋儿理解他人语言,与他人进行言语交往有极大的好处。
四、建立基本词汇库和句型库
在聋儿没有学会使用语言之前,首先要学会理解单词。理解性词汇的建立是语言的启蒙,是聋儿理解语言的开始。因为语言丰富发达的重要条件是词汇量的大小,聋儿在充分接触和体会了语言的意义之后,就明白了任何一个单词都是有意义的,这时他就“开窍”了,他渴望了解世界,这为聋儿迈入有声世界迈出了步,也是至关键的一步。
理解性词汇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聋儿的兴趣爱好和性格,从聋儿感兴趣的人、事、物、出发,同时又要兼顾汉语发音的特点,从一些聋儿容易发音,容易理解的词入手。
五、用“语句扩展法”提高聋儿的语言理解力
聋儿在学习一些时间概念、道德评判性的词汇时,常常出现理解困难的情况,这时用“语句扩展法”能够帮助聋儿很好地理解。
比如,聋儿在理解“早上(中午、晚上)×××吃什么饭?”时,常常对时间概念稀里糊涂,混淆不清。在教学中我们采用“语句扩展法”帮助聋儿理解:“早上,×××起床了,×××和妈妈一起吃饭,吃的什么饭?”“中午,×××和小朋友一起在幼儿园吃饭,吃的什么饭?”;“晚上,妈妈接×××回家,吃的什么饭?”聋儿很快就理解了。经过多次巩固复习,去掉扩展句聋儿也能正确理解时间概念了。
再比如,聋儿在理解“×××(不)上学好不好?”时,对“上学”和“不上学”两个概念容易混淆,语义理解不清,我们同样采用“语句扩展法”帮助聋儿理解。“早上,妈妈送×××来幼儿园,老师教学小朋友说话,带小朋友做游戏,一起玩儿,好不好?”“×××不上学,看不到老师和小朋友,不会说话,好不好?”聋儿同样很快就理解了。 ||
六、用“游戏演示法”提高聋儿语言理解力
聋儿对礼貌用语、有情节的故事理解起来很困难,采用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演示法能很快让聋儿理解。
比如我们中班老师设计的角色游戏课《小熊请客》使聋儿很快理解了礼貌用语“请进、您好、请坐、请喝水、谢谢、不用谢、再见”等。
再比如故事“爸爸看书,小明抢走了爸爸的眼镜,爸爸生气了,小明不好。”通过角色游戏演示,小朋友很快就理解了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
七、用“教具演示法”提高聋儿语言理解力
聋儿首先是儿童,丰富多彩的教具将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聋儿由于听力障碍,他们接受语言刺激的通道受阻,语言刺激量减少,理解语言的能力较低,他们的学习更要依赖丰富、形象的教具。这些教具包括图画、卡片、实物、模型、头饰、挂饰等。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出现的教具将帮助聋儿很好地理解语言。
比如学习“认识身体各部位”时,我们老师就制作了丰富的教具,有卡片有图画,还有一个立体的机器人。这些教具极大地吸引了聋儿,很形象地让聋儿理解了五官的作用。
八、用“情景(场景)设置法”提高聋儿语言理解力
情景设置法指的是在真实的场景或模拟的场景中进行语言教学。
比如聋儿在理解“售货员、售票员、邮递员、医生、公园、动物园”等概念时,可带聋儿到商店、邮局、菜场、医院、公园、动物园等地去现场观察讲述,帮助聋儿理解。也可模拟以上场景让聋儿设身处地去扮演、去做,同时老师给与讲授让聋儿理解。这样做的效果要比单纯地说或借助简单抽象的卡片要好得多。
发展和提高聋儿的语言理解力有法又无定法,这需要老师和家长深入钻研聋儿康复技术,根据聋儿特点和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和正确地运用。
相关问答
培养幼儿园孩子自信心的方法怎么培养幼儿园孩子自信
1个回答2024-02-15 03:07
1、运用奖赏和鼓励的方法,让幼儿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幼儿童心无遮的表述:“老师说我很聪明。”“老师喜欢我,因为今天老师摸了我的头。”幼儿自我评价能力差,大多数是靠他人对自己...
全文
幼儿园时期,宝宝可以在幼儿园培养哪些能力?
1个回答2024-02-09 21:19
文/宝宝的育儿说 孩子在小学初中等,学到的最多的是知识。同时也有多方面的素质教育,但是最首要的任务是知识的提高。而宝宝在幼儿园时期,最需要提高的就是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课业不多,大...
全文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1个回答2024-01-20 21:27
幼儿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方法如下: 1、我们要利用一切生活活动中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教育引导形式,尽多的采用了示范、榜样教育等形式,让孩子在自己观察学习中掌...
全文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1个回答2024-01-18 12:05
幼儿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方法如下: 1、我们要利用一切生活活动中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教育引导形式,尽多的采用了示范、榜样教育等形式,让孩子在自己观察学习中掌...
全文
幼儿园老师怎样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1个回答2024-02-06 16:08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能够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的增强,并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起始站,我们非常注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幼儿能否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我们对完成此项任务...
全文
幼儿前书写能力的培养
1个回答2024-02-04 22:41
《幼儿园教育指导要(试行)》语言领域第6条指出:“利 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糖、阅读和书写 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织观国内关于儿童早期 要性,以及创造阅读环境、亲...
全文
怎样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1个回答2024-02-07 02:19
一.支持鼓励孩子自理的要求   幼儿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新奇的事往往都有探究的欲望。当他们有这种欲望时我们应该积极的支持和鼓励他们。同样在生活自理方面也是如此,当孩子看到父母刷牙、洗脸时可能会说...
全文
幼儿的行为培养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7 05:36
幼儿的行为培养如下: 1、礼貌用语。作为家长,应注意从孩子的呀呀学语阶段,就注意教育他学会礼貌用语。父母的在日常行为中以身作则,处处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影响孩子,感染孩子。 2、与他人和谐相处。孩...
全文
为什么要培养幼儿成就感
1个回答2024-02-10 14:48
培养幼儿的成就感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得到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更加的自信,对于做事或者对于自己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帮助的,可以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