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的故事告诉世人什么道理

2024-02-07 09:21

1个回答

据说,李贽一生只回过两次家乡福建泉州,一次是父亲去世,回来时正好遇上倭寇在烧杀抢掠,于是李贽不顾回家奔丧,先带家人帮当地人抗击起倭寇来。

李贽曾经有个儿子,不过比他去世早。据说儿子去世时,他的妻子还很年轻。李贽就劝媳妇不要为丈夫的死而感伤,让她改嫁他人。李贽还把自己一个渔夫出身的弟子推荐给她当做对象,媳妇最后也很是感动地听从了他的劝告,改嫁后夫妻美满。

在李贽的所有故事里,最出名的就是他在湖北麻城芝佛寺居住时流传的怪老头的故事。传说,李贽不仅饱读诗书,学识渊博,平日还干农活,开荒种菜。李贽讲学的地点选在附近的一个钓鱼台,教书男女不分有教无类,而且要求弟子读书要大声,还得蹦蹦跳跳最好翻两个跟头。李贽不教弟子四书五经,不教他们写八股,只教他们一些实用有趣的东西。当时,他还常常跟孩子玩耍,给他们出谜语,有关于扫帚、扁担等平常的小东西的。据说,李贽还出过一个谜语,孩子们猜不出来,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这一系列的行为使李贽在当地多了一个名号“怪老头”。

相关问答
李贽的故事告诉世人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01 19:22
据说,李贽一生只回过两次家乡福建泉州,一次是父亲去世,回来时正好遇上倭寇在烧杀抢掠,于是李贽不顾回家奔丧,先带家人帮当地人抗击起倭寇来。 李贽曾经有个儿子,不过比他去世早。据说儿子去世时,他的妻...
全文
李贽的故事告诉世人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03 20:13
据说,李贽一生只回过两次家乡福建泉州,一次是父亲去世,回来时正好遇上倭寇在烧杀抢掠,于是李贽不顾回家奔丧,先带家人帮当地人抗击起倭寇来。 李贽曾经有个儿子,不过比他去世早。据说儿子去世时,他的妻子还...
全文
与李贽有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7 06:49
 李贽(1527~1602)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中古自由学派鼻祖,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
全文
李贽是个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3-12 22:20
其性褊急,其色矜高,其词鄙俗,其心狂痴,其行率易,其交槐滑寡而面见亲热。其与人也,好求其过,前不悦其所长;其恶人也,既绝其人,又终身欲害其人。志在温饱铅唤腊,而自谓伯夷、叔齐;质本齐人,而自谓饱...
全文
李贽的“童心说”
1个回答2024-01-21 19:50
李贽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着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他把文学作为宣扬其反传统、肯定个性精神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工具,并把代表人的赤子真心的“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评价的最高准则。针...
全文
李贽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3-01-25 18:56
李贽被斥为“异端”,他极度反对孔子,主张男女平等。
李贽有什么样的文学理论?
1个回答2024-02-15 05:10
他认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这是针对复占派的主张而提出的。在他看来,文学作品并非愈古愈好,文学在变化和发展中不断地出现好虚并岁作品。他把小说和戏曲的地位抬得很高,把《西厢记》和《水浒传》同列入“古...
全文
李贽的重要著作有那些
1个回答2024-03-05 12:24
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 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李贽思想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9-27 08:13
李zhi贽的思想主要是反封建反孔孟之道提倡男女平等
李贽有哪些著作?
1个回答2024-03-10 14:53
李贽的著作甚多,重要的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他评点过许多小说戏曲,如《水浒传》、《三国演义》及《琵琶记》、《幽闺记》、《红拂记》等都有他的评本。 因为质疑封建社会传统的...
全文