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异义的成语

2024-02-07 06:10

1个回答
问题一:古今异义的成语!成语 和盘托出:原意是端东西时连盘子都托出来。原来比喻毫不保留地全都拿出来。后来比喻毫不保留地说出实情。
李代桃僵:僵,干枯。原意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来比喻兄弟间互爱互助。后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登堂入室:堂,正房。室,内室。进了正房又入内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振聋发聩:声音大得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比喻言论激昂,使糊涂麻木的人清醒。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大,几乎要把耳朵震聋了。)
鞭长莫及:莫,不。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却不能打到马肚子。后比喻相隔太远,统治或影响的力量达不到。
望尘莫及:莫,不能。及,到。原意是望着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问题二:古今异义的成语50个 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指传闻有一定根据。经常被误用来表示毫无根据的事情。
【出处】:战国?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2、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七月流火”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闹出望文生义的笑话。
【出处】:“七月流火”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可近年来报纸电视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大错特错了。
【出处】:《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
4、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极度纯熟的境地。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养生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租闭搜,未尝见全牛也。”
5.首鼠两端。意思是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经常被误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前后不一致。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儒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6.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经常被误用为冲锋在前。
【出处】:《汉书?五行志下》:“郑当其冲,不能修德。”
7、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如难以望其项背、不能望其项背等)。现在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这是错误的。
【出处】:清?汪琬《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
8、差强人意。意思是大体上使人满意。经常被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
【出处】:《后汉书?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9、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技巧高超,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常被误用来形容壮观的自然景物。
【出处】:清?屈大均《态烂端州访研歌和诸公》:“年来岩底采无余,鬼斧神工多得髓。”
10、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现在常被误用为第一个做某一件事或某一项任务的人。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11、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经常被误用来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出处】: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12、一言九鼎。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有份量,能起很大作用。经常被误用来表示守信用。
【出处】: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13、不足为训。意思是不值得作为典范或法则。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不值得教训某人。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此词与教训无关
14、万人空巷。并不是指街上空无一人,而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来到大街上,街上人山人海,兄容欢迎、庆祝等......>>

问题三:古今异义成语怎么来的 5分 有很多原弊历因:1.古今异义字,一些成语中的字,古今意思不同,造成异义。
2.同音误读、误写、误传:五脊六兽-----旧小说《醒世姻缘传》误成“五积六受”
3.文化发展赋予新的意思:如原本“”表示光亮,同“炯”意,现在发展成窘迫,难为情之类的意思了。
骸 4.惯用演变:如稀奇和希奇现在都通用了。人们习惯性的用某一个词语或字来代替原来词语中的部分,习惯使用后,就会产生一定的差异。
5.以上原因并不全,仅以个人观点分析,仅供参考。
相关问答
从古至今,面有异相的人都是些什么人?
1个回答2024-02-01 22:35
太多了。一般历朝开国皇帝,都是异象,或者长的异于常人,或者出生时候异于常人。即便是平常人,也都有史书粉饰出不一样的奇迹出来。 比如说,舜,据说是双瞳。 还有周文王,还是周文王祖上的出生,说是其母踩...
全文
常用的古今异义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7 00:31
【成语】:明哲保身 【释义】:原指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 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成语】:大放厥词 【释义】: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
全文
古今异义的成语!成语
1个回答2024-02-16 15:47
  和盘托出:原意是端东西时连盘子都托出来。原来比喻毫不保留地全都拿出来。后来比喻毫不保留地说出实情。   李代桃僵:僵,干枯。原意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来比喻兄弟间互爱互助。后比喻以此代彼或代...
全文
古今异义成语
1个回答2024-02-27 08:05
和盘托出:原意是端东西时连盘子都托出来。原来比喻毫不保留地全都拿出来。后来比喻毫不保留地说出实情。 李代桃僵:僵,干枯。原意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来比喻兄弟 间互爱互助。后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全文
故事古今异义意思?
1个回答2024-01-23 15:54
故事:古,旧事,前例,如“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今,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古今异义词
1个回答2023-06-24 05:20
纯粹的古今异义
古往今来成大事之人都有什么异于常人的地方?
1个回答2024-03-01 15:13
20年前,马云爸爸还是小马,发展的并不如意。 当时,马云还是一个推销员时,在做一个中国黄页的业务,是通过网络为商家提供供需信息和订货渠道,也是早期阿里巴巴的雏形。 这是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一部记录片...
全文
古今异义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4 22:56
【成语】:明哲保身 【释义】:原指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成语】:大放厥词 【释义】: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
全文
古今异义词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8 02:33
古今异义词有如下: 1、【等死】古义:一样,同样。今义:等候,等待。 2、【卒中往往语】古义:处处,到处。今义:常常,经常。 3、【楚人怜之】古义:爱怜,爱戴。今义:怜惜,怜悯。 4、【而...
全文
故事 有哪些古今异义
1个回答2024-06-07 21:53
可以解释为旧事、旧业、先例、典故、花样等涵义,同时,也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情过程的描述,强调闷告漏情节跌友辩宕起伏,从而阐发道理或蚂烂者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